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碩
摘要:火災事故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突發性災害類型,其發生不僅危害人們的生命,也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影響社會秩序。在火災發生時會出現一些爆炸、燃燒、有害氣體的排出,對現場環境和自然環境都會產生污染和破壞。當前火災事故多發,惡性和重大火災事故多發的情況下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逐漸加劇,對此需要社會各個部門、消防隊伍、公安部門等加強重視。在滅火救援工作中需要加強現場環境的檢測,科學分析污染情況,制定可靠對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本文主要探討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具體分析了環境污染類型和原因,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消防滅火救援;環境污染問題;應對
引言
在當前社會的現代化建設中,火災事故多發,導致了更多環境污染問題的出現。在此背景下,我國加強了對火災事故預防和控制的關注力度,同時也加強了對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建設和規劃。調查發現,當前一些消防隊伍在消防滅火救援中,只注重人員疏散和逃離、人員保護和財產保護,忽略了滅火器、滅火劑的科學使用問題,沒有對現場的危害物進行檢查和控制,導致現場環境污染問題多發,沒有及時解決。對此需要消防隊伍加強重視,做好反思工作,不斷改進現有的消防滅火救援方法和技術,保護現場環境,降低污染,提高消防滅火救援的環境效益。
一、消防滅火救援中環境污染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火災和其他災害事故頻繁發生,消防隊伍承擔著各類災害事故的處置工作,滅火救援過程中導致的環境污染事件也時有發生。隨著科技發展,新能源迅速崛起,電瓶車和電動車逐漸成為市場的趨勢,伴隨而來的還有許多問題。由于電池技術相對來說不夠成熟,有自燃的可能,而且較為不穩定,在遭遇事故或者充電時極易燃燒,伴隨而來的是滾滾濃煙,這些濃煙是多種化合物的結合,毒性極大,對人體危害較大,吸入濃煙十幾秒就有可能窒息身亡。現階段對于電池的處理還是處于降溫稀釋的階段,依舊有大量的污染物流入土壤河流和空氣里。為了預防和減少滅火救援過程中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需要對滅火救援與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減少滅火救援對環境的污染提供一定的建議。
(一)不合理使用滅火劑帶來的環境污染
在當前的消防滅火救援中使用的滅火劑類型較多,成分復雜,具體包括水成膜泡沫滅火劑、蛋白泡沫滅火劑、干冰滅火劑等,這些類型的滅火劑氣味強烈,呈現黑色和白色等顏色,可以被生物降解。但是在具體噴射時會釋放出一定的氮、氯等污染性氣體。其中蛋白泡沫滅火劑腐蝕性強,保質期短,在存放期間會出現變質發臭的問題,在具體應用時也會釋放出特殊的液體,對水生植物的健康會產生影響。其中水成膜泡沫滅火劑的產出物不易被降解,如果長時間存留在動物和人體中會嚴重影響健康[1] 。
(二)滅火方法使用不當帶來的環境污染
在火災事故現場會出現各種燃燒和爆炸的情況,這些燃燒物質因為性質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滅火方法。如果現場救援人員沒有根據具體的可燃物特點選擇滅火方法不僅會影響滅火效果,也會污染環境,導致燃燒面積擴大。尤其是在一些危險化學品區域進行滅火時,需要根據要求選擇滅火方法和物質,避免出現化學原料混合的情況,使用不當,會造成水資源污染和空氣污染,影響生態環境。
(三)救援行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當前很多消防救援人員在滅火救援時將人員救助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旨在降低現場破壞性,在此基礎上也不斷細化工作內容和標準。但是整個工作都是圍繞滅火救援工作進行的,沒有注重保護現場環境,且在事后也沒有及時恢復現場環境,沒有對環境污染進行了解。在日常出勤中,也只關注救援的效率和方法,沒有對現場環境污染和破壞情況制定防范對策,沒有控制現場環境污染,導致土壤、空氣、水資源污染嚴重。比如在化工類工廠發生火災事故時,在救援過程中沒有及時處理廢水,導致廢水混合在化工物質中,直接排放后污染當地的水環境[2] 。
二、消防滅火救援中環境污染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消防救援人員環保意識不強
