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幾件與糧食有關的事。一是網紅們扎堆麥田直播農民用鐮刀收割小麥,二是小麥觀摩會上鋪設紅毯,三是在城市廣場移栽玉米苗,無一例外引發人們反感。其背后,反映的是社會普遍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也是對那些把農民勞作當成流量噱頭、把糧田當作“秀場”的深惡痛絕。
當前正值夏糧收獲的關鍵時期,多省連續陰雨天氣,導致部分地區小麥發芽霉變,農民爭分奪秒忙著搶收,盡量減少損失。然而,一群衣著光鮮的網紅把麥田作為秀場,扎堆直播,不惜把農民遭受自然災害作為賺取流量的噱頭,此類行為當休矣!
優良品種是糧食增產的關鍵。前段時間,河南某種業公司精心組織了一場小麥新品種觀摩會,向參會人員展示并引導農戶科學選種用種。可這家企業在綠油油的麥田里鋪設了一條紅彤彤的地毯,硬生生把一場小麥新品種觀摩會變成“紅毯秀”。不僅壓壞了即將成熟的小麥,還破壞了那些觀摩者的形象。這也警示人們,麥田非秀場,何必鋪紅毯!
日前,南方某地在地塊整治過程中,把正在抽穗的玉米苗移栽到城市廣場,招致不少的輿論批評。是為了美化城市環境,還是彰顯當地重視糧食生產的態度?這無疑背離了耕地整治的初衷。耕地整治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絕不能搞形式主義,不可做表面文章。
糧食生產事關國計民生。當前,國際環境嚴峻復雜,國內糧食供給結構性短缺矛盾突出,抓緊抓好糧食穩產保供是頭等大事,萬萬大意不得。國家投入真金白銀扶持糧食生產,各地要拿出硬招、好招、妙招,踏踏實實促進糧食生產。
糧食問題無小事。要端牢端穩中國飯碗、確保飯碗里裝滿中國糧,需要從每個人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守護糧食安全。顯然,促進糧食生產要靠真抓實干,絕不是靠網紅扎堆直播、麥田走紅毯、廣場移栽玉米苗這類“無厘頭創新”就可以實現的。必須堅決抵制各種“耍花樣”的行為,防止念歪“糧食經”。
(摘自《經濟日報》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