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約翰·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肯尼迪受訪時斷言:“壓倒性證據顯示,中央情報局參與了對肯尼迪的刺殺行動,并隱瞞了60年。”1963年11月22日,美國時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在敞篷汽車里遭遇槍擊,現場鮮血飛濺。幾十年后,肯尼迪遇刺案的真相仍撲朔迷離。
未能完全解密的檔案
小羅伯特所謂的“隱瞞”,指的是“中情局沒有按法案要求公布檔案”。1992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要求在2017年10月26日前公布肯尼迪遇刺案的全部調查文檔。但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特朗普都只公布了部分機密文檔。
小羅伯特還談到一本出版于2008年的書《肯尼迪與不可言說的真相》,作者吉姆·道格拉斯匯總了過去幾十年公布的肯尼迪遇刺案所有證據。吉姆認為,肯尼迪確實遭中情局暗殺,原因是他當上總統后逐漸從“冷戰斗士”轉為持久和平的追求者,但美軍情機構不惜代價要贏得“冷戰”勝利,認為肯尼迪的轉變是“背叛”。
小羅伯特說:“當我叔叔(肯尼迪)擔任總統時,他被美國軍工聯合體和情報機構裹挾,這些機構要求他在老撾、越南等地擴大戰爭。(肯尼迪)拒絕了,他說美國總統的職責是讓國家遠離戰爭。”
“詭異的殺人鏈”
肯尼迪遇刺背后有條“詭異的殺人鏈”。案發后70分鐘,警方就逮捕了嫌疑人奧斯瓦爾德,從他身上搜出一把左輪手槍,經對比后確認擊中肯尼迪的子彈由這把手槍射出。
不過,當年在刺殺現場被捕后,奧斯瓦爾德一再否認自己是兇手,并激動地朝媒體大喊:“我沒有開槍殺害任何人!”
兩天后,在警方準備將奧斯瓦爾德送往監獄時,他在眾目睽睽下遭到另一槍手的刺殺,臨死前他仍聲稱自己是“替罪羊”。
殺害奧斯瓦爾德的槍手叫杰克·魯比,是一間酒吧的老板。警方稱,魯比對肯尼迪之死悲傷過度,所以殺了奧斯瓦爾德。調查期間,魯比曾反復要求負責此案的沃倫委員會將自己帶回華盛頓,覺得自己“隨時有生命危險”。可委員會沒有答應這一請求。1967年,魯比因患肺癌死于醫院,臨死前聲稱被人下毒。
在肯尼迪死后3年,共有18個出現在槍殺現場或與此案有直接關系的人死亡。
盡管疑點重重,但案件很快“告破”。1964年,美國政府發布報告,稱刺殺肯尼迪的只有一名“獨狼”槍手,他就是奧斯瓦爾德,背后“沒有任何龐大的陰謀”。
中情局才是主角
一些證據和證詞慢慢拼湊出迥異于官方調查結果的另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中情局才是主角。
10年前,威廉·特納提供了一份關鍵證詞。特納曾任聯邦調查局特工,專攻反間諜案等大案。
1963年的那一天,他在現場目睹了肯尼迪被刺的全過程。當肯尼迪被緊急送往醫院時,特納也立即趕到。那卷記錄刺殺時刻的膠片,特納后來看了許多遍。當他對此案越來越關注時,執掌聯邦調查局的埃德加·胡佛卻將他開除了。
此后,特納轉行做了一名調查記者,他幾乎一生都在致力于弄清“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么”。綜合數份調查材料,他得出的結論是——“肯尼迪謀殺案是由中情局策劃的”。中情局負責人和肯尼迪在1961年入侵古巴的豬灣事件后發生了爭執。得知推翻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的計劃失敗,肯尼迪曾說要將中情局打成1000塊碎片。
近日,曾任美國海軍巡邏艇艇長的比爾·庫珀生前的一則視頻在臉書上被大量轉發。視頻中的他也指控“中情局參與了殺害肯尼迪”。庫珀在海軍任職期間讀到大量的秘密文件,后來將中情局的一些勾當寫成名為《看見一匹灰色馬》一書。2001年,他在家門口“與人發生糾紛”,隨后被警察射殺。
面對層出不窮的證據與質疑,中情局的態度一向是:“這些都是謊言”。然而,公眾完全無法信服,因為中情局早已失去了公信力。 (摘自《環球人物》 毛予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