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指出在火災事故發生進行滅火救援、搶險時需要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在此要求下導致現有的滅火救援進行中只注重救援的緊急性,疏散人員,降低人員傷亡,忽視了現場環境的保護、污染的控制。比如在一些制造業出現火災事故時沒有對用水量進行控制。因為現場火情復雜,消防隊伍往往會使用大量的水來滅火,沒有對現場的各種物料和產品、燃燒物進行分析,導致廢水較多。且在救援后直接撤離,沒有根據要求及時排出、處理廢水,導致廢水被直接排放嚴重污染當地的水質、土壤等,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消防人員環保意識缺失導致的。
(二)消防滅火救援環境保護應急機制不完善
因為火災類型復雜,存在一些惡性火災事故和大型火災事故,考慮到火災事故的危害性,我國相關部門還沒有出臺關于滅火救援中的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導致消防隊伍沒有制定環境保護應急機制和預案。沒有及時預防和評估火災事故對現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程度,容易在滅火救援過程中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比如可燃物和爆炸物對空氣和水資源的污染。因為缺乏相關機制的引導,導致消防滅火救援時無法有效利用現場資源,無法有效處理各種廢物和廢水,最終對現場環境產生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滅火救援工作的進行,不利于消防工作的長遠健康發展[3]。
(三)消防滅火產品不先進
各地消防車輛器材裝備發展不平衡,少數基層消防隊仍以傳統的小型或中型水罐消防車作為主戰車輛,器材裝備也多以基本防護裝備為主,高效、節能、環保型消防裝備所占比重偏低,尤其用于撲救高層建筑火災、化工火災、地下火災和處置社會突發性災害事故所需的舉高車、防化洗消車、搶險救援車、照明車、大噸位消防車和排煙車輛不足,偵檢、破拆、通信、洗消、排煙、照明、救護等救援裝備器材的配置力度不夠,裝備的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四)消防滅火救援環境保護設施匱乏
在消防滅火救援中,消防設施發生著關鍵的作用,完善、可靠的滅火設施直接關系著滅火救援效率,也關系著現場環境的保護情況。但是當前我國消防隊伍現有的環境保護設施不足,滅火設施大都不具備環保特點和功能,無法有效保護現場環境。消防救援人員不能熟練操作消防設施,也會導致現場環境污染嚴重[4] 。
(五)聯動應急機制不完善
調查研究發現,多個地區的消防隊伍還沒有配套完整、專業、先進的滅火救援裝備和環境保護設備,其主要是因為政府部門各方面投入不足,無法為消防隊伍提供多方支持力量。環保部門和消防隊伍之間聯系不緊密,環保部門對消防隊伍的指導不夠及時,沒有對現有的環境檢測設備進行檢查、測試,導致消防隊伍現有的環境保護人才匱乏,無法在滅火救援中對現場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出可靠的處理辦法。而且因為各個責任部門聯系不密切、不及時,經常導致消防隊伍往往單獨出動開展滅火救援工作。過程中由于判斷不及時,方法處理不當,從而導致現場污染嚴重。現有的消防火災事故處理機制不完善,聯動機制不全面,無法針對性的進入事故現場及時處理,對物資保存和污染物處理相關制度還不完善,嚴重影響了火災事故的處理效[5] 。
三、消防滅火救援中環境污染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強化認知
目前,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消防隊伍不重視環境污染控制,只注重救援效率的問題需消防隊伍加強反思和改進。消防隊伍應該不斷加強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普及相關滅火救援法律法規,對于現場一些燃燒和爆炸事件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要加強重視力度,確保消防救援人員掌握一定環境保護和控制的知識與技能。組織消防工作人員積極學習國外相關經驗和理念,根據我國火災事故和滅火救援工作實際情況科學采納和應用,同時加大培訓和力度,強化消防人員的環保意識、法律意識,重視滅火救援工作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日常的實踐訓練中,要自覺保護環境,科學落實相關制度和規范,確保消防人員可以科學使用滅火劑,并根據具體的可燃物類型選擇滅火方法。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以便在滅火救援的過程中減少對現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從而營造良好的滅火救援環境。
(二)完善消防聯動機制,創新環保消防產品
