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防火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防部門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不斷改進防火監督工作,借助信息技術提高防火監督的效率和質量,構建完善的防火監督網絡體系,加強對火災事故的管理和預防,盡可能從源頭上消除火災隱患,降低火災出現的可能性。本文對信息技術在防火監督工作中的應用進行探究,旨在為防火監督工作的改進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消防部門;防火監督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不斷加快,城市中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層建筑,居民密集度不斷提升,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種類也越來越多,導致火災事故出現的可能性提升。火災不僅會損害個人或公共的財產利益,還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消防部門承擔著預防火災和消防救援的重要使命,相比于失火后再進行救援,做好防火監督工作,從源頭上避免火災的出現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現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深刻地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也為防火監督工作開辟了新的思路。消防部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設備,提高防火監督的實效性、規范性和及時性,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和安全。
一、信息技術在防火監督中應用的價值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水平的提升,人員密集的場所建筑快速增多,各類電器也得到了廣泛普及和應用,導致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增大。在這一背景下,防火監督工作變得尤為重要,不僅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的保障,對于火災出現后的救援工作也具有重要意義。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防火監督工作當中,有助于提升防火監督工作水平,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并將相關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達給附近群眾和消防部門,為民眾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提高消防單位的救援效率。信息技術具有網絡化、智能化的優勢,可通過安裝監督設備的方式,實現對特定區域的遠程監控。當發生火災后,設備可以及時地發出預警,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讓消防人員能夠及時掌握火災情況,從而更加快捷、有效地做出應對措施,將火災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信息技術在防火監督中應用的困難
(一)防火監督設施具有滯后性
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依托于相關設備,當前防火監督工作的信息化發展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設施的滯后性造成的。消防部門使用落后的防火監督設備和技術,限制了防火監督的實施效果,難以充分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的消防工作需求。過去的消防審批流程比較繁瑣,防火監督設施的更新周期較長。近年來,許多地區的消防部門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加強了信息化防火系統的建設,但實際效果不夠理想。一是由于部門內部的信息化設備不夠完善,導致網絡防火監督系統的功能較少;二是由于一些場所的防火監督設施落后,如商場、寫字樓、小區等,雖然配備了消防栓、滅火器等設備,但沒有安裝智能化、信息化的防火設備,無法接入消防部門的防火監督工作網絡,導致火災信息無法通過網絡快速地傳送給消防部門。
(二)火災的復雜程度不斷提升
防火監督的目標是最快地發現火災的位置和情況,并采用恰當的方式將其撲滅。但從防火監督工作的實踐情況來看,許多火災發生的源頭具有隱蔽性,不易被人發覺,或是由于防火監督設備的性能較低,導致火災難以被及時發現,往往在蔓延后才被民眾察覺,導致救援的難度增大,同時也對民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嚴重時甚至會出現人員傷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活動呈現出了多元化、復雜化的發展趨勢,新型的大型商業街區、密集住宅區越來越多,一片區域內可能同時存在居民樓、餐館、小商鋪、辦公樓、商場等場所。這些建筑的建設目的和運營方式不同,存在的火災隱患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實施防火監督工作的過程中,不能按照統一的方式進行,而是要根據不同類型市場主體的特點,采取適宜的防火監督措施,工作過程較為繁瑣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進行檢查,并且容易出現疏漏火災風險因素的情況。將信息技術融入到防火監督工作過程中,不僅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負擔,還能夠加快信息收集與處理的速度,高效率地完成對市場主體的調查和統計,為防火監督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
