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巍
深夜,在航天科工二院的實驗室總是亮著一盞燈,只見一個小伙子,正在全神貫注、不知疲倦地做著實驗。他就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簡稱:203所)重點實驗室的薛主任。一張笑起來明朗干凈的沒有多少時間痕跡的面龐,讓35歲的薛主任看上去仍像一個大男孩。他說起話來溫文爾雅,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渾身上下無不散發著精干儒雅的學者風范。
談起薛主任,所里的同志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贊嘆他的人格魅力。大家不僅被他優秀的思想品質、深厚的專業素養所折服,還被他積極向上、敢闖敢拼的實踐精神所感染。薛主任2016年北大博士畢業后來到203所工作,七年時間里快速成長,在203所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成績斐然,先后獲得了空天防御重大貢獻獎、航天貢獻獎、科工集團青年先鋒、二院勞模等榮譽。
薛主任一直從事原子鐘技術研究,深耕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實現了多項科研突破。他專業素養深厚,準確判斷行業發展趨勢,帶領科研團隊持續攻關原子鐘關鍵核心技術,研制出了CPT原子鐘原理樣機、鈣原子束光鐘原理樣機,搭建起了鐿單離子光鐘的研究平臺。
目前國際單位制“秒”的定義,還沒有修改到光頻躍遷上,原因之一是缺少可連續運行的守時型光鐘。薛主任瞄準國際尚未解決的光頻原子鐘守時難題,結合守時能力提升的需求,確定了鈣原子束光鐘的研究方向。經過幾年不懈努力,實現了系統閉環,環內鎖定穩定度指標優化后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20年底他又競標承研重大項目,將關鍵技術向儀器設備轉化,推動了203所光學量子頻標研究水平再上新臺階。
因為長期穩定度的指標要求,原子鐘的研究非常勞神耗時,需要科研人員在實驗室的冷板凳上坐得住,反復研究,不停地進行調試。給出一個可以信服的萬秒穩定度指標,需要連續測試15萬秒以上,即需要花費兩天時間。如果指標達不到要求,經過參數調整后繼續測試,就是又一個15萬秒,就這樣循環往復,直至指標達到要求為止。
不過這些困難并沒有壓倒他,薛主任常說:“我們就是要泡在實驗室里,不停地做實驗,只有歷經無數次的至暗時刻,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科研就像是爬山,爬過一座山峰,又掉到谷里,再爬上去,再掉到谷里,這樣不斷地攀登,直到攀上科研的最高峰。”
科研道路總是艱難而曲折的。進行試驗前往往是設想好了周密的方案,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又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在一次實驗中,薛主任發現超穩激光的鎖定總是時不時地受到一個單頻干擾,他百思不得其解,逐一排查了各個控制器的電源、放大器、鎖定電路等,甚至更換了設備,但還是沒有解決問題。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直反復地琢磨。隨著試驗推進,他發現了原子爐溫控制器高低溫不同,噪聲出現的頻率和時長就不同這一關聯現象,最終定位到是控制器交流加熱時對供電線路的干擾帶來了鎖定的噪聲,終于解決這一難題。
▲薛主任在實驗室測試數據
另一次復雜的排查,則是定位到了系統供電初始接線板的其中一個插孔電位不正確。科研中的原子束噪聲、激光噪聲等問題,都是經過不斷測試和理論分析,一點一點進行優化。類似的難題逐一解決,試驗才得以繼續進行,問題解決后的喜悅如春風般滋潤著他的內心。
薛主任作為實驗室的“領頭羊”,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領全室同志齊心協力、拼搏奮斗。他心系研究室發展,多渠道爭取科研項目,帶領團隊在科研立項上取得了顯著突破。“科研項目的立項花費了薛主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期間經常看到薛主任忙碌的工作身影,不是在本單位整理材料,就是在外單位匯報項目。”項目組成員申博士介紹道。
薛主任平時溫文爾雅,對待工作卻是絕不含糊、要求嚴格。“我們的報告,薛主任會逐字逐句地進行修改,一個錯別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放過。”申博士說道。薛主任常說:“工作怎么干都能交,看以什么標準來干了。如果設定的目標是一百分,可能最終能達到八九十分的結果;但是如果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八十分,可能最終只能達到六七十分。每一次微小差距的積累,最后可能會帶來驚人的質變。”也正是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促使實驗室連續兩年獲得所先進集體稱號。
所里的楊博士永遠忘不了在技術攻關最艱難的階段,是薛主任帶領她加班調試,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楊博士將自己遇到的科研困難告訴薛主任以后,薛主任立馬全身心投入了攻關,白天他有大量的事務性工作需要處理,只能下班后做實驗,經常工作到十一二點才回家。“有薛主任在,我就心里踏實,有底氣。”楊博士說道。
薛主任會通過日常觀察和試驗間隙的談話,了解每個人員的特長。在項目爭取過程中,薛主任會結合每個人的專業特點,給大家創造擔當項目負責人的機會,讓每個人在技術攻關、項目整體進度把控等方面充分鍛煉、快速成長。通過項目牽引和科研培養,6位年輕科研人員逐漸具備了獨立科研的能力。
目前,重點實驗室人員中,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95%以上,博士生占比超過70%。“把研究室的專業技術做得更深,專業方向拓得更廣,促進203所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防工業的科研能力,是我們的目標。”薛主任篤定地說道。從國防科技發展的技術難點,到用戶的關鍵需求,這些重大科研任務的完成,帶動了203所量子技術的發展,也鞏固了203所在國內量子技術領域的優勢地位。
由于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薛主任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他有個兩歲多的女兒,由于每天早出晚歸,父女倆常常見不著面。薛主任為了多些時間陪伴女兒,便盡量每周抽出兩天時間,驅車20公里趕在女兒睡覺前到家,陪她玩一會兒,待其入睡后,再回到單位處理未完成的工作直到深夜才休息。
薛主任還是一個熱心腸。有一次他跑步的時候,看到一名快遞小哥車子沒電了,正在推著車子吃力地爬著坡,他便在后邊幫忙推車。當快遞小哥發現突然輕松了不少,回過頭,與薛主任相視一笑。小哥連連說道:“太感謝了,太感謝了!”薛主任沒有多言,就這樣默默地幫小哥推了二十多分鐘,直到充電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是薛主任的座右銘。他從小的志向就是做一個對國家有所貢獻的人。雁過留聲,踏雪有痕。他總在思考人生的意義,認為人這一輩子應當有所建樹,要以勇毅的決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成績來,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做好科研工作不僅需要良好的心態、頑強的毅力,還要腳踏實地、全情投入。經過7年的磨礪,薛主任對科研的理解更加深刻,他說積極思考反復研究、樂觀地擁抱不確定性,享受探索未知的奇妙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