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寧波鄞州公安通報了一起“空套”政府消費券的詐騙案件,抓獲涉案人員102名,涉及非法套取的政府補貼數額達655萬余元。不法分子先是在網上大量收購消費券,后注冊空殼公司進行虛假交易啊、,利用商家POS機網銀結算等方式核銷消費券,從而騙取政府的消費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案例過去曾出現過。今年4月,寧波市鎮海公安公布一起類似案件,分別在上海、寧波奉化及鎮海等地抓獲何某等7人。何某等人通過自家的小面館核銷消費券總金額近40萬元,非法獲利7.7萬元。
政府發放消費券目的是激活市場活力,民眾消費上來了,商家經營有保障,就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繼而提升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力。換一個角度說,發放消費券,是因為市場消費乏力,是特殊時期的非常應對策略。過去,一些電商平臺在推出各類促銷活動時,因為系統漏洞等原因而遭遇“薅羊毛”,這樣的事件發生后,往往輿論也會出現不少爭議。而政府消費券涉及更為復雜更為特殊的社會背景,它歸根結底是一種國家財物,“空套”操作于法不容,于德亦有虧。政府消費券服務消費,容不得“薅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