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浩男

“大夫,我這次來就是想看看我的后背是因為什么這么痛”。在門診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背痛很常見,我們通過問診、體格檢查甚至影像學檢查能幫助患者分辨疾病,明確診斷。
長期伏案久坐、錯誤站姿、不愛運動、喜歡背單肩包……這些習慣會讓脊背不堪重負!不過,這樣的背痛,在改掉不良習慣或者休息幾天、做做拉伸后就能緩解。但若是長期疼痛,還伴有其他不適,則可能是疾病找上門,不能忽視!不同部位的背痛,還可能預示著其他疾病。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左背痛
左背痛可能預示著心血管病。
人的心臟一般都在左邊,所以心臟疾病造成的后背疼痛也會集中在左側背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心絞痛、心肌梗死和急性主動脈夾層等。
1.心絞痛
心絞痛發作時,心臟發出的預警信號有可能傳導到心前區,也有可能傳導到左肩、下頜甚至是背部,造成背痛。痛感是壓榨性的,且會伴有大汗淋漓、胸悶憋氣、心慌氣短等情況。不適持續時間2~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有所緩解。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疼痛會更劇烈,可伴有出汗、暈厥;且持續時間更長,可達1小時,甚至數小時;另外,經含服藥物,多不能緩解,癥狀可持續存在。
注意: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女性患者容易出現不典型心肌梗死,疼痛不明顯,但有其他的伴發癥狀,如呼吸困難、暈厥、頭痛、惡心、嘔吐、乏力、頭暈。因此,有“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旦出現這些不適,一定要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
3.急性主動脈夾層
急性主動脈夾層的疼痛大部分是從前胸傳到后背,癥狀是幾秒內出現的胸部、背部或者腹部撕裂樣或刀割樣疼痛,有瀕死感。還常伴隨高血壓,尤其是兩側手臂或雙下肢血壓差別很大。
背部中心痛
背部中心痛可能是消化系統疾病。
十二指腸位于上腹部,介于胃與空腸之間;胰腺是位于上腹部腹膜后的一個狹長腺體,它們均鄰近腹膜,一旦腹腔神經叢受到刺激,產生痛感,就會放射到后背。
1.十二指腸潰瘍
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喜歡喝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的人均是十二指腸潰瘍的高發人群。
規律性、周期性的上腹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表現,而十二指腸潰瘍往往是饑餓痛,空腹時疼痛嚴重,進食后可以減輕。此外,還可伴有反酸、胃灼熱,甚至惡心的癥狀。
2.胰腺炎
經常暴飲暴食、飲食過于油膩的人,酗酒,有膽結石的人均是胰腺炎的高發人群。
95%的胰腺炎患者會出現持續性腹痛,其中一半以上可能會出現后背痛,且疼痛在仰臥時加劇,彎腰屈膝時減輕。同時還可伴有腹脹、惡心、嘔吐,飲食減少也不能緩解的情況;抑或是持續性的發熱,普通退熱藥無效的現象。
下腰部疼痛
下腰部疼痛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常常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可累及骶髂關節,后期逐步引起嚴重的脊柱畸形,甚至損害內臟;同時影響心理健康,使患者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問題,擾亂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脊柱疼痛
順著脊柱的疼痛,可能是骨關節問題。
骨質疏松和骨質增生是比較常見的中老年骨病,而它們均會引起背痛。
1.原發性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因骨量減少而引起的,以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及易發生骨折為主要特點的全身性骨骼退變。
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即可出現骨頭疼痛,疼痛往往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稍有減輕,伸懶腰或久站久坐時則加劇。
疼痛持續久了,會出現變矮、駝背、脊柱畸形的情況,并伴隨胸悶、呼吸困難、腹脹、便秘等內臟功能障礙;更有甚者,打噴嚏、咳嗽也會引發骨折。
2.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是由于關節退行性變,造成關節軟骨磨損、破壞,使鈣等礦物質游離出骨形成骨刺,進而引起的慢性關節病。
當骨質增生發生在脊柱,椎體周圍的骨質增生比較大,刺激韌帶軟組織的時候,就有可能引起背部疼痛的癥狀。
總的來說,出現后背痛不要忽視,癥狀只是輔助辨別,還要去醫院就診,經專業醫師診斷以明確病因。
老年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或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冠脈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而導致的老年人心肌損害,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危害性大,患者會有反復的胸部疼痛,引起活動耐量下降,干擾日常生活,嚴重的還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心血管內科張步春主任為大家詳解老年冠心病的防治知識。歡迎掃碼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