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強 劉國標 陳其琛 杜雨華 吳桂鋒 雷宇 包婉玲 李華 劉志輝
廣州市胸科醫院,廣州 510095
結核病危害人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們雖然對結核病的認識水平和控制能力一直在不斷提高,但是迄今為止結核病仍為全人類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報道,2021 年全球約有1 060萬結核病患者,有160萬人死于結核病,耐藥結核病患者數量也在持續增加[1]。我國作為全球結核病第2高負擔國家,2020年男性、女性結核病報告發病率分別為63.9/100 000 和30.91/100 000[2]。也有文獻報道,1990—2017年間我國結核病發病率年遞降率為2.61%[3]。這些數據充分顯示,我們離實現2035 年全球終結結核病目標的距離還很遙遠、任務異常艱巨、挑戰多方并存[4]。在終結結核病的艱難征程中如何找準位置而有所作為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課題[5]。全面深入了解本地區結核病流行疫情及深度分析其變化趨勢是提高結核病控制水平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之一,不容懈怠。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對廣州市越秀區2018—2022 年肺結核流行狀況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從“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中調閱2018—2022 年間2 504 例廣州市越秀區常住人口肺結核報告病例,其中男1 619例、女885例,年齡1~96歲,平均年齡52歲。
2.資料收集方法
2.1.病例資料收集 主要步驟:⑴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子系統“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中導出報告地區為“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登記日期在“2018-01-01 至2022-12-31”范圍內的新發肺結核患者網報資料,應用Excel 工作表建立初始數據集;⑵在初始數據集“現詳細地址”欄中篩選“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XX 街”患者資料,建立分析數據集;⑶依據分析數據集資料按設計分析相關數據。
2.2.人口學資料收集 由于2020 年進行了第7 次全國人口普查且為本文分析時限的中間年份,故本文人口學資料采用第7 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作為5 年人口均值,性別、年齡段、街道人口數據從廣州市統計局《廣州人口普查年鑒2020》(http://tjj. gz. gov. cn/stats_newtjyw/tjsj/pcsj/d7crkpc/content/post_8711587.html)中提取。
3.相關概念
3.1.人口年齡組劃分 參考目前國內結核病發病率報告權威文獻[2]將人口年齡劃分為0~、≥15~、≥25~、≥35~、≥45~、≥55~、≥65~和≥75~歲8個年齡組。
3.2.肺結核報告發病率 依病原學檢測(主要為涂片和培養檢查)結果,分類計算如下報告發病率:菌陽肺結核報告發病率=“病原學陽性”肺結核病例數×100 000/常住人口數;菌陰肺結核報告發病率=“病原學陰性”肺結核病例數×100 000/常住人口數;肺結核報告發病率=[“病原學陽性”肺結核病例數+“病原學陰性”肺結核病例數]×100 000/常住人口數。
4.統計學方法
應用Excel 工作表收集、整理資料,描述性分析報告發病率、月份報告病例數的年度占比(%),應用均數±標準差描述各年度間的集中與變化趨勢。
1. 5 年間越秀區肺結核病例報告總體情況 5 年間,全區共報告2 504例肺結核,其中菌陽1 426例、菌陰1 078例,初治2 337 例、復治167 例,肺結核報告發病率為48.22/100 000,其中男性、女性報告發病率分別為63.77/100 000 和33.34/100 000。2018—2022 年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分別為51.89/100 000、49.39/100 000、47.27/100 000、49.58/100 000、42.94/100 000,男性分別為女性的2.07、1.84、2.03、1.74、1.91倍。
2.各年度越秀區性別、年齡肺結核病例報告情況
2018—2022年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分別為51.89/100 000、49.39/100 000、47.27/100 000、49.58/100 000、42.94/100 000,男性分別為女性的2.07、1.84、2.03、1.74、1.91 倍。在0~、≥15~、≥25~、≥35~、≥45~、≥55~、≥65~和≥75~歲8 個年齡組中,5 年平均報告發病率分別為1.55/100 000、44.31/100 000、47.16/100 000、30.98/100 000、46.57/100 000、75.05/100 000、79.22/100 000、98.28/100 000、48.22/100 000,5 年間各年齡組報告發病率變化趨勢與5 年平均報告發病率變化大體一致(圖1)。
圖1 2018—2022 年越秀區報告肺結核患者年齡與性別情況。A:男性菌陽肺結核;B:男性菌陰肺結核;C:男性肺結核;D:女性菌陽肺結核;E:女性菌陰肺結核;F:女性肺結核;G:男女菌陽合計;H男女菌陰合計;I:男女肺結核合計
3.各年度病例報告時間(月份)情況
在病例報告時間上,5年間各月份報告病例數年度占比的總體水平在5.12%~11.50%之間,2 月份與10 月份病例報告病例數較少、9月份報告病例數最多為各年度的共同特點,見圖2。
圖2 2018—2022年越秀區肺結核病例報告時間。A:菌陽肺結核;B:菌陰肺結核;C:菌陽菌陰合計
4.所轄街道各年度病例報告情況
