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京京 顧越 翟潤亞 趙義 彭偉 王葦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全球范圍內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及患病率呈升高趨勢[1]。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亦持續增加,其死亡率更是高居首位[2],一些研究[3~7]證明了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重要風險因素,然而痛風和高尿酸血癥導致心血管損害的確切機制尚不十分清楚。雙能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作為新型影像學技術,多項研究[8~12]已證實了該技術在周圍關節及肌腱中檢測尿酸鹽晶體(MSU)沉積的準確性,而國內利用DECT 檢測技術直接進行心血管MSU 沉積成像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在體檢人群中檢測心血管MSU 沉積情況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旨在以直觀影像圖像證明痛風是患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因素,并可能為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痛風人群的臨床干預提供參考依據。
1.1 臨床資料連續性收集2021 年12 月~2022 年1 月至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體檢人員的胸部DECT 掃描數據。納入標準:①有胸部CT 檢查項目,且采用雙源CT 雙能量模式掃描;②意識清醒,能夠屏氣配合,掃描圖像能夠滿足分析要求。排除標準:①胸部掃描范圍內有骨內固定器者;②胸部范圍內有血管支架、動脈瘤夾、金屬瓣膜及心臟起搏器者。
收集、記錄體檢人員的一般資料及生化指標,包括年齡、性別、血尿酸(SUA)、體重指數(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以上生化指標均于DECT 檢查當日上午檢測。另外本研究還收集并記錄了研究對象的既往健康狀況,包括既往病史如痛風、高血壓、冠心病等信息。本研究經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知情同意的過程符合醫學倫理要求。批準文號:2022-YKL5-18-008。
1.2 檢查方法CT 檢查均采用第三代雙源CT(Siemens Somatom Force,德國),患者取仰臥位、頭先進,雙手抬高過頭部,配合檢測醫師憋氣后掃描。掃描范圍自肺尖部到肺底部。掃描方案:A球管:管電壓90kV,管電流260mAs 和B 管:管電壓Sn150kV,管電流200mAs;采用自動管電流調制技術,準直器寬度128mm×0.6mm,掃描野(Field of vision,FOV)300mm,自動重建層0.75mm,層間距2mm,掃描螺距0.7,管球旋轉時間0.25s/r,迭代ADMIRE 重建等級設為5,卷積核設為Qr40。
1.3 圖像處理與分析將DECT 掃描所得的原始數據傳輸至Syngo.via 后處理工作站,運用痛風后處理模塊,參數設置:分辨率5,最小值(HU)150,碘比率為1.35,空氣距離5;采用多平面重建,包括冠狀位及矢狀位重建,自動生成尿酸鹽沉積的彩色標記圖,僅心血管壁出現清晰的綠色標記物時記為陽性,否則記為陰性。處理后圖像由兩位資深CT 診斷醫生(工作10 年以上)采用雙盲法閱片,對照二者診斷結果,不同意見由兩位醫生協商后得到統一結果。
1.4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建立數據資料信息。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對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多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及生化資料本研究共納入735 例體檢人員的數據,基本資料及生化資料完整者727例,HDL-C 及LDL-C 指標資料缺失者8 例。735例中男491 例,女244 例;年齡20~90 歲,平均(53.74±13.77)歲。735 例體檢人員中,SUA 平均值為(351.29±93.08)μmol/L,SUA 升高人數199例,既往有痛風病史37 例,高血壓病史293 例,冠心病病史30 例。
2.2 心血管MSU 沉積檢出情況本研究735 例體檢人員中DECT 檢出心血管MSU 沉積62 例,檢出率8.4%。心血管壁MSU 沉積陽性人員中男51例,檢出率10.4%(51/491);女11 例,檢出率4.5%(11/244);年齡50~90 歲,平均(70.00±9.93)歲;既往有痛風病史11 例,檢出率29.7%(11/37),既往無痛風病史51 例,檢出率7.3%(51/698);SUA 升高21 例,檢出率10.6%(21/199);心血管MSU 沉積陽性者SUA 平均值(368.27±103.03)μmol/L,陰性者SUA 平均值(349.72±92.04)μmol/L。見表1。隨機選擇6 例心血管MSU 沉積陽性者經痛風后處理模塊處理后生成的偽彩圖,見圖1。

