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舞者
當小娟被梅老師確定為領舞的時候,小娟媽媽流出激動的眼淚。
排練結束,一塊參加排練的鄰居四嬸把她拉到一邊,悄悄說:“小娟這一年變化很大,能領舞了,跳舞對孩子的恢復真的太管用了。”
小娟媽媽也高興:“其實當初北京的醫生也說過讓孩子唱歌、跳舞,唱歌孩子不樂意學,跳舞咱們沒條件,感謝梅老師,這一年來孩子真的變了很多。”
還有其他排練的隊員也湊過來說:“我也覺得小娟變了,眼神靈活了,不說話,都看不出有病。”
“說話也利索了。一年前還是一個字一個字說。”
小娟今年二十三歲,八年前,初中三年級的她因車禍傷及腦顱,做了三次開顱手術,雖保住了性命,人卻變了,醫生說智力相當于幾歲的孩子。智力可以慢慢恢復,但性情大變,易怒易暴。小娟從一個靈巧懂事的少女變成一個執拗癡呆不會正常說話的“孩子”,心情不好時還會打人。小娟媽媽為此操碎了心。兩年時間,小娟媽媽體重減了十幾斤,頭發白了一半。
一年前,村里來了駐村工作隊,有一位隊員叫梅老師,會跳舞。梅老師要成立舞蹈隊的消息在村里引起了一陣轟動,據說沒有主動報名的人,后來梅老師一戶一戶做工作。來到小娟家,看到小娟的情況,梅老師說,舞蹈是點亮人心靈的明燈,跳舞對小娟的恢復會有好的效果。
小娟媽媽很高興,似乎真的看到了一盞明燈,一束照亮孩子未來的明燈。可小娟媽媽有顧慮,她和梅老師實話實說:“我們農村人就會種地,跳舞一點也不會,這樣能不能參加舞蹈隊?”
“可以,我們就準備成立‘義美健身舞蹈隊,都是村里的大姐們,都沒有基礎,都是從零開始,我們就是領著咱們村的人鍛煉身體。”
小娟竟然聽懂了梅老師的話,主動倒了一杯水,遞到梅老師面前:“姨——,喝——水——”
學習的第一個舞蹈叫《義美歡歌》,配樂是本地原創歌曲《中都草原等你來》。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時,媽媽清楚地看到小娟的眼神亮了。
小娟的反應遲鈍,分不清東南西北,也分不清左右,媽媽自己知道,她的女兒基本聽不懂梅老師說什么,但孩子很用心,站在最后面看著別人的動作跟著做,總是慢半拍。有旋轉動作時,小娟做不了,呆呆地站在原地,瞪著大眼睛認真地看周圍的人,一次、兩次,多次下來,居然也跟著做了同樣的動作。媽媽心系女兒,看到這里,濕了眼眶。
“孩子很努力,”小娟媽媽高興地告訴梅老師,“每次回到家后都還想著舞蹈動作,在抬手、轉圈……”
小娟變了,在音樂、舞蹈的世界里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孩子,時不時哼幾句小調,抬手旋轉做幾個舞蹈動作,眼角含笑,眉梢上揚……
我媳婦真好看
“二牛,干嘛去?”
“媳婦去鄉里跳舞,我開車送送。”
“四嬸兒也坐你的車吧。”
“行,還有小娟和她媽媽,咱們正好一車。”
“二牛媳婦化了妝真好看,結婚時也沒這么好看。”
“那個時候哪敢化妝,當時就是請化妝師給盤了盤頭發,二牛還怕村里人笑話。”二牛媳婦林果是鄰村的村花,求婚的人很多,姑姑和二牛一個村,姑姑看上了二牛的實在,還有二牛會開大車的技術。二牛找了個漂亮媳婦,心里總是不踏實,用鄉親的話說就是“管媳婦太嚴了”,二牛差不多一個月回家一次,回到家總是疑神疑鬼,盤問媳婦,為此鬧出許多笑話。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播出后,二牛被村里人悄悄稱為“安嘉和”。
為了參加“義美健身舞蹈隊”,林果不知道和二牛說了多少次,用林果的話就是“差一點磨破嘴”,二牛就是不同意。林果看到村里的婦女都去了,也就悄悄跟著去了。二牛知道后和她吵了一架,第二天舞蹈訓練時也跟著去了,而且連著跟了七天。梅老師知道他們吵架的事,沒做任何解釋,主動拉著二牛也做一些舞蹈動作,二牛就真的做了,還很開心,又高高興興出車了。以后回到家,二牛就主動問詢舞蹈訓練的事情,還讓媳婦跳給自己看,幫著媳婦錄像,發到快手、抖音上,還轉發給親戚朋友,點擊量很大。
今天趕上二牛休息,林果讓二牛開車送自己去鄉里參加演出。二牛很痛快地答應了。
二牛開著小轎車,從觀后鏡一眼又一眼看著坐在后排的媳婦,咧著嘴笑,坐在副駕駛的四嬸兒看到這幅情景,拍了一下二牛的手,“好好開車,天天見媳婦也看不夠!”
