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林英 周 杰 謝 磊
1.北京林大林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2.北京市園林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3.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北京 100083
野生花卉資源為花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園藝上使用的鄉土野生花卉常具有形色豐富、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栽培簡單、管理粗放、成景迅速等優勢[1]。我國野生植物種類眾多,可用于園藝花卉的野生植物資源潛力巨大,但開藍色花的植物明顯少于開紅、黃、白色花的植物[2]。物以稀為貴,加之其在園林應用色彩搭配上的重要作用,藍色花卉深受園林、育種工作者的青睞。
京津冀地區地處我國華北北部,為我國的首都經濟圈,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京津冀地區西部、北部有太行山、燕山等高大山系,地形復雜多樣,植物多樣性豐富,當地具有開發價值的藍色野生花卉資源豐富。然而,京津冀地區的藍色野生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十分有限,人們對其目前的資源狀況也缺乏足夠和全面的認識[3]。目前,針對京津冀地區藍色系野生花卉植物的研究,主要在局部行政區劃、局部山地、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等地進行,且各研究采用的分類系統與分類學參考文獻各不相同,對藍色系野生花卉植物的界定標準也存在差異(如有些研究只記錄了草本植物,有的研究則包括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2-7]。此外,以往研究對京津冀地區藍色系野生花卉植物物種的確定還存在分類學名稱不準確、不統一等問題。此次研究將京津冀地區作為研究區域,通過實地考察,結合網絡標本數據庫、各種文獻資料的研究,對區域內藍色野生花卉植物進行歸納整理,并在此基礎上評估有較高觀賞價值的野生藍色花卉的利用價值,以便為將來合理應用提供參考。
京津冀地區地處華北平原,位于北緯36°05′~42°37′、東經113°04′~119°53′,由北京市(16 個市轄區)、天津市(16 個市轄區)和河北省(11 個地級市)組成。該地區地勢東南低、西北高,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山脈,西靠太行山脈;地貌以平原和山地為主,西部、北部有海拔2 000 m 以上的高山,沿海多灘涂和濕地。京津冀地區為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暫,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干燥,年日照時間2 300 h[8],年均降水量484.5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高溫季與雨季重合。
此次研究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并采用實地調查方法對京津冀地區野生植物資源開展詳細的研究。野外調查時間為2017—2022 年,在春、夏、秋3 個季節開展調查。調查主要采用樣線調查法,用數碼相機記錄藍色野生花卉的種類,用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記錄其分布地點(見表1),同時記錄植物的種群狀況、群落生境、物候期等信息,并采集植物標本及種子。此次研究查閱參考的文獻資料包括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北京植物志》《河北植物志》《天津植物志》及一些有關植物科屬的分類學文獻。此次研究參考的網絡數據庫包括中國植物圖像庫(ppbc.iplant.cn)、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www.iplant.cn)、中國數字標本館(www.cvh.ac.cn)等。植物名稱使用植物智網站統一為新分類學處理,以方便應用;各類群科的歸屬統一采用最新的APG IV系統[9]。

表1 京津冀地區野生藍色花卉分布地點
根據調查研究,筆者最終確定京津冀地區藍色野生花卉共計162 種(包括變種、亞種),隸屬于30 科80 屬。在這些野生植物中,包括藍色花屬最多的3 個科依次為唇形科(Lami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和豆科(Fabaceae),含藍色花物種最多的3 個科依次為唇形科、豆科(Fab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含有藍色花物種最多的3個屬依次為沙參屬(Adenophora)、龍膽屬(Gentiana)和鳶尾屬(Iris)。
