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邵 蓉

幼兒通過種植活動,能夠發現各種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長周期、生長需求及植物與環境之間的生態關系等,促進幼兒多維度發展。本文結合班級草莓種植活動生發的系列課程故事,談一談種植活動對幼兒多維發展的教育價值。
活動前,我通過交談了解小班幼兒對種植活動和自然生命的認識。一次,在給種植園地松土時,幼兒圍了過來。“老師,你在種草莓嗎?”“我和媽媽種過草莓。”“草莓太可愛啦!”“我吃過草莓,它是紅紅的。”……不難發現,多數幼兒對草莓的認識是片面的。因此,我決定種植草莓,帶領幼兒走進自然,引導幼兒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大自然溝通,欣賞及珍惜身邊的草木和生命,從而獲得寶貴的勞動經驗。
在種植活動中,幼兒會用到許多工具,有時候要還需要手動整合多種工具。對于許多種植工具,幼兒并不認識,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可見,種植活動是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平臺。
自然角是最早進行種植探究的基地,也是觀察幼兒和記錄情感狀態的基地。有的幼兒很少主動照護動植物們,缺乏責任心和愛心,對生命缺乏敬畏。大家決定每人認領一棵草莓,將自己的小標記貼在草莓盆上。幼兒在每天照護草莓的過程中,不但帶給他們種植技術與經驗,而且能激發他們對探索的熱情。
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我和他們一起觀看了種植草莓方面的視頻,以及草莓不同階段生長變化的圖片。幼兒對種植所需的工具比較陌生,我們帶領幼兒近距離觀察農具。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的方式,了解不同工具的用處。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幼兒逐漸了解不同工具的用法。例如,小鏟子適合挖泥,使用時要握住手柄,松土時要朝著一個方向挖等。

一是勤動手。小班幼兒處于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以動作發展為主。他們雖然已經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但手部肌肉控制能力有限。教師通過開展種植活動,讓幼兒在種植草莓的過程中能夠發展“挖”“拔”“提”“摘”等動作,從而豐富其生活經驗。
二是樂合作。種植活動能夠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幼兒在參與過程中,利用直接體驗進行學習,充分感受探索、合作、發現的樂趣。在種植草莓時,他們分工合作,體驗到互相幫助的快樂。例如,一個人挖土、蓋泥,一個人將草莓穩穩地固定在花盆中間。
三是善觀察。“草莓有綠綠的葉子,還開了白色的小花,真好看呀!”“小花可以摘嗎?”……順應幼兒的需求,我引導幼兒觀察花凋謝后的變化,從觀察實踐中得出結論:花是不可以摘的,一朵小花就是一個小草莓的誕生。教師有目的的提問能夠激發幼兒調動各種感官,對小花進行持續觀察。在后續的觀察中,幼兒會有更多思考,引發更多問題,從而推動幼兒觀察記錄能力深度發展。
四是會解決。積極、好奇探究是幼兒最重要的學習品質。在種植管理草莓中,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我把問題拋給他們,引發他們主動思考。草莓在幼兒的照料下長勢喜人,第一波草莓快要成熟了。幼兒通過親身參與種植管理草莓,更加積極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在解決問題和交流時更加自信。
草莓要經歷漫長的過程,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結出果實。當玥玥發現小草莓被咬掉一半時,著急地拉著好朋友詢問“如何救它?”“我們把草莓用袋子套起來。”“肯定是小蟲子吃了,我們要把它抓起來。”“我們可以在草莓邊上放點餅干給吃草莓的小動物吃,這樣就不會吃草莓了。”……幼兒想出了很多方法來“拯救”草莓。通過種植活動,幼兒對生命的認知發生了轉變,逐漸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在整個種植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小組結伴、集體行動的機會多了,相處和交流的時間也多了。暑期臨近時,大家提出問題:“草莓怎么辦?”幼兒在種植過程中格外珍惜用愛心和責任心澆灌出來的草莓,同伴之間也因為共同的目標走得更近了。
通過開展草莓種植活動,我真切感受到幼兒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幼兒也是一顆小種子,他們在參與種植管理的過程中提升多維能力。他們通過照顧植物,感受到植物神奇的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興趣點也在不斷變化,生發了更多有意義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