“嘿嘿,我媳婦真好看。”二牛說著,禁不住臉紅了。
“這么多人,這么大歲數了,羞死人了。”林果用手捂著臉說。
“不能捂臉,小心把化好的妝蹭壞了。”
林果又著急地把手放下來。
在鄉里的會議室舞臺上,“義美健身舞蹈隊”表演的《義美歡歌》獲得了一致好評,掌聲不斷,二牛跑到前排,咧著嘴錄下了媳婦跳舞的視頻。展示結束后,二牛跑上舞臺,讓林果擺了好幾個姿勢,拍了很多照片。
二牛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媳婦的照片,配文是“我媳婦真好看”,朋友們紛紛點贊留言。
去大姐家吃飯
“軍子媳婦去大姑姐家吃飯了。”
這條消息成了爆炸性新聞,在親戚、朋友圈內迅速傳開。
軍子和姐姐在一個村,因為一些家庭瑣事鬧了矛盾,多年不來往,親戚朋友都知道。軍子媳婦曾在街頭指著大姑姐的鼻子說:我和你老死不相往來。這成了村里人茶余飯后的談資。清官難斷家務事,誰對誰錯也說不清楚,時間越長,事情越多,結怨越深,在辦理完老人葬禮后,真正老死不相往來了。
軍子媳婦竟然去大姑姐家吃飯了,這讓所有人都想知道原因。
“人家早就說開話了,”舞蹈隊的隊員知道更多內幕,“上次去新村跳舞軍子媳婦就幫大姐拿衣服。”
“對,對,有一天鍛煉結束回家時,我見過大姐遞給軍子媳婦一個袋子,我還問裝著什么,大姐說是熏肉。”
“人家梅老師安排軍子媳婦和大姐結對輔導,估計梅老師也知道軍子媳婦和大姐有矛盾,故意那樣安排。”
“你記得嗎?一開始軍子媳婦和大姐都相互不搭理,但不好意思和梅老師說原因,梅老師也不理她們,后來慢慢就說開了。”
“我悄悄看見了,在跳《義美花開》時,大姐動作老是出錯,應該先出左腳,大姐總是出右腳,軍子媳婦在旁邊看不下去了,再做出腳動作時,就提前低聲說‘左!左!。”
“比這還在前,參加縣里的農民技能培訓,人家姐妹倆就相互關照了,別看平時有矛盾,到了外面還是人家姐妹親。”
“對,對,畢竟是一家人,那次大姐說有點冷,人家軍子媳婦二話不說就把棉襖遞給了大姐。”
紛紛議論了半天,誰也說不清楚軍子媳婦和大姐到底是哪天開始說話的。
軍子媳婦和大姐也說不清楚具體從哪天開始和解的。準確地說,和解是一個心理轉變過程。自從加入健身舞蹈隊以后,軍子媳婦用書本里的話說就是“人生變得豐富精彩了”,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好像一首歌唱的“那都不叫事兒”,看著身邊的大姐也沒有那么讓人討厭了。她發現大姐也在看她,于是就沖著大姐笑了笑,大姐一激動,步子又亂了。
不但是軍子媳婦和大姐和解了,“義美健身舞蹈隊”的隊員們就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他們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愛蓮家收土豆,在群里說了一聲,第二天有三個姐妹去幫忙了;四嬸兒需要磨莜面,沒車,在群里說了一句,林果就讓二牛去幫忙了;小娟需要檢查了,去市里不方便,秀秀找了在醫院工作的表姐,在縣醫院聯系了醫生……和諧美好的相處讓村主任很欣慰,還給駐村工作隊送了錦旗。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梅老師是基層文聯干部,是眾多駐村工作干部中的一員。
2018年被單位派去駐村,梅老師組建了“義美健身舞蹈隊”,并創作了《義美歡歌》《義美花開》《義美大媽》《義美豐收》等一系列以鄉村生活為題材的舞蹈,這些舞蹈多次參加展示展演,其中,《義美大媽》還參加過省級原創舞蹈比賽。
五年過去了,“義美健身舞蹈隊”由原來的42位隊員發展到120位,增加了男隊員,還增加了暑期學生隊員,分成四個小分隊,每天按時鍛煉,“義美健身舞蹈隊”的鍛煉成了群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給鄉親們帶來了健康,帶來了快樂,帶來了和諧。
梅老師被授予“全省優秀駐村工作隊員”“市級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在這些榮譽面前,她說:“我只是盡自己的能力為老百姓做了點事情,我們常說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群眾需要的、反映群眾生活的文藝作品,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駐村期間,正好有接觸群眾的機會,他們給了我創作的靈感,為我提供了創作素材,我應該感謝他們。”梅老師的話也是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職責。
“義美健身舞蹈隊”的隊員們說起梅老師,樸實的語言倒出大家的心聲:梅老師是一位值得大家尊敬的好老師,也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姐妹,她不怕吃苦,平易近人,我們喜歡她,喜歡文聯駐村工作隊。
(郭亞萍,張家口文學院簽約作家。發表散文、小說等四十余萬字,出版散文集《放飛心靈》、小說集《中年人的那點兒事》,并有作品獲獎,部分作品被收入多種作品集。)
編輯: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