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柯
聰聰1歲時還能對聲音做出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發現他好像對聲音越來越沒有感覺,但也沒有引起重視。直到3歲時,媽媽發現不對勁,才帶他去看醫生,卻被告知聰聰患有耳聾,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現在已經很難治愈了。媽媽很吃驚,孩子出生時明明聽得見,怎么會耳聾了呢?
要提醒家長的是,兒童的聽力非常脆弱、極易受損,即便在新生兒篩查時沒有聽力問題,父母們平時也要多注意觀察,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確定是否有聽力障礙或者其他疾病,一定要本著“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的原則進行保護。
引起兒童聽力障礙主要有先天和后天兩大原因。先天因素包括遺傳以及母親在妊娠期間受到了某些病毒感染或使用了一些影響胎兒聽力的藥物,而后天因素主要包括噪聲、意外、污染、傳染病、藥物等,而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視的地方。
為了避免影響孩子的聽力,父母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由于兒童的聽覺器官尚未發育完善,太大的聲音刺激會導致其內耳的微細血管痙攣,供血減少,從而使聽力下降,甚至造成噪聲性耳聾。因此,父母應盡量少帶孩子到歌舞廳等噪聲大的娛樂場所,看電視也不要把音量開得過大等。②兒童的咽鼓管比較短、寬且直,呈水平位,如果孩子感冒或吐奶、嗆奶時,細菌便很容易從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感染;孩子在淋浴、洗頭或游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水進入外耳道,以免引起感染。③麻疹、流腦、乙腦等疾病都可能損傷聽力,一定要積極預防這些疾病,按時進行預防接種。④很多感音性耳聾是藥物中毒引起的,故兒童應避免使用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