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強,張曉輝,韓傳虎,余紅梅,周昌瑜,潘道東
(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浙江寧波 315211)
在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隨著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食品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食品專業英語作為國際食品科學理論知識分享交流的工具,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食品專業英語”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其課程目標在于塑造學生國際化的英語語言素養,培養我國食品行業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從而為深入開展食品科學領域國際合作奠定堅實基礎[2-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在“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模式上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的智能教育新形態,是推動傳統“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該領域課程建設質量的必然要求。
專業英語是基礎英語的延伸,其將專業知識與語言應用緊密結合,側重于實踐訓練,在專業領域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故對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有雙高要求[2]。目前,國內高校“食品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具有如下特點和問題。
從課程銜接角度來說,專業課程應是專業英語的先修課程,換言之,應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后再學習專業英語[4-5]。但實際上,許多高校工程類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時間集中在大三上下兩學期,而這段時期往往是專業課集中開設的時段,從而出現多數專業課與專業英語平行進行的情況[6]。甚至部分專業課程的學習還未結束,而專業英語課時卻已修完。在對專業知識理解尚淺的情況下學習專業英語,無疑是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課程設計角度來說,專業英語的課時較短,一般為32 課時左右,而學習內容一般對應好幾門專業課知識。在較短的課時內既要學習眾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詞匯,又要分析句子結構和語法特點,同時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有較大挑戰性。
“食品專業英語”作為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重要課程,卻未能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對教師而言,大部分專業英語課程教師由專業教師兼任,其專業知識儲備毋庸置疑,但部分教師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加之未曾接受過專業和系統的英語教學能力培訓,其英語授課能力欠缺。此外,專業教師一般更注重于專業理論教學,對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為學生應該扎實學好專業知識,專業英語無需花費太多時間精力[7]。就學生而言,一方面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加之專業英語量大面廣,專業術語詞匯復雜晦澀,原理知識語法表達復雜,對基礎英語和專業知識的要求較高,部分學生感覺力不從心,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專業英語的應用場景較少,且學校對專業英語的考核要求較低,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將其視為一門混學分的課程。
“食品專業英語”是在基礎英語和食品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結合食品行業的發展和需求開設的課程,專業內容涉及廣泛、專業詞匯眾多且句子結構復雜。目前,國內高校普遍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講解詞匯、分析語法和翻譯語句。這種被動接收知識的教學模式,缺乏良好的師生互動,課程枯燥乏味,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教學效果較差,學生的食品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無法得到較好的提升。此外,傳統的考核方式以卷面成績為主,主要集中在專業詞匯、句子和短文翻譯,以及專業文獻翻譯,考核方式十分單一。部分學生期末考試前背一背詞匯,通過翻譯軟件隨意復制粘貼翻譯專業文獻,輕松完成課程學習拿到學分,但未能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與全球化背景下國家和市場要求的能夠熟練掌握運用食品專業英語的復合型人才存在較大距離。
近年來,隨著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翻譯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從2018 年4 月博鰲亞洲論壇首次使用人工智能翻譯系統,到2020 年7 月世界智能大會云端峰會采用MedPeer 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翻譯系統,人工智能翻譯已從單純文本翻譯、一般性的語音與圖像翻譯,迅速擴展到專業性極強的特殊領域翻譯,并能適應譯文內容多元化、格式復雜化的各種應用場景[8]。
基于這一背景,在食品專業英語課程上引入人工智能翻譯譯后編輯與傳統講授二元導向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逐字逐句翻譯的教學模式,通過提升人機交互體驗與英語翻譯效率,調動學生對食品專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的興趣與互動,從而一方面掌握典型的編譯后修飾技巧,獲得課后終身再學習和實際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高效學習食品專業英語知識,有利于推動食品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推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走向世界。