(三)相關人員的信息素養參差不齊
在防火監督工作中,工作人員是最重要的因素,工作人員本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防火工作的效果。盡管現代信息設備和技術能夠代替人力完成許多工作,但能否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取決于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防火監督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參差不齊,許多人員并不了解現代防火監督設備的原理和功能,操作起來也不夠嫻熟,導致這些設備難以充分發揮出防火監督的作用。消防部門在安裝了各種防火監督設備和系統后,需要讓工作人員逐步地去學習和適應,但由于防火監督人員本身的工作量較大,難以在相關培訓學習活動上投入大量的時間。部分人員習慣了傳統的工作方式,沒有深刻地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于防火監督工作的重要意義,對于新的技術設備和工作模式存在抵觸心理,不愿意主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近年來,我國消防單位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也在持續提高,但部分人員對于信息技術設備的熟悉度不足,實踐操作能力還有待提升。
三、信息技術在防火監督中的應用策略
(一)建立信息化的防火監督體系
消防部門應當樹立信息化的發展意識,重視信息技術在防火監督工作中的價值,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終端等技術融入到防火監督過程中來,以此提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同時,消防部門要不斷地拓展防火監督信息網絡的覆蓋范圍,不能只是在部門內部配置信息設備,還要借助網絡與負責的區域實現深度鏈接,通過信息系統全面統計區域內商場、餐廳、小區等場所的主體信息,比如對某個小區進行全面檢查,統計消防設備的數量和種類、防火預警設備的配置、逃生通道的寬度和路線等,評定其火災險情指數,排查存在的火災風險因素,并提出整改意見,將這些信息登記在網絡系統當中,通過定期檢查的方式,了解場所主體的整改情況。通過消防部門與區域內場所主體的合作,建立全面豐富的信息網絡系統,推動區域消防安全水平的整體提升,也能夠便捷地查閱和管理消防單證、防火文件等資料。消防部門可將計算機網絡與消防設施連接起來,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對消防設施的遠程操控,比如可以將攝像頭與網絡通信技術融合起來,通過計算機終端查看攝像頭監控范圍內的火災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援措施。
消防部門可借助信息平臺,加強對防火監督工作的宣傳力度。防火監督不僅需要專業工作人員的努力,也離不開廣大民眾的配合。許多民眾的防火安全意識不高,對于防火監督工作的意義和方法了解不多,偶爾還會出現不配合監督工作的情況,影響了防火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對此,消防部門可通過信息技術廣泛宣傳防火監督工作,比如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分享關于防火安全的知識,通過生動有趣的圖文或視頻材料,讓廣大民眾了解、認可消防部門的防火監督工作,提高群眾的防火意識和能力,通過消防部門與人民群眾的合力,構建安全有效的信息化防火監督體系。
(二)實現多部門信息資源的共享
防火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不能只依靠消防部門,而是需要多個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為防火監督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依據。然而,以前的部門信息主要通過紙質文件的方式傳遞,傳輸時間相對較長,查閱起來也不夠便捷。在信息時代下,消防部門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其他部門進行交流,共享信息資源。現代的建筑設計越來越多樣化,消防部門要與建筑業管理局加強交流,評估區域內建筑結構的防火能力,共同制定管理措施,規范建筑的逃生通道尺寸,劃分防火帶等。同時,消防部門要與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聯系,加強對防火涂料的監管和推廣,確保各類防火產品的質量。
