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臻
摘要:誘發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的因素眾多。高大空間建筑因為建筑體量大且結構復雜,人員疏散、通風排煙、滅火供水困難,受火災蔓延速度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火災防控和滅火救援的難度較大,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常常不可估量。掌握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的關鍵技術,強化防火意識,推進新型智能化設備和先進技術的應用,能更好協助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本文簡要分析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的成因和滅火救援的難點,探討消防員滅火救援關鍵技術及應用,希望對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工作有所啟示。
關鍵詞: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滅火救援技術
建筑施工過程中需依照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配備和配置各種消防設施和消防設備,如消火栓、滅火器、應急照明燈、消防電梯等,高大空間建筑的防火工作也推進了火災探測技術以及多種滅火救援技術的應用,并促進智能化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構建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智能化感應和預警系統等,以協助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工作的高效化實施,盡可能降低火災發生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1]。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對消防救援員業務能力的要求高,要確保其掌握滅火救援關鍵技術,持續提高滅火救援能力和水平。
一、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的成因和滅火救援的難點
(一)火災的成因
誘發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的因素較多,火災的發生還可能引發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例如:1)電器設備負載過大。隨著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建筑內的大功率電器設備也隨之增多,包括空調、微波爐、洗衣機、冰箱、打印機、電腦、飲水機等,且很多用電設備的使用時間都比較集中,再加上部分用電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各種管線的規劃和設計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容易導致出現電器設備負載過大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災隱患[2]。2)電氣線路復雜老化。高大空間建筑內部的電氣管線布設復雜,管線的鋪設面積大,如果電氣管線設置不合理或是出現故障、電氣管線年久失修、電氣設備老化等,也容易導致出現線路短路的情況,進而引發電氣火災等事故。3)防火措施落實不到位。高大建筑內部結構復雜,部分工程項目在規劃建設的時候大量采用性能化設計,有的還存在消防設計不合理、不達標的情況,造成內部防火分隔措施不到位,建筑內部裝修材料的防火等級不達標,防火材料質量和性能差,后期使用過程中二次裝修對防火分隔造成破壞等,也是導致火災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3]。4)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不強。違規動火作業、遺留火種等“明火”引發的火災也是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突出反映了高大空間建筑主體責任不清、劃分不明、安全管理意識不強以及用火不規范等問題。
(二)滅火救援的難點
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的發生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比較大,主要原因是高大空間建筑發生火災后滅火救援的難度比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人員疏散困難。高大空間建筑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常有進行二次分割布局,內部結構十分復雜,人員疏散的距離一般比較長。當發生火災的時候,高溫煙氣等會降低建筑內部的能見度,復雜的逃生路線也容易使建筑內部的人員產生恐慌、緊張的心理,再加上部分建筑的疏散指示標志設置不規范、疏散通道堵塞、因疫情人為鎖閉疏散出口等,導致疏散過程極易出現混亂、擁擠、踩踏等一系列事故[4]。2)火災蔓延迅速。高大空間建筑內部發生火災時,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很好的控制住火勢,將可能導致火災迅速蔓延。因為該類建筑內部火災荷載通常較大,且往往存在縱向貫通多層的高大空間。在火災發生的時候,火勢會沿著通道和管井迅速蔓延到各個樓層,極易形成“煙囪”效應;加之部分建筑內部的防火分區設置不合理,功能部分失效,從而導致建筑內部易出現大面積過火的情況,增加了火災撲救工作的難度和風險[5]。3)通風排煙困難。高大空間建筑內部的自然排煙口一般比較少,頂部聚集煙氣難以快速排出,且建筑內部的通道迂回彎折路線復雜。火災情況下,一旦機械排煙系統的運作出現了問題,則容易導致建筑內部出現煙霧積聚不散的情況,既增加了人員疏散逃生的風險,也容易導致滅火救援過程中因視線不清造成的撲救困難甚至消防救援人員迷失。4)高層供水困難。高大空間建筑內部的供水系統易出現壓力不足等故障,同時高大空間供水高度可能超過消防車水泵揚程,開展滅火救援工作時,高空水帶鋪設和陣地選擇常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導致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的撲救難度增大。
二、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工作現狀
改革轉制以來,我國持續加強專業化、高水平的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并實現各種先進救援技術和設備的應用,以有效提高滅火救援工作效率,降低火災的影響和危害。從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工作實施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1)滅火救援技戰術落后。因為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的限制因素眾多,傳統的滅火救援裝備難以跟上建筑業發展的步伐,消防救援人員在日常訓練中很難模擬這類建筑火災真實情況開展技戰術訓練,救援技術不夠成熟。而且火災現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火情也會持續變化,一旦救援人員臨場應變能力和事故處理能力不足,對現場情況把握不準確,對火災發展不能做出科學預判,都將影響滅火救援方案和計劃的制定,影響滅火救援工作效率,甚至還可能導致出現其他方面的事故風險[6]。2)信息化水平不高。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工作的實施難度大、風險隱患多,對救援工作的專業要求和技術要求高。信息化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無人機技術、火災探測技術、火災調查裝備技術等的應用,能為火情信息獲取和分析、火災現場風險預測和評估分析、火災救援方案制定、協調管理和現場指揮工作實施等提供技術支撐,但受人員、資金、設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還有待提升,這種情況會影響火情信息的及時、準確獲取以及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整體水平。3)火場危險因素多。高大空間建筑火災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危害愈發嚴重的特點。火災現場可能出現觸電、迷失方向、有毒煙氣、高溫爆燃、建筑物倒塌、高空墜物、人員墜落等風險事故。火情會持續變化,具有復雜多樣、不可預測、破壞性強等的特點。如果消防救援人員安全防護不到位、救援中疏忽大意、救援不及時,都將威脅居民和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7]。因此,需要加大相關消防員培訓設施的建設,組織人員常態化開展相關演練,提升滅火救援技術。同時要加強高大空間建筑內部各類消防設施的更新建設,利用好信息化技術和先進設備。大力開展基層消防救援隊與高大空間建筑單位“防消聯勤”工作,通過共同熟悉、指導訓練、協同演練等方法進一步提高相關建筑管理人員的防火意識和撲滅初起火災的能力,也是高大空間滅火救援工作重要的一部分。
