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賓

葡萄抽條,長起來就沒了記性,做完一陣子事情,再去看,滿藤都長出好長的嫩條。這樣不知節制哪行,生命法則是有規律的,它全然給忘記了,這樣還結不結果呀?
葡萄是該打一次條了,我拿起工具剪,咔嚓咔嚓,剪掉一截截冗余的細條,望著天空揚長而去。
葡萄枝條少了,反而是件樂事。這是生活,也是世道。
隱隱的酸楚和凄凄的痛,是避之不及的。常常這樣的時候,我亦快亦慢地躲進山林。在這里,隨處一隅頓然又覺得難得,絕不虛言,妥妥可視為一個可貴的所在了。
川流不息的山溪水,邀請我靜心去聆聽低聲細語。去這里,走那里,大自然都鋪設好了露濕的青草。
陽光也可拐彎兒,晴朗的心可以牧馬。世界上總閃亮著一個恰當的地方,用以安放厭倦的心靈。這是常態,也是生命。
天氣總歸晴朗多,陰雨了指定也是一張愛笑的臉龐。牛筋草憑借陽光的猛勢欣欣然地長。我只要抬腿而行,準有一棵棵一排排高樹約會似的臨草而生,這絕不能歸屬偶然了。
還是嫩芽,仍在初生時,我喜愛的牛筋草完全忠于強大的內心。你若去給別人說上幾句話,回頭再去看,這一轉身的工夫,牛筋草恨不得翻倍長出一截子了。這大好勢頭拿來放進生命的時光里,要遠超臨風的大樹了。
你長你的,我長我的,各自淡定且從容,轉念之間可貴的知難而退,讓牛筋草變得更加成熟可愛了。從美學上說,美不在這里一定在那里。無論高矮胖瘦,同樣能把生命的這壺水燒開,美的力量是可以支配世界的。
生活中常會面臨很多局限,知難而進固然可貴,但適時知難而退,其實正是前進。這是實踐,也是智慧。
這樣的一瞥是慣常的,與罕見遙不沾邊。當你站立在池塘邊,剛剛恢復生機的大地,托起回暖的池水,由近及遠漾起綠波。小池塘的一角,一個走近一個,不約而同趕過來編織疏籬墻了。毫不規則的小石頭和碎瓦片,自然迎來歡暢的機緣。有人撿來“撲通”一聲投入水中,也有人耍盡技巧,投進水面彈了幾下,窮力處沉入水底無聲無息了,塘面升起一圈圈快樂的水波。
生活平淡,但傾盡了自然。若進入畫家或詩人的視線,統統成為高雅的藝術。這是哲理,也是人生。
哲人的眼界中,做一條山澗溪流,總是不停地追逐石子,迸濺美麗的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