不同生活型植物在園林中具有不同的應用價值。此次研究結果表明,京津冀地區藍色野生花卉生活型包括木本、草本、藤本類型。其中,草本藍色花卉植物類型最為豐富,包括多年生草本花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卉(共有151 種);多年生草本花卉占多數(111種),占全部調查類型的68.52%。京津冀地區內木本藍色花卉植物共有8種(占比4.94%),藤本藍色花卉植物只有4 種,分別是半鐘鐵線蓮[Clematis sibiricavar.Ochotensis(Pall.)S.H.Li et Y.Hui Huang]、長瓣鐵線蓮(Clematis macropetalaLedeb.)、牽 牛[Ipomoea nil(L.)Roth]和圓葉牽牛[Ipomoea purpurea(L.)Roth]。因此,從生活型來看,京津冀地區草本藍色花卉植物資源種類占有絕對優勢。
開花時間與花期長短是評價觀賞植物的重要指標。京津冀地區的野生藍色花卉開花時間從每年3 月一直可達10 月,在6—9 月開花的植物種類最為豐富。始花期在夏季的藍色野生花卉種類最多,達112 種,占全部調查種類的69.14%;始花期在春季和秋季的藍色野生花卉植物種類分別為49種和1種。京津冀地區部分藍色野生花卉的花期甚至長達3個月。
京津冀地區藍色野生花卉多數分布于有一定海拔的山地,多為中生、喜光或稍耐陰植物。有些花色艷麗的藍色野生花卉,如龍膽類,偏愛氣候冷涼濕潤、紫外線較強的高海拔地區。隨著海拔的升高,其藍色越純。有一些藍色野生花卉可分布于海拔較低的山地,如大葉鐵線蓮(Clematis heracleifoliaDC.)和卷萼鐵線蓮(Clematis tubulosaTurcz.)在中低海拔山地分布,且適應性極強,在北京市區公園中露地栽培仍可生長良好。
花境是模擬自然界林緣、路旁地帶多種花卉交錯生長狀態的一種園林應用形式[7],宜選擇花期長、花徑較大、色彩艷麗、株形優美、花型獨特的多年生草本花卉進行布置。因此,京津冀地區野生藍色花卉中的窄葉藍盆花(Scabiosa comosaFisch. ex Roem.et Schult.)、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藍 刺 頭(Echinops sphaerocephalusL.)、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L.)、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Willd.)等均適宜用于花境打造。除此之外,這些花卉還可叢植于庭前、角隅、假山旁進行點綴[5,10]。
京津冀地區草甸或林下、灌叢中生長的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Froel.)Ma]、龍 膽(Gentiana scabraBunge)、肋柱花[Lomatogonium carinthiacum(Wulf.)Reichb.]、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Bunge)、北烏頭(Aconitum kusnezoffiiReichb.)、全葉延胡索(Corydalis repensMandl et Muhldorf)、翼 萼 蔓(Pterygocalyx volubilisMaxim.)、展枝沙參(Adenophora divaricataFranch.et Savat.)、紫萼[Hosta ventricosa(Salisb.)Stearn]等均可考慮作為地被植物材料應用,用于構建復層混交種植結構,以提高單位面積綠化生態效益。京津冀地區耐干旱、耐寒、耐貧瘠的荊條[Vitex negundovar.Heterophylla(Franch.)Rehd.]、灰 葉 黃 芪(Astragalus discolorBunge)、窄葉藍盆花、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大葉鐵線蓮、耬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Pall.)、歪頭菜(Vicia unijugaA.Braun)、廣布野豌豆(Vicia craccaBenth.)、馬藺(Iris lacteaPall.)等可用作為護坡地被植物,用于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4]。
株型低矮、花期長、花朵繁茂,特別是耐修剪、生長緩慢的藍色野生花卉宜用作花壇植物材料,如京津冀地區的耬斗菜、香薷[Elsholtzia ciliata(Thunb.)Hyland.]、毛建草(Dracocephalum rupestreHance)、丹參、紫菀(Aster tataricusL.f.)、藍花棘豆[Oxytropis coerulea(Pall.)DC.]、扁蕾等。植株低矮健壯、株型優美豐滿、花葉同時具有觀賞價值的藍色野生花卉,可用于盆栽觀賞,如京津冀地區的華北耬斗菜(Aquilegia yabeanaKitagawa)、毛建草、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Pall.)、白頭翁、紫苞鳶尾(Iris ruthenicaKer-Gawl.)、藍雪花(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Bunge)等。
