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度重視“顛覆式創新”
儀征化纖 翟瑞龍
貴刊2023年第9期刊發的封面故事《微藻大能——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研發微藻脫硝成套工藝技術紀實》,通過一組報道從多維度講述了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十年礪劍、自主研發微藻脫硝成套工藝技術的背后故事。這套工藝技術不僅成為國際首創技術,而且極具顛覆性變革意義,為采用微藻生物技術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和糧食安全戰略開辟了新道路。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在企業的科技創新實踐中,有顛覆式創新、漸近式創新、組合式創新等方法。顛覆式創新,是一種“創造性破壞”。它將顛覆一種傳統技術和產品,摧垮一批企業,開創一個周期性的領先壟斷地位,創造一個更高的市場進入壁壘。企業不重視顛覆式創新,就容易被顛覆。
從石油石化行業來說,新一輪科技革命引領的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多點突破,其速度、廣度、深度前所未有,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能源生產和消費深度融合,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石油石化行業正面臨著全方位、顛覆性的深刻變革,電動革命、市場革命、數字革命、綠色革命等加速演進。面對變革大勢,石油石化企業要登高望遠,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牢牢把握變革大勢,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顛覆式技術”的戰略研究,主動改變自己。只有識變、應變、求變,更加注重科技創新,掌握戰略主動,全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才能始終勇立潮頭、走在前列、擁抱未來。
把建設過程淬煉成了精神永恒
齊魯石化 劉新圣
讀了貴刊2023年第8期報道《廣西石化開啟大會戰》,作為一名在中國石油石化系統工作了30多年的老員工,感到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是中國石油集團“十四五”的重點工程,是我國煉化企業“減油增化”“綠色低碳”的示范工程,是打造面向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萬億元級石化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化工新材料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精細化轉型升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項目建設中,建設者們克服工期緊、任務重、技術復雜、天氣炎熱等諸多不利因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風雨兼程,砥礪前行。在火熱的建設工地上,建設者們奏響了快馬加鞭推進高質量建設發展的昂揚旋律。按照項目主體工程網絡計劃圖,他們倒排工期,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干,把各項建設工作落實落細;實行18個小時“兩班三倒”工作制,設備連續施工不停歇,爭分奪秒搶進度;對施工質量和作業安全做到一把尺子、一個標準、一視同仁,始終做到措施到位、責任到人、萬無一失;實施“三層監管”,確保全過程安全質量受控。
只有跋山涉水,才能真切感受山川的壯麗;只有奮力攀登,才能目睹最美的日出。大會戰的號角已吹響,各路建設者正用行動,為全力打造我國煉化企業“減油增化”“綠色低碳”示范工程,帶動廣西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哈特能源》
美國鉆井平臺縮減,損失持續攀升
2023年5月13日刊
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 )5月12日發布的最新旋轉鉆機數量顯示,北美地區較前周又減少了16臺鉆機。盡管加拿大每周增設1臺鉆機,但同期內美國減少了17臺,致使北美鉆機總數降至825臺,其中包括美國的731臺和加拿大的94臺。據統計,加拿大每周增設油井鉆機3臺、減少氣井鉆機2臺;美國每周增設其他鉆機1臺,分別減少氣井鉆機16臺、油井鉆機2臺。統計顯示,美國每周減少陸地鉆機18臺,增設海上鉆機1臺。
(于 洋)
委內瑞拉石油部長Pedro Tellechea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委內瑞拉計劃6月向歐洲巨頭埃尼和雷普索爾頒發出口許可證,以從該國運輸液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將允許委內瑞拉開始運輸天然氣。幾十年來,委內瑞拉一直專注于其龐大的重質原油儲備。“埃尼和雷普索爾對委內瑞拉的天然氣領域發展興趣頗深。對于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他們已經等待了7年,我們剛剛批準了這一許可證。”Tellechea補充說。在未來幾天,該國將完成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的談判。
(于 洋)
《世界油氣》
委內瑞拉計劃向歐洲石油巨頭發放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
2023年5月15日刊
經過近18個月持續上漲,能源價格將在今年夏天下降,緩解數百萬英國人的生活成本壓力。今年現貨市場天然氣批發價格的下跌,原因是歐洲去年冬季在能源市場爭相尋找可替代俄羅斯天然氣的供應商。英國能源監管機構將于6月召開會議,公布最新的季度更新。屆時,預計該機構7月將價格上限最多削減50%。市場恢復正常,客戶能夠通過新關稅在能源交易上擁有一些真正的自主權。這些變化讓能源供應商之間的交易競爭日益激烈。
(于 洋)
油價網
英國擺脫能源危機
2023年5月13日刊
《亞洲油氣》
難覓減產跡象!俄羅斯海運原油出貨量創有記錄來新高
2023年5月13日刊
盡管俄羅斯堅稱其正在削減產量,但流向國際市場的俄羅斯原油持續攀升。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在過去的四周,俄羅斯海運原油平均出貨量為372萬桶/日。這是2022年初媒體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在5月12日的這一周內,俄羅斯海運原油出貨量為376萬桶/日,較上一周增加約12萬桶/日。此前,俄羅斯曾承諾在3月將其原油日產量削減50萬桶,以回應西方的制裁措施。
(于 洋)
《E+P》
70美元/桶油價將助力加拿大去石油庫存
2023年5月15日刊
今年大部分時間里,國際油價一直在每桶70美元~80美元之間波動。Enbridge在接受采訪時稱:“油價正處于甜區,既能讓消費者受益,又能讓我們的生產商客戶從中賺到一大筆錢。”Enbridge擁有和運營的管道遍及美國和加拿大,用于運輸石油、天然氣和天然氣凝析液。天然氣價格現在低于俄烏沖突一年前的水平。彭博社高級助理分析師Gillian Wolff預計,全球能源行業股價2023年較2022年有所回落,加拿大的跌幅與美國和歐洲持平。盡管如此,華爾街仍然認為加拿大能源股將跑贏美國同類股票。
(于 洋)
峰會
5月18日至19日,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古都西安舉行。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五國達成了包括《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等在內的7份雙多邊文件,簽署了100余份各領域合作協議。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正式成立,為中國—中亞合作打造了頂級平臺。