消防部門可將監控中心與通信網絡連接起來,一旦發生火災,監控系統便會發出警報,通信系統則會向消防部門、場所主體負責人以及附近區域的民眾發送信息,提醒民眾遠離火災地點,并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撲滅火災,避免火災蔓延。此外,消防部門之間也要加強信息資源的交流分享,交換內部的消防文件、數據信息、設備配置情況、人員配置情況等,使各消防部門掌握不同區域的防火監督工作情況及消防力量建設水平,實現防火監督工作信息的動態交流,便捷地調用不同區域的消防力量,更好地應對火災事件,比如當火勢過大的時候,可以同時調動多個消防部門的人員和裝備;當建筑的失火位置較高時,可快速將附近的消防云梯調至火災現場,或者調用警用直升機接走被困于樓頂的人員等。
(三)利用信息技術遠程防火監督
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空間上的限制,消防部門可以借助信息設備實現遠程防火監督,從而進一步提升防火工作的時效性。同時,采取遠程防火監督的方式也有助于推動消防工作信息的整合,將區域內的防火信息匯聚于網絡系統當中,便于消防部門進行統一管理,提升火災事故的處理效率。在布置監控設施的時候,要重點關注火災事故多發區域以及比較隱蔽的位置,實現全方位監督管理。消防部門可以根據防火監督工作的需要,以互聯網為橋梁,將防護監督設備與電腦、手機等終端連接起來,實現移動化辦公,構建靈活、便捷的防火監督系統,用網址系統或終端APP取代過去紙質記錄的形式,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在完成消防檢查工作后,可以將檢查結果、拍攝的照片、整改措施及整改時間等一并上傳到網絡信息管理平臺,并按照不同的區域歸檔,清晰直觀地記錄和展示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的防火檢查結果。
遠程防火監督系統在古建筑防護中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這些建筑物年代久遠,結構陳舊,安全性較低,周邊的居民也比較少,出現火災時不容易被發現。可通過安裝監控設備、溫度傳感器的方法,預防古建筑發生火災事故。溫度傳感器監測到周圍溫度發生變化的時候,會向消防部門發出預警信息,消防人員通過查看監控的方式,確認古建筑所在區域的情況,并盡快達到現場完成滅火作業,盡可能避免、減少火災對古建筑造成的損失。
消防部門可以引導廣大群眾參與到防火監督工作中來,幫助群眾在自己的住所安裝防火監控和預警設備,并在自己的手機上安裝終端APP,以便及時查看家中的情況。對于商場、辦公樓等場所,則要求責任主體安裝完善的防火監督設備,并且這些設備需要具有網絡連接功能,能夠將火災信息通過網絡傳送給場所的管理者和消防部門。此外,消防部門可借助物聯網技術,提升遠程監控系統的性能,通過對現場煙霧或火災圖像的解析,快速發現險情并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達給消防部門,消防部門可根據信息來源的位置參數,確定火災發生的地點,從而迅速地抵達火災區域,提升滅火效率。
(四)加強對防火監督隊伍的培養
防火監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還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消防隊伍。消防人員是信息技術和設備的運用主體。因此,消防部門要加強對消防人員的培養,可通過宣傳講座、專題培訓等方式,引導消防人員轉變陳舊的工作思想,樹立信息化的工作意識,使他們能夠熟練地操作無線監控、溫度傳感器、網絡信息系統等設備,并通過多次模擬訓練活動,將信息技術設備與實際的防火監督工作融合起來。消防部門可派遣人員到先進的消防單位進行考察,學習其他消防部門在防火監督信息化發展方面的有益經驗。此外,消防部門要積極引進信息技術領域的專業人才,負責部門網絡系統維護、防火監督網絡建設以及人員培訓等工作,通過多樣化的培訓方式,不斷提高消防人員的信息素養,推動防火監督工作的信息化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是構建新時代防火監督體系的重要動力。消防部門要積極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更新和完善設備配置,借助網絡平臺實現多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將防火監督設備與手機、電腦終端連接起來,構建靈活的移動化辦公模式,并加強對消防人員的培養,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使他們能夠熟練地將信息設備和系統融入到日常防火監督工作中去,構建現代化、信息化的防火監督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周寧.智慧消防在防火監督業務中的應用實踐探索[J].現代職業安全,2022(10):72-75.
[2] 姚瑩.信息化時代下防火監督有效性的提升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08(18):75-77.
[3] 張強.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消防監督工作的途徑探究[J].今日消防,2022,07(08):63-65.
[4] 楊志國.消防監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路徑探析[J].中國新通信,2022,24(12):84-86.
[5] 樊小樂.新時代信息化技術在防火監督工作中的應用[J].新型工業化,2022,12(06):118-122.
[6] 云洋.智慧消防在防火監督業務中的應用現狀與前景[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1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