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胡華眾出生于湖南衡陽縣集兵鎮一個貧困家庭,出生時因缺氧導致腦損傷,留下先天殘疾。他兩歲時,還不能正常地在地上爬行;4歲時被鄰居斷言“這個孩子可能活不下來”;6歲了還站不起來,說話吐詞也不清晰。
經常被鄰里孩子嘲笑“傻瓜”,胡華眾非常自卑,不敢出門。父親有意識地帶他去擠公交車,有一次,天雨路滑,胡華眾一不小心滑倒在車廂里。好心人伸出手準備扶他時,胡華眾的爸爸卻攔住了:“讓他自己站起來,不然他一輩子都需要人扶。”胡華眾眼含著淚水,扶著欄桿站了起來。父親為他的勇敢鼓掌,乘客們也都鼓起了掌。
上學路是泥巴路,正常孩子走半個小時就可以到學校,胡華眾一瘸一拐要走上兩個多小時,路上摔倒過無數次,但他咬牙堅持,沒有讓父母接送過一次。
課堂上,胡華眾總是坐在教室角落,不敢舉手發言。班上幾個調皮的孩子一看見他就說“怪物來了”,胡華眾恨不得在地上找個洞鉆進去,心里非常難受,甚至想過輕生。幸虧老師和父母及時開導,他才將求學之路堅持走了下去。
高考后,胡華眾就讀于株洲職業技術學院。他的抗壓能力得到了提升,不再是那個膽怯自卑的孩子了。他的勤奮好學贏得老師、同學們一致認可,2011年6月被評為學院“十大學子”,12月光榮地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更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還競選上了宿管干事,積極主動為同學們服務。
胡華眾參加“專升本”,在南華大學完成了本科學業。大學4年,胡華眾生活費都是靠撿垃圾等勤工儉學活動掙的,沒找家里要過一分錢。
大學畢業后,胡華眾幸運地被安邦制藥錄用。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工作,回報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他作為安邦制藥學習張海迪小組勵志宣講團成員之一,站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宣講臺,和大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感到很自豪。
他業余時間仍在不斷進取,發憤學習,考取了會計證,還向注冊會計師發起沖刺。
愛情也悄悄地來了,3年前,一位淳樸的姑娘走到胡華眾身邊,成為他的妻子。“今年農歷十一月,我就要當爸爸啦!”胡華眾說。
(摘自《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