周夢彤
還沒到中午,飯店里已是熱鬧非凡。老板申靜拍下熱鬧的場景,附上一句“樓上樓下,全都滿員”發到朋友圈里,贏得一片點贊。
走進擁有“全國十佳小康村”“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十多項國家級稱號的鐵嶺市銀州區龍山鄉七里村,目之所及是一幅村莊美、產業強、村民富的現代化美麗鄉村新圖景。這幅鄉村振興的畫卷,七里村已經持續描繪了20多年……
強黨建帶動村民富
20多年前的七里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集體還有400多萬元債務,村屯環境臟亂差,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落后村。2000年,在外經商多年、率先富起來的王革新挑起了“領頭雁”重任,帶頭尋找“翻身”的路子。
王革新把自家的工程隊改組為七興建筑公司,帶領村“兩委”新班子到處承攬工程項目。那時正值建筑市場紅火,一個又一個優質工程為七里村收獲了農業之外的第一桶金,讓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借著這股干勁,村“兩委”班子跑市場、搞調研,確立了符合村莊實際的發展路徑。憑借城郊村區位優勢,七里村相繼引進投資了揚達筑路公司、土石方公司、老年公寓等多家企業,為村里創收幾百萬元,將土里刨食的村民轉化為拿工資的企業職工。
村集體山林水土地資源被一些單位和個人侵占多年。王革新帶領村“兩委”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收回山林水土地資源近千畝,為村里創收幾百萬元,不僅還清了銀行的所有債務,也把拖欠村干部的工資全部結清。
在七里村一片規劃整齊的菜園里,每一株蔬菜秧苗都有了最終的歸屬。這里是銀州區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農旅結合的新模式,讓小朋友們化身“小小農夫”,“解鎖”鄉間農趣,利用天然“課堂”,感受別樣的田間教育樂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七里村走上了綠色發展的道路,利用垃圾場、廢棄地,圍繞柴河南岸打造了七興柴河生態園、游樂園、動物園、采摘園、特色美食一條街、燒烤園、垂釣園、影視劇拍攝基地、叢林拓展基地、開心農場等特色農村生態旅游項目,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如今的七里村,真正實現了富村惠民。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已達3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200多萬元,村集體可支配資金達6000多萬元。
聚人心引領新風尚
一場大雪過后,十幾名村民自發穿上印有“志愿者”字樣的紅馬甲,帶著掃帚、鐵鍬來到龍尾山一帶清掃積雪?!白蛲硐铝藞龃笱?,這個山路拐彎處不及時除雪就會有安全隱患,大家一大早就過來了?!贝鍕D聯主席王冬梅一邊揮動手中的掃帚一邊介紹。
今年63歲的村民高秀珍也是志愿者中的一員。幾年前,家人出意外欠下100多萬元的債務,老伴重病復發撒手而去,重擔全壓在她一人身上,高秀珍整天以淚洗面。村“兩委”了解情況后,號召村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她重拾生活信心。如今,高秀珍臉上的笑容明顯增多了?!拔覜]啥能回報大家的,就多參加些志愿服務活動出份力。”
人心凝聚,民風向好。七里村“兩委”將全村劃分為8個大網格、57個小網格,并成立了一支由57人組成的專業網格化管理隊伍,開展普法宣傳、信息采集報送、日常巡邏、志愿服務等工作,一個個“網格”將社會管理延伸到了村子的“神經末梢”。村里還設立了村民“評理說事點”,大到政策的解釋與落實,小到鄰里之間的口角矛盾,村民現場說出自己的訴求,村干部及時回應,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連續多年,七里村無刑事案件、無邪教、無公共安全事故、無群體性事件發生。
“十星級文明戶”“三八紅旗手”“五一勞動模范”“七一優秀黨員”“八一優秀轉業軍人”“優秀網格員”……村里每年定期舉辦的各項評選活動,收到了用群眾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良好效果,凝聚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相繼成立的小紅帽義務服務隊、環境衛生志愿者服務隊、秧歌隊、模特隊、太極拳隊、老年健身操隊、廣場舞隊、籃球隊等,在實現村民業余生活多樣化、豐富精神世界的同時,還不斷培育著崇德向善的村風民風。
抓民生提升幸福感
“走出家門,就是自然樂園?!边@是七里村人最切身的生活感受。為給村民提供一個舒適、安靜、整潔、美觀的環境,村“兩委”組織清理了村內的糞堆、柴草垛、豬圈、廁所等,還拆除了占道違建房屋和院墻,拔掉了占道電線桿,拆除了耕地上的違章建筑。如今,全村公共衛生區域實現了生態環境無死角,鳥鳴啾啾,魚翔淺底,荷花并蒂,處處皆美景,無處不詩意。一個平安、和諧、文明、幸福的美麗村莊,讓七里村百姓“記得住鄉愁、看得見發展”。春夏時節,每天都有不少城里人專門驅車到柴河岸邊納涼、跑步,甚至支個帳篷小憩一會兒。
多年來,七里村為百姓福利、公益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7000多萬元。針對民生工程這件大事,村里實施了“三個率先”,即:在全鄉率先為全村2000余戶農民交納合作醫療保險費、衛生費,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平安保險、農業保險;為千名婦女交納重大疾病保險;為失地老年人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失地老年人每個月可領到1000多元的工資。率先對考入鐵嶺高中和一本大學的學生給予獎勵,其中考入全國前十所名牌大學的學生獎金高達3萬—5萬元。鼓勵生育,為新生兒頒發健康寶寶獎?!叭跤兴?、幼有所教、老有所養”,在七里村已經成為現實。
從一窮二白的小村莊發展為全國聞名的實力強村,從破敗不堪的城郊村發展為都市后花園,七里村20多年的振興之路走得穩健踏實。如今,七里村正按照《七里村十四五規劃方案》,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新農村目標昂首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