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可能雙方都覺得從此一別兩寬,但孩子卻是彼此永難割舍的紐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未成年子女所需的撫養費也會因時因事發生較大的變化。這當中,憑借種種“借口”而對孩子拒付撫養費的糾紛多發頻發。實際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以下簡稱《關于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可知,夫妻離婚后,不管哪方對孩子應當承擔的法定義務是無法免除的。下面,通過幾則案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相關法律知識。
1.因對方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的孩子撫養義務也不能免除
案例:韓女士與趙某婚后育有一子。由于雙方婚前對彼此缺乏了解,婚后夫妻二人經常為瑣事吵架,趙某甚至經常對韓女士拳腳相加。最后雙方協議離婚時,趙某表示愿意撫養兒子,但他要求韓女士每月承擔兒子的撫養費1500元。對此,韓女士滿腹委屈,她覺得這段婚姻已經讓自己傷透了心,而且離婚責任都在趙某,憑什么還要自己負擔撫養費?
點評:在現實生活中,夫妻鬧到離婚的地步,一方通常會對另一方充滿怨氣,認為離婚全是對方的過錯。然而,即使夫妻一方有出軌、家庭暴力、虐待家人等重大過錯,在離婚時,無過錯方有請求賠償的權利,但不能因此拒絕履行對孩子的撫養義務?!睹穹ǖ洹返谝磺Я惆耸臈l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边@就是說,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義務。在司法實踐中,只有在兩種情況下,父母一方可以不支付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第一種情況是客觀上無力支付,如因身體殘疾、無勞動能力、監獄服刑等原因,確實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第二種情況是根據《關于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十二條中“父母雙方可以協議由一方直接撫養子女并由直接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養費”的規定,經協議,直接撫養子女方同意另一方不支付。但是,直接撫養子女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對其同意另一方不支付孩子撫養費的請求,人民法院將不予支持。
2.離婚時約好的撫養費,必要時數額可作調整
案例:2015年年底,秦某與妻子房某離婚時商定:女兒甜甜跟隨母親生活,父親每月負擔撫養費1000元。近年來,隨著女兒生活、學習費用的不斷增加,母女倆的生活越來越困難。窘迫之下,房某多次找到秦某要求他增加撫養費,后者均以他們早有約定為由拒絕。房某遂以女兒的名義訴至法院,要求秦某每月給付女兒甜甜撫養費1500元。法院經審理支持了原告房某的訴訟請求。
點評:撫養費的數額并非確定后就不能改變?!睹穹ǖ洹返谝磺Я惆耸鍡l規定:“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薄蛾P于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四十九條規定:“撫養費的數額,可以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一般可以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以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養費的數額可以依據當年總收入或者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以適當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本案中,法院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判定被告適當增加給付的撫養費數額是依法有據的。
3.除了撫養費,其他大額費用應雙方分擔
案例:林某與妻子劉某離婚時,6歲的女兒瑩瑩隨母親生活,林某每月負擔撫養費800元。2022年6月,瑩瑩患急性腎炎住院治療一個多月,申請醫保報銷后需要自行承擔的醫療費3萬余元。當劉某要求與前夫分擔女兒的醫療費時,后者以“這些費用屬于額外開支”為由予以拒絕。為此,劉某起訴到法院,請求判令林某承擔孩子的一半醫療費。法院支持了原告劉某的訴訟請求。
點評:未成年子女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期間隨著物價上漲以及子女可能出現的重大疾病等情況,孩子所需要的撫養費金額也會發生顯著的變化?!蛾P于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四十二條規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薄蛾P于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十八條還規定,當子女因患病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撫養費用的數額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案中,林某與劉某的女兒瑩瑩因病發生了大額醫療費用,平時林某給付瑩瑩的撫養費又遠遠不夠支付醫療費。因此,法院判決林某承擔瑩瑩的一半醫療費用是有法律依據的。
4.帶養方擅改孩子姓名,對方不得拒付撫養費
案例:賈某與曹女士經法院調解協議離婚。雙方約定,兒子隨母親生活,賈某每半月探望一次。離婚后,曹女士常以種種借口阻止賈某看望兒子,甚至在未告知賈某的情況下,擅自將兒子的姓氏改為繼父的姓氏。賈某知道后,拒絕給付撫養費并憤然起訴,要求判令兒子恢復原姓氏。法院在判決支持原告訴訟請求的同時,對其拒付撫養費的做法予以訓誡。
點評: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人們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我國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睹穹ǖ洹返谝磺Я阋皇鍡l明確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那么,夫妻離婚后,帶養方能否更改子女的姓氏呢?對此,《關于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十九條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養費。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此規定體現了父母平等的親權原則。未成年子女姓氏的變更,其基準點在于父母的共同親權和法律對血緣關系形成的社會倫理傳統的尊重。無論是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還是離婚之后,只要父母雙方健在,孩子變更姓氏的問題就應雙方協商一致。本案中,曹女士的做法不僅違反了法律規定,也有違公序良俗,而賈某以此拒付撫養費的做法同樣是錯誤的,故法院作出上述判決。另外,需要明確的是,可“責令恢復原姓氏”的情形只限于孩子改為繼父或繼母的姓氏,如果生父或生母在離婚后讓孩子跟自己姓,法律未規定另一方享有要求恢復原姓氏的權利。
(山東? ?張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