創建基于人工智能翻譯的二元導向教學模式有助于解決傳統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等問題;傳統的食品專業英語教學以詞匯和語法為基礎,從字、詞、句、段、篇5 個層面的翻譯技巧逐級展開,以教師講解分析,學生記憶專業英語詞匯為主,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英文應用場景較少。基于人工智能翻譯的二元導向教學模式轉變了傳統單一被動的灌輸授課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前,借助人工智能翻譯軟件在詞匯和語法儲備的優勢,鼓勵學生安裝翻譯軟件,并通過翻譯軟件預習課程內容。課中,轉變逐字逐句翻譯的方式,實現機器翻譯與傳統翻譯技巧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通過構建翻譯工作環境,使用譯前譯后編輯功能,深入理解專業術語和機器翻譯結果,并能識別機器翻譯的不足,從而進行人工干預。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講解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每個人都充分參與其中,承擔課程內容的講解與分析。同時,充分結合實際專業理論知識,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以及在英語場景的應用。課后,通過翻譯相關的專業文獻和不同編輯環境進行比較,進一步鞏固課程內容。
課堂改革思路框架見圖1。

圖1 課堂改革思路框架
結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涉及的化學、營養、生物、工程過程、物性學等專題素材,在分析國內外譯后編輯軟件尤其是譯后編輯工具應用的基礎上,集中分析了4 款軟件的譯后編輯功能,內容包括機器翻譯應用、譯后編輯操作、譯后編輯內容記錄、時間記錄、譯后編輯工作量統計、工作效率統計、內容反饋、機器翻譯質量評估與機器翻譯擇優推薦等方面,同時通過具體實例的機器翻譯,讓學生了解到機器翻譯學習軟件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翻譯工具并熟練掌握使用技巧和方法。
譯前編輯是指機器翻譯前對原文進行修改,如添加連接性的詞語、改變原文語序等,以使機器能更好地識別原文結構;譯后修訂是指對機器翻譯的譯文進行修改,確保譯文流暢且符合邏輯[9]。機器翻譯雖然能夠快速便捷地對文本內容進行翻譯,尤其是對于復雜冗長的專業術語,人工智能翻譯軟件能夠準確識別,但對于邏輯性較強的專業理論原理表達,人工智能翻譯仍存在欠缺。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譯前編輯和譯后修訂2 個方面,對機器翻譯結果實施干預,以便能夠準確地表述食品專業的理論原理和推導過程。通過“食品專業英語”課程對譯前編輯和譯后修飾的不斷訓練,學生掌握了譯前編輯和譯后修飾典型技巧,便獲得了課后終身再學習和實際應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扎實的英語語法知識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準確地判斷機器翻譯語法和邏輯關系的正確與否,而掌握必要的翻譯技巧能夠幫助學生對機器翻譯結果做出準確調整和修改,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翻譯的二元導向教學模式項下,學好基礎英語顯得十分重要。
食品專業術語量多面廣,如涉及化學、生物、物理、工程等學科;術語本身又復雜冗長,晦澀難懂,表現形式多樣,如詞語、詞組或者縮略詞。機器翻譯雖然準確,但可能因為專業術語使用領域不同而產生誤譯。為提高翻譯效率和質量,應引導學生進行食品專業術語管理,具體包括專業術語的收集、分類、檢索等。
相較于傳統的食品專業英語授課模式,學生從逐字逐句枯燥的翻譯課程中解放出來,新模式下課程的設計和教學目標應更加注重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及良好的專業素養,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英語場景下的專業知識的應用,立足成為滿足新形勢下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食品專業英語教師應充分融合實踐教學和學生專業性質,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深入市場調研分析,積累實踐教學經驗和知識,主動對食品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展開實踐創新工作。同時,教師應加強對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關注和研究,及時掌握該領域的發展動向,學習最新的人工智能翻譯軟件,進一步提升授課能力。
當前食品專業英語主要的授課方式多為課堂教學中以多媒體形式帶領學生學習專業術語,分析關鍵和復雜句型,理解課本內容。新型教學模式下,應突破傳統的課堂框架,組織多元的實踐活動,拓展學生學習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舉辦食品專業相關主題的校園辯論賽活動,正反方學生需要自主收集整理相關辯論資料,并用專業英語進行辯論交流。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食品科技信息交流會、各國食品文化節、走訪食品企業等方式,實現食品專業英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相較于傳統食品專業英語一本書從頭學到尾的教學模式,機器翻譯提高了“食品專業英語”學習的效率,因此新型模式下的專業英語教學更加注重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以及良好的上課體驗和學習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翻譯與寫作能力。例如,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實例教學,將最新食品科學與工程高水平研究論文作為小型案例課堂化、實戰化,以學生探究、原理剖析、分組討論、內容總結為主要手段,強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導與教師的輔助作用,真正做到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從而提升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通過該種方式,教師向學生傳授食品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技術的英語表達方法,讓學生了解專業英語文體特征和專業文獻閱讀和寫作方法,從而讓學生掌握與專業相關的英語詞匯及句型結構,學習英語文獻寫作。同時,全程英語教學進一步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交流的能力。
經濟全球化對食品專業領域人才的英語能力提出了高要求,目前的“食品專業英語”課程存在課程設計不合理、課時短、教學模式單一等缺陷。基于人工智能翻譯的“食品專業英語”二元導向教學模式,將人工智能翻譯技術應用到“食品專業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翻譯技術的優勢為“食品專業英語”教學賦能,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有利于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