京津冀地區的一些藍色野生花卉適用于切花生產,如香氣怡人的窄葉藍盆花、香青蘭、花荵、高山紫菀、展枝沙參等,以及花大艷麗的桔梗、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Debeaux)、藍刺頭、石沙參(Adenophora polyanthaNakai)等。
許多野生藍色花卉植物還可藥用,且兼具觀賞價值,是珍貴的營造草藥園的材料。例如,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根入藥,具有消炎、健胃,治療高血壓的功效;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入藥,具有治療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遠志具有益智安神,治療健忘、失眠等功效[7]。據調查,在京津冀地區植物園的宿根園、草藥園中,藍色野生花卉藥用植物應用還十分有限。對此,當地草藥園應積極引入白頭翁、北烏頭、高烏頭(Aconitum sinomontanumNakai)、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L.)等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藍色野生花卉藥用植物,使其在醫藥衛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京津冀地區的藍色野生花卉區系類型較為豐富,生態適應性也較廣泛。有關部門在開發利用藍色野生花卉資源時要特別注意當地自然條件與植物的自然生境是否相近[11]。需要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區的藍色野生花卉多生長于高海拔山地,對氣候條件和生態群落結構有一定的要求,而城市則多處于低海拔平原地區。因此,有關部門既要盡量拓寬藍色野生花卉資源的選擇范圍,又要關注所選植物的生態適應性,選出適應城市環境的藍色野生花卉。
近年來,人為破壞性挖掘導致部分藍色野生花卉的原生環境(尤其是高山草甸生境)受到影響。部分藍色野生花卉因花色特殊,較其他花色更為明顯,或具有藥用價值,而被大量采挖,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9]。據實地調查,北烏頭在北京市一些山區遭到破壞性采挖,植株被成片連根挖掘,具有藥用價值的根部被取走后,植株上部被丟棄于山野。因此,針對一些具有應用價值的藍色野生花卉植物,有關部門應先調查評估其野生種群受危狀況,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做到先保護再開發,從而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5,11]。
京津冀地區藍色野生花卉多生于山地,一些山地獨特的氣候是藍色野生花卉植物成長的必要條件。一些生于高海拔地帶的花卉植物移植下山或進行常規育種往往很難形成與野外條件一樣的藍色花色素,制約了很多藍色系野生花卉的園林應用,因此加強藍色野生花卉的馴化工作非常必要[12-13]。在栽培條件下模擬各種自然環境進行藍色野生花卉馴化,不僅可以豐富園林植物的種類和色彩多樣性,還可為以后的新品種培育提供豐富的種質資源[14]。
在引種馴化藍色野生花卉過程中,相關部門首先要做好野外植物資源與生境調查,從其生物特性、抗逆性、環境適應性、種群及群落特征、觀賞性和利用價值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其次,相關部門要根據研究情況,收集并建立完善的藍色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庫,為種質資源的保護、推廣和可持續利用提供詳細的本底資料、理論研究基礎。最后,相關部門要加強基礎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針對京津冀地區藍色野生花卉的完整的栽培馴化體系。例如,在培育和馴化實踐過程中,技術人員可以通過人為控制酸堿度、增加紫外線強度、控制濕度和遮陰度等措施模擬藍色野生花卉的自然生長環境。在充分保護京津冀藍色系野生花卉資源的基礎上,有關部門應加強基礎研究工作,并采用引種、馴化、組織培育、雜交育種等技術,采用多種方式對優良藍色野生花卉進行合理利用,使其早日轉化為具有較高附加值的花卉產品,早日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發揮作用,實現京津冀地區藍色野生花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