圖1 6 例心血管MSU 沉積陽性者經痛風后處理模塊處理后生成的偽彩圖

表1 體檢人群基本情況以及血管壁MSU 沉積檢出情況
2.3 心血管尿酸鹽沉積影響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以是否檢出心血管尿酸鹽沉積為因變量,二元Logistic回歸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性別、高血壓病史、冠心病病史及痛風病史的體檢者心血管尿酸鹽沉積檢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UA、FBG、TC、TG 及BMI 對心血管尿酸鹽沉積檢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以上述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尿酸鹽沉積情況為因變量,納入二元Logistic 回歸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越大(OR=1.124)、有高血壓病史(OR=2.659)、有痛風病史(OR=3.249)及HDL-C(OR=0.294)等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年齡越大、有高血壓病史及有痛風病史是心血管尿酸鹽沉積的危險因素,高密度脂蛋白為保護因素。見表3。

表2 體檢人群心血管壁MSU 沉積陽性影響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表3 體檢人群心血管壁MSU 沉積陽性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Patetsios 等[13]對頸動脈內膜切除標本中的尿酸鹽沉積進行了定性和定量測量,明確了血管壁內尿酸鹽沉積的存在。國外少數研究[14,15]利用DECT 驗證了痛風人群心血管MSU 沉積的存在,本研究顯示在體檢人群中心血管MSU 沉積存在一定的檢出率,說明了心血管MSU 沉積現象的普遍性,在既往有痛風病史的人群中更顯著,這應該引起臨床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痛風人群更多的關注,適時適當的早期干預或許可以減緩心血管疾病的進展。
本研究選取了需要胸部平掃并且采用雙源CT雙能量模式掃描的體檢人員為研究對象,Henzler等[16]研究表明,雙源CT 以雙能量掃描模式掃描胸部并不會增加輻射劑量,本研究的優勢是在不影響正常影像診斷的基礎上,應用痛風后處理觀察心血管MSU 沉積情況。本研究不能從研究對象中獲取有效的組織學標本,但是Klauser 等[14]通過偏振光顯微鏡觀察DECT 圖像上顯示尿酸鹽沉積位置的尸體組織學標本,證實了MSU 在血管壁的真實存在。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本研究由有經驗的技師負責檢查患者,由兩位資深CT 診斷醫生負責閱片,并排除可能出現的光束硬化偽影、運動偽影及圖像噪聲等[17]干擾,從而盡量避免假陽性。閱片中發現大多數體檢人員的肋軟骨及椎間盤區域均有亞毫米級的綠色標記物顯示,Carr 等[18]的研究認為這是生理性沉積,這些綠色標記物并不能計為陽性,本研究未對此進一步探究。
62 例心血管MSU 沉積陽性者中,既往有痛風病史的檢出率為29.7%(11/37),既往無痛風病史檢出率為7.3%(51/698),陽性率均低于Klauser 等[14]得出痛風組陽性率86.4%(51/59)及對照組陽性率14.9%(7/47)的結論,考慮主要是研究對象的不同導致了陽性檢出率的不同,Klauser 等以明確痛風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以體檢人群為研究對象,另外,樣本量、掃描設備及方案的不同也可能會影響檢出率。單因素分析中尿酸對檢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64),我們將尿酸這一數值變量轉換成SUA 升高與否的定性變量,賦值如下:若SUA 值男>420μmol/L、女>360μmol/L 記為陽性,否則記為陰性,再一次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差異仍無統計學意義(P=0.210)。分析原因:尿酸是一個波動數值,使用藥物、攝入果糖、酒精、肉類和海鮮等均會導致尿酸數值變化[19,20],而且本研究只收集了單次SUA 值,并不能代表體檢人員的真實SUA 水平,這也提示單次SUA 水平是否超過臨界值可能并不具有確切的臨床價值。痛風病史則是相對固定的指標,在Logistic 回歸分析中顯示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OR=3.249,P<0.05),這進一步驗證了痛風是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結果顯示的高血壓病史及年齡因素亦顯示為MSU 沉積的危險因素,這與既往研究[21]得出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結論一致。HDL-C 能夠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阻礙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過程。HDL-C 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呈負相關[22],這與本研究HDL-C 為保護因素(OR=0.294,P<0.05)相一致。
本研究為初步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只收集了單次SUA 值,而非多次檢測的平均值,不能完全代表研究對象的真實尿酸水平。由于CT 掃描的輻射原因,未能重復掃描來進一步確定MSU 沉積的可靠性,有待后續研究,繼續隨訪所有參與者,追蹤DECT 結果及相關指標,進一步深入探討尿酸鹽沉積的變化及相關影響因素。由于尿酸鹽晶體的形態不規則,部分體積較小,本研究尚未進行尿酸鹽體積測量,還需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證明了利用雙源CT 檢測心血管尿酸鹽沉積的可行性,并得出年齡、高血壓病史及痛風病史是心血管MSU 沉積的危險因素,HDL-C 為保護因素,結果提示了DECT 在痛風患者心血管系統檢查的潛在重要性,這可能為痛風相關的心血管疾病臨床干預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