各街道5 年總體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在30.14/100 000~64.05/100 000 之間,排位前5 的街道分別為珠光街(64.05/100 000)、人民街(62.48/100 000)、礦泉街(60.13/100 000)、光塔街(59.70/100 000)和北京街(58.67/100 000),依5年間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差異由大到小排位前5 的街道為流花街、光塔街、北京街、人民街和大東街,見圖3。
在結核病流行病學分析中,報告發病率具有雙重意義:既可反映結核病流行水平,也可指示病例發現水平。毫無疑問,只有在高病例發現水平的前提下,報告發病率方能準確描述結核病流行狀況。對于如何評價病例發現率和如何估算結核病發病率,人們主要采取間接估計方法計算,如通過結核感染率估算結核發病率、通過估算漏報率計算發現率等。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結核病發病率以公式“發病率=新患者登記率/(1-漏登率)”予以計算[2,6]。然而,從目前相關文獻報道看,人們常應用報告發病率來簡約評估結核病流行情況,在本文的分析中我們也遵從這一理念。本文分析結果顯示,廣州市越秀區2018—2020年5年間男性、女性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分別為63.77/100 000 和33.34/100 000,男性與2020 年的63.9/100 000 的全國水平大體相當,女性則高于2020年的30.91/100 000的全國水平[2]。與國家一線城市相比,男性、女性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均高于北京市豐臺區2011—2021 年的男、女平均水平(53.94/100 000、31.57/100 000)[7],肺結核報告發病率(48.22/100 000)則遠高于2011—2015 年上海市崇明區的平均水平(24.94/100 000)[8],但略低于深圳市2007—2016 年的平均水平(53.1/100 000)[9]。從廣州市的情況看,本文計算的越秀區肺結核報告發病率為48.22/100 000,遠低于廣州市2008—2018 年的67.58/100 000[10]、廣州市海珠區2014—2018 年的68.77/100 000[11]和廣州市番禺區2015—2020 年的65.03/100 000[12]。廣州市越秀區作為廣州老城區的核心,具有經濟、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結核病控制水平自應高于廣州地區和廣東省總體水平,但如何趕超上海、北京,是我們應該邁出的第一步。如何將結核病發病率降至全球終結結核病目標10/100 000[13]以下,從目前的全球結核病控制進程來看前景并不樂觀[14],人們正在積極努力應對這一挑戰[15-16]。結核病低發病率國家如美國,其結核病發病率已由1992 年的5.33/100 000 降至2020 年的2.2/100 000,2021年、2022年略有回升,分別為2.4/100 000和2.5/100 000,并在向消除結核病目標(發病率低于1.0/100 000)邁進[[17-19],其結核病防控策略值得借鑒。
結核病發病率固然為指示結核病流行狀況和控制水平最為重要的指標,但其年遞降率則能直接反映人們對結核病控制努力的成效。本文數據顯示,廣州市越秀區2018—2022 年5 年的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分別為51.89/100 000、49.39/100 000、47.27/100 000、49.58/100 000和42.94/100 000,5 年間下降了17.34%,年遞降率為1.77%,若能保持這一年遞降率,11 年之后廣州市越秀區結核病流行可降至10.00/100 000 以下水平。考慮到COVID-19 流行對結核病控制的重大影響[20],我們對2022 年的肺結核報告發病率能否真正反映該年度結核病流行狀況深有疑慮。因此,從年遞降率層面考慮廣州市越秀區結核病控制狀況,形勢也不容樂觀。
廣州市越秀區結核病流行的性別、年齡因素與我國結核病流行的總體特征[2]較為相似: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2 倍,35 歲后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75 歲以上年齡組報告發病率最高。值得一提的是15 歲以下年齡組報告發病率很低,似不能真實反映少年兒童的結核病流行現狀,這與兒童結核病的病例發現水平和臨床診療水平有關[21]。從病例報告時間方面看,本文結果為2 月份與10 月份病例報告病例數較少、9 月份報告病例數最多,與全國從6 月份后逐漸下降的趨勢大相徑庭,我們認為季節性氣候和診斷延誤是兩大重要影響因素,因為氣候影響結核病癥狀的發生,診斷延誤影響病例報告時間。從報告肺結核患者居住地(街道)分布方面看,18個街道中的最高報告發病率為最低的2.13倍,結合發病率高低和5 年間發病率差異排位的街道情況,我們認為報告發病率與人口密度、人口流動密切相關。
總之,不同地區的結核病流行各有其特點,深入掌握本地區結核病流行特點并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對提高結核病防控效果將大有裨益。
作者貢獻聲明梁志強: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劉國標:分析/解釋數據,統計分析,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陳其琛、杜雨華: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吳桂鋒、雷宇:分析/解釋數據,統計分析,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包婉玲: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統計分析;李華: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劉志輝:醞釀和設計試驗,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