國家相關責任部門需要聯合消防救援隊伍和公安部門等,加強合作,共同創建消防滅火救援信息共享機制。通過該機制及時、準確的傳遞火災事故信息,確保各個部門之間數據的有效傳遞、共享,以此整合資源、整合力量,形成聯動機制,確保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消防隊伍也需要加強對各個地區火災事故變化情況、發生率的預測分析,以此制定緊急預案,明確具體的救援方案和路線,并科學分析環境情況,確保在火災事故發生后可以及時響應,最大限度的保護現場環境。另外,還需要完善消防聯動機制,動員社區、基層單位積極參與,制定日常實戰演練機制,定期開展消防滅火救援演練活動,在演練的過程中需要科學分析現場環境情況,明確環境污染情況,制定應急措施,確保整個救援演練工作順利進行,有效保護環境[6]。
(三)加強監管和控制,科學處理污染物
消防滅火救援中需要科學分析現場環境污染的原因、問題,遵循環境保護的原則,在滅火救援進行中科學勘察火情、火勢、現場危險情況,判斷燃燒物的類型和范圍,以此科學選擇滅火劑,遵循就近物資設備使用的原則,避免對現場環境造成大面積污染。比如消防隊伍可以在現場救援中選擇細水霧和改性的干粉滅火劑,以此控制滅火過程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另外,在滅火救援后還需要及時處理污染物,比如消防污水和廢水等,對廢水進行回收處理,確保達標后在固定地點進行排放,或在現場設置排污管道,在引流后處理,避免對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在具體設置排污管道時,需要對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對地形地勢進行分析,科學布設,可以利用自然優勢進行處理。對于一些滅火設備在使用后的殘留物也需要及時處理,避免污染空氣,被人體吸收,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比如在化工廠火災事故救援中,需要預防危險化學品泄漏問題,較為顯著的方法是堵塞,如果現場條件不足,則需要對泄漏物進行覆蓋和控制,避免出現二次污染物的情況[7] 。
(四)完善環境保護設施
對于當前消防滅火救援過程中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公安和基層都加強重視,整合資源,共同謀劃,制定可靠的對策。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發揮自身的牽頭帶動作用,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鼓勵消防隊伍積極采購配置消防環保設施和設備,并出臺相關規范和制度加強引導和約束。同時,消防隊伍也需要加強和環保部門的聯系、合作,為消防隊伍進行環境保護提供意見和經驗、技術指導,協同推進。消防隊伍也需要定期進行環保演練訓練,掌握一定的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做好預防和控制工作[8]。
結束語
消防的目的是拯救人類生命以及財產,而環保其實也是在長期的拯救人類生命和財產,所以在消防救援過程中,當面對選擇時,要做出最快最正確的決定,達到雙贏的局面,最大程度的對環境進行保護。愛護環境,人人有責,不要讓這句話成為一句空談,一定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人們的生命安全與消防密切相關,消防隊伍的滅火救援不僅應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應盡量減輕災害事故對環境的污染,在滅火和應急救援中,要采取合理措施,科學施戰,將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小。
參考文獻
[1] 李文博.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4):54-55.
[2] 許建旗.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J].消防界(電子版),2019,5(20):33.
[3] 沈翔.淺議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J].消防界(電子版),2018,4(09):67-68.
[4] 韓英偉.芻議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J].產城(上半月), 2021(11):1-2.
[5] 金劍.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J].安防科技,2020(15):2.
[6] 劉長征.關于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的探討[J].信息周刊,2020(02):1.
[7] 張世偉.消防滅火及應急救援中環境污染問題治理[J].生態環境與保護, 2022,5(1):30-31.
[8] 字國文.消防滅火救援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5(0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