三、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關鍵技術及應用
(一)更新和完善消防設備
提高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水平和效率,需要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支撐,從而為滅火救援高效、安全實施提供基礎和保障。首先,需要結合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的實際情況、火情信息等,確保各配套設備準備充分,保證消防器材配備齊全。其次,要確保消防救援人員熟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設備,能做到規范操作和應用。此外,還要促進各種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和設備的應用,以協助火情信息的獲取、救援方案的制定。例如將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與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工作實施有效結合,支撐快速收集、分析火災現場的各種數據信息;通過“3S”技術、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強化對火災的監測和預警[8];構建消防信息化平臺,24小時的獲取單位基本信息,實現火災數據信息的及時、準確獲取和有效傳遞;加強多部門人員的溝通和協作,在對災情信息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火災情況及災情特點(包括起火時間、起火部位、火災蔓延的途徑和趨勢、火災范圍、被困人員情況等信息),針對性制定應急救援對策;建立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借助圖像識別技術、火災探測技術等技術,對火光、煙霧等進行圖像分析,實現對高大空間建筑內部火災和趨勢的有效識別和判斷,實現對火焰的嚴格監測;通過監測實時了解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設備情況,并對建筑內部的消火栓壓力、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的水位、防火門開關狀態等實時監測,當發生火情時,確保能夠迅速確定火源點的空間坐標,并快速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水泵等實施自動撲救,提高滅火救援的效率[9]。
(二)完善和優化滅火救援行動機制
綜合考慮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特點及火災現場情況,完善和優化滅火救援行動機制,為滅火救援工作的實施提供科學指導,確保滅火救援工作效率。第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消防救援人員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對高大空間建筑的演練頻率,有針對性地增強相關滅火技術和救援能力地培訓,明確現場分工,充分了解滅火救援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事故和隱患。例如掌握高層建筑如何快速進行人員疏散、高大空間建筑內部垂直供水技術、火場電梯故障營救等方面的知識技巧。消防救援人員也需要具備較強的臨場應變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確保能冷靜處理火災現場的各種突發狀況。此外,消防救援隊伍要加大后勤裝備建設,貼近實戰配備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專業設備,提高滅火效率。第二,制定科學的火災救援方案。加強單位消防預案建設,在開展滅火救援工作前做好前期分析工作,整合多方面的信息,準確掌握火情信息,了解火災現場的潛在風險、滅火救援的難點、建筑內部消防設備運行情況及消防通道的設置、人員分布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可行的火災救援方案。第三,規范現場指揮和管理。高大空間建筑火災現場的不確定性因素、突發情況多,也存在諸多風險隱患,要求整個滅火救援指揮全過程做到行動有序、安全規范,在保障滅火救援效率和作戰安全的同時,降低財產損失。第四,強化安全意識。消防員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火災知識學習和安全技能訓練,在火場中提前識別可能存在的各項安全隱患,嚴格規范著裝,落實等級防護,確保被救人員和消防員的自身安全。在滅火救援中堅持做到冷靜思考,在遇到突發事件且自身能力難以合理應對時,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切不可貪功冒進、魯莽行事,以免造更加嚴重的風險事故和影響損失[10]。
結束語
高大空間建筑火災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比較大,火災撲救的難度更大,需要加強源頭管控,強化安全意識,確保高大空間建筑在施工建設的時候所采用的消防設施設備以及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級、防火性能符合相關要求。重點保證建筑內部的消防供水設施、人員疏散通道規劃和設計合理,消防設備配備齊全,且定期做好消防設備的檢測和檢修工作。同時,也要針對性的加強消防救援人員的日常訓練,積極推進各類先進的滅火救援技術裝備智能化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持續健全和完善高大空間建筑內部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火災預警系統等,以確保在火災發生的時候,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理。此外,建筑管理人員也要提高火災防控的水平,懂得一些火災撲救、逃生和自救的知識和技巧,熟知內部消防設施功能用途和操作方法,盡可能降低高大建筑火災發生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參考文獻
[1] 徐宗國.高大空間火災探測及滅火新技術[J].中華民居,2018(03):132-133.
[2] 邱祥,高宇.高大空間火災探測及滅火新技術的應用前景[J].房材與應用,2017,32(05):43-44.
[3] 袁宏永,蘇國鋒,李英,等.高大空間火災探測及滅火新技術[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10):71-72.
[4] 吳華,張勤.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成為建筑滅火設施的主要系統[J].消防科學與技術,205(10):14-20.
[5] 堯雨成.登高平臺車在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的基本應用[J].城市建筑,2017(06):200.
[6] 溫馨.淺談高層建筑火災成因分析及處置對策[J].低溫建筑技術,2017(02):135-137.
[7] 江志軍.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方法[J].中國科技信息,2020(08):55-56+58.
[8] 李偉.對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幾點思考[J].今日消防,2019(01):26-27+29.
[9] 商益民.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安全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6(02):45-46.
[10] 文秀典.試論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