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淳藝
4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快遞電子運單行業標準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項國家標準進行解讀。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剛表示,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專門章節,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內容,具體包括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 (4月7日澎湃新聞)
近年來,快遞電子運單作為記錄用戶寄遞行為的信息載體,其信息泄露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2 0 2 2年6月,浙江余姚警方破獲了全國首例利用木馬軟件盜取快遞始發云倉快遞面單信息案。一張快遞面單平均以1元至2元價格賣出,經過層層加價,最終以5 .5元至7元賣到境外“料商”手中,成為網絡詐騙等電信違法活動的“武器彈藥”。
2 0 2 2年6月2 3日,國家郵政局、公安部、國家網信辦聯合召開主要電商平臺企業涉郵政快遞個人信息安全治理專項行動視頻推進會,強調強化信息安全源頭治理,推廣普及隱私面單,同時明確提出了年內實現郵政快遞全覆蓋的時間表。2 0 2 2年1 1月3 0日,國家郵政局印發《關于切實加強郵件快件隱私面單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確保2 0 2 2年年底前實現郵件快件隱私面單應用基本覆蓋目標。但時至今日,隱私面單并未落實到位。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今年1—2月,某投訴平臺上關于快遞的投訴有近5 0 0條,涉及快遞泄露用戶隱私信息的投訴主要包括快遞面單收寄件人信息未作任何加密處理;手機號碼被泄露導致騷擾電話不斷;手機號碼被陌生人用來寄收快遞,懷疑非法刷單等。
在此背景下,國家郵政局啟動了相關法規和標準的制修訂工作,著力完善行業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制度體系。2 0 1 5年1 2月,國家郵政局曾發布快遞電子運單行業標準,該標準主要針對快遞電子運單的類別組成及規格,區域劃分、技術要求等,并未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為了更好地滿足寄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的需求,今年2月1日起實施的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了專門章節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內容。
新國標在《個人信息保護》這一章中提出,快遞服務組織、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等應采取措施,避免在電子運單上顯示完整的收寄件人姓名、聯系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一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六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同時,新國標還推薦采用射頻識別、手機虛擬安全號、電子紙等技術或產品,對快遞電子運單上的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要求僅限于快遞企業及其授權的第三方相關管理部門,使用相關設備合法讀取快遞電子運單上隱藏、加密的信息內容??梢哉f,這一系列規定如果能夠得到有力執行,必將有助于推動隱私面單全面落地,避免個人信息泄露。
不過,應該看到,快遞電子運單屬于推薦性國標,并不具有強制力。有關部門在持續做好標準解讀和培訓工作的同時,還應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促使企業自愿采用,讓標準的善意照進現實。在此基礎上,根據實施情況進行適時調整。如果有必要,可將其上升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快遞企業必須嚴格遵守,使保護隱私成為電子運單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