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斯也

線上會議、線上打卡、線上培訓……依托于“元宇宙”概念和技術平臺的發展,人們的工作場景似乎被無限拓展了。
福布斯發布的文章《工作的未來:2023年工作四大趨勢》提到,對于知識類工作者來說,居家工作、遠程工作和混合工作的形式安排將成為職場標配。
今年26歲的琪琪生活在北京,是一家跨國企業的金融數據分析師。2020年7月,碩士畢業后,琪琪原本想要應聘高校教師的崗位,而她最終選擇在這家外企工作,與面試時HR所提到的“線上工作”形式不無關系。入職前,琪琪經歷了兩次線上面試,包括一次筆試和一次口試。
在筆試過程中,琪琪被要求在房間指定位置擺放攝像頭,且過程中不能使用電子設備。對她來說,這是一次新奇的體驗。
順利入職后,當時正值全球疫情的嚴峻階段,與谷歌等大型跨國公司類似,琪琪所在公司的全球行政中心也發布了居家辦公的通知,包括歐洲、亞洲、南美洲在內的各個分部統一采取居家辦公形式。
因此,在入職后的一年多時間里,琪琪幾乎沒有去過公司。
琪琪公司員工的線上工作需要依托于微軟的一系列技術軟件,如Teams、SharePoint等,以及公司內部開發的一個工作系統——主要在常規社交工具的基礎上添加了企業功能。
比如琪琪所做的數據分析工作,需要在工作日持續“在線”,每隔5分鐘,系統就會通過琪琪的遠端操作自動判定琪琪是否離線。
對于白領類工作者來說,線上辦公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琪琪所在的工作團隊中,大部分都是已經結婚生子的中年人,線上辦公能讓他們在工作的同時適當兼顧對孩子和家庭的照料。
而對于和琪琪一樣居住在距離公司較遠地點的員工來說,線上辦公則為他們節省了大量的通勤時間。
“總之,對于我這種‘宅女’來說,線上工作再合適不過了?!辩麋髡f,“我在放松、熟悉的環境里,反而更能提高工作效率?!?/p>
但琪琪也明顯感受到,線下工作形式的確更有利于同事間的交流合作。
2022年5月,公司的全球行政中心提出,希望全球各個分部開始適當恢復線下辦公,但主要采取的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實行“1+4”到“4+1”不等的線上線下工作分配組合。
琪琪所在的“固定收益類產品”部門采用的是“2+3”,即兩天線下工作、三天線上工作,并將每周二定為“Team Day”,團隊成員會在這一天一起到公司辦公,其余工作日可以任選一天到公司辦公。每周到公司工作的這兩天里,過去幾乎沒怎么見過面的同事們可以一起吃飯、交談,琪琪久違地感受到了一些“職場氛圍”。
大數據專家伯納德·馬爾在預測2023年職場變化趨勢的文章中提到,遠程和混合工作方式的逐步完善將成為未來的職場主流。
這種結合能夠讓企業和員工的需求都得到滿足。員工在節約更多通勤成本的同時,他們的幸福感和生產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但這種工作方式也存在挑戰,比如散布各處的員工通過各種設備、協議連接到公司網絡,很可能產生網絡安全的風險問題。
與此同時,和琪琪的感受相似,脫離辦公室的聚集性工作,也可能導致同事與同事之間的聯系減少,難以融入和發展公司文化。
而線上遠程工作也并非意味著全然自由,如同琪琪公司使用的工作監測系統,很多企業也嘗試了遠程監控技術。
但如何在不侵犯隱私和個人自由的前提下,開發出能夠監測員工工作產出和質量的辦公工具,是未來將會面臨的問題。
技術發展或許可以為新的工作形態提供有力的幫助。伯納德·馬爾認為,2023年,無論是線上遠程工作還是集中辦公,越來越多的組織可能會受到元宇宙的影響。
這體現在各種辦公軟件的探索創新上,如微軟的Mesh平臺在其Teams協作工具中也添加了虛擬形象和混合現實功能,讓用戶感受到元宇宙的氛圍。
2022年12月,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在美國和加拿大公司開設了元宇宙“協作中心”,讓員工感受到更加身臨其境的遠程辦公體驗。
2022年,互聯網公司Meta對全球2000多名企業員工進行了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66%的受調研者認為VR有助于還原線下辦公的團結感,他們即使并不充分理解VR元宇宙技術,也依然對技術帶來的變化感到興奮。
除了更完善、更豐富的線上工作可能性,伯納德·馬爾提到的另一個職場趨勢是,人們可能在2023年告別一個職場上由來已久的慣例——“五天工作制”。
近年來,包括英國、比利時、瑞典和冰島在內的許多國家都進行了“四天工作制”的試驗:2022年6月,約70家英國公司參與了“四天工作制”試點計劃,約3300名雇員在6個月內,在不降薪的情況下每周只工作4天。
2023年,美國、蘇格蘭、愛爾蘭、加拿大和新西蘭也將啟動相關試點項目。
伯納德·馬爾認為,這意味著那些能夠提供彈性工作制的公司將會優先挑選到最優秀的員工。而對于“打工人”來說,在未來,我們或許將迎來一個更加人性化、多樣化的職場。
(摘自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