供圖/新華社 視覺中國
中國石化與哈國油簽署相關合作協議
5月18日,中國石化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簽署了哈薩克斯坦乙烷制乙烯項目關鍵條款協議。乙烷制乙烯項目是哈薩克斯坦大力發展石油化工產業的標志性項目,利用伴生氣分離的乙烷資源建設單套規模為127.5萬噸/年的乙烷裂解裝置,下游配套建設2套62.5萬噸/年的聚乙烯裝置。雙方預計2024年做出該項目最終的投資決策。
增加 日本將增加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進口
據俄羅斯駐札幌市總領事謝爾蓋·馬林表示,日本沒有退出“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三井物產和日本國家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公司組成的財團保留了“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10%的股份。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到2026年日本每年將增加200萬噸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供應。
安裝 我國最大動力定位浮托平臺完成安裝
5月13日,重量超過15000噸的恩平20-4鉆采平臺上部組塊與導管架完成安裝,創造了國內海上油氣平臺動力定位浮托安裝重量的新紀錄,填補了我國動力定位浮托自主設計安裝技術空白。據了解,恩平20-4鉆采平臺是中國海油恩平15-1油田群產量最高的平臺,可實現鉆修井、智能采油、油氣水綜合處理以及伴生氣回收利用等多項功能。
亮相 智能巖屑撈洗機首次亮相柴達木盆地
日前,智能巖屑撈洗機首次亮相柴達木盆地,并成功應用于風險探井——獅探1H井,標志著中國石油青海油田邁入了巖屑錄井自動化時代。據介紹,在鉆井施工過程中,傳統的手工采集、清洗和記錄巖屑的方式存在著很大的誤差和效率低下的問題。而智能巖屑撈洗機和自動化巖屑錄井技術,可以自定義設置撈砂間隔、接砂器翻轉次數等參數,大大提高了數據采集的效率和資料質量。
實施 油品國ⅥB標準實施在即
日前,工信部等五部門發布的《關于實施汽車國Ⅵ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稱,為執行《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和《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相關要求,落實助企紓困、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相關政策,2023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Ⅵ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排Ⅵ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
缺口 國際能源署:全球石油供需缺口預計加大
國際能源署稱,中國石油需求正以快于預期的速度增長,可能在供應難以跟上的情況下令原油市場供需緊張并使油價走高。該機構最新展望指出,發展中國家對原油的需求激增,經濟前景慘淡的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需求低迷,兩者之間的差距在進一步擴大。這凸顯了油價與預期日益脫節的局面,許多分析人士預計這會抬高油價。
結算 中國首船跨境人民幣結算液化天然氣完成接卸
日前,經過26.5小時現場作業,來自海合會國家阿聯酋的LNG運輸船“馬爾文”輪順利在中國海油廣東大鵬LNG接收站完成接卸。這船貨物是中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LNG。開展國際LNG貿易人民幣結算,有利于中國促進國際國內市場對接,以及國內外兩種資源高效循環,是中國海油對促進能源貿易全球化發展、打造LNG交易多元化生態的有益實踐。
邀請 歐佩克邀請離開三年的厄瓜多爾重新加入
日前,歐佩克邀請離開該組織3年的厄瓜多爾重新加入這個石油生產國集團。歐佩克秘書長表示,重新接納這個拉丁美洲國家是歐佩克的“首要任務”,并提出訪問厄瓜多爾以“解釋擁有歐佩克會籍的多重優勢”。厄瓜多爾在2019年年底決定退出歐佩克。當時,厄瓜多爾原油產量超過了協商的生產限制配額,并試圖將重點轉移到收入最大化上。
本刊速遞
2023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歷史新高
由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ECF)委托編寫的最新的年度天然氣市場報告,對天然氣市場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供了2023—2024年的發展前景。
報告稱,2022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下降,但2023年將恢復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報告指出,發電行業仍將是最大的天然氣消費者,預計美國、中國和亞太地區的一些新興國家將在2023年推動全球天然氣消費的增長。
報告稱,2022年油氣投資同比增長7%,達到7180億美元,2023年將進一步增長,但迫在眉睫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阻礙投資。
該報告還指出歐洲和亞洲的現貨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價格在2022年達到創紀錄高位,全年波動很大。這主要是由于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需求激增,以取代較低的管道天然氣進口,導致液化天然氣市場緊張。
報告稱,2022年能源安全問題優先于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決策者將重點放在滿足人民的能源需求上。報告還表示,CCS/CCUS和氫氣作為脫碳的潛在途徑已經獲得了發展勢頭,宣布的產能顯著增加。然而,已達到FID階段的項目數量仍遠未達到要求的規模。
報告補充稱,天然氣行業的發展表明了全球天然氣行業擴張的光明前景。因為天然氣將在社會經濟發展和實現公正和包容性的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文/周志霞)
數字
33.7%
今年以來,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較大事故均保持下降。截至5月9日,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3.7%、26.1%。
6000億美元
國際能源署(IEA)執行主任在其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到2030年,要將油氣行業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60%,前期需要投入約6000億美元。
100億桶
伊拉克石油部長日前宣布,伊拉克已探明原油儲量增加100億桶,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增加8萬億立方英尺。伊拉克是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原油出口收入占該國財政收入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