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榮,華 進,周亞賓,2
(1. 四川輕化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四川宜賓 644000;2. 四川輕化工大學釀酒生物技術及應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宜賓 644000)
“轉基因食品與安全”是四川輕化工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中的一門重要選修課。課程內容廣泛,包括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評價、轉基因生物的環境安全評價、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和案例分析。為響應教育部于2012 年頒布的關于增強高等學校本科雙語教學質量、增加雙語教學課程數量的文件要求[1],學校的“轉基因食品與安全”課程實施雙語教學,以期達到學生在獲取專業課程知識的同時,同步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初步開拓國際視野的目的。
高校雙語教學不應被簡單地理解為語言教育和普通專業教育,而應是讓學生在掌握專業課程知識的同時,同步提高其專業英語水平[2]。
重點高校的雙語教學環境條件和師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較高,如香港中文大學,其實行雙語教學的目標一方面為了讓學生學習國外最先進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實現該學科與國際學術界的融合[3]。與重點高校相比,由于受到生源水平的限制,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外語水平較低,靈活運用外語獲取專業知識和學術交流的能力不足[4]。因此,普通本科院校與重點高校在雙語教學目標定位上應存在差異,有必要明確、區分重點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雙語教學的目標。普通本科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目標應是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盡可能有所提高[3]。學校立足四川省、面向全國的省屬二級本科院校,屬于普通本科院校,開展“轉基因食品與安全”雙語教學的目標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了解國外先進的專業知識,重心應放在學習和理解專業知識上。
目前,學校“轉基因食品與安全”雙語教學工作進展遇到一些困難,雙語教學進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分析原因,認為有如下3 點影響雙語教學的進展工作: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授課比例和考核方法缺乏統一的標準。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是教學的對象[5]。學生的英語水平是決定學生能否在雙語教學中獲得新知識的一個重要因素[6]。據統計,學校2019 級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學生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通過率僅為42%。部分學生無法理解教師講授的英語部分專業知識,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目標[7]。學生群體的外語水平差異不僅會降低自身學習的接收效果,還為雙語教學任課教師在課堂設計、教學技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
目前,學校的雙語教學均采用中英文混合式教學。中英文混合式教學的優點是當任課教師用兩種語言同時提供相同或相似的信息時,一些基礎英語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大部分知識。例如,“Programming and System”是西南大學與西澳大學合作辦學自動化專業的基礎課,是從澳方引進的雙語課程,開設于大一下學期,大多數學生能克服英語困難跟上課程進度[9]。中英文混合式教學的缺點是一些學生在聽了漢語后,不愿意再聽外語傳遞的信息,達不到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同步提高的目的[10]。這給任課教師如何根據該專業學生的平均水平、教材難度、培養目標來靈活平衡兩種語言的使用帶來了困難。
目前,學校的“轉基因食品與安全”課程期末考核均采用全中文命題方式,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雙語教學的意義。但是,若是將模式改為中英文混合命題,則命題的比例和難度一直存在爭議[11]。例如,英語命題的比例和難度過高,可能忽略對專業知識的評估,或者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最終導致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若中文命題的比例過高,則無法達到同步檢測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英語水平的目的[7]。因此,如何平衡中英文命題比例和命題難度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是雙語教學中的又一個難題。
四川輕化工大學是四川省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知名度和錄取分數線均較低,2017—2021 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僅為508.6 分。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為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對雙語教學的實施提出以下建議: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采用多元化的課程評價方式。
“轉基因食品與安全”雙語課程應采用中文教材與雙語PPT 課件相結合的模式、進行中英文混合教學。首先,中文教材適合任何英語水平的學生學習和鞏固專業課程知識;其次,PPT 課件不僅可以實時更新,還可以通過中英文注釋、圖片和小動畫來直接表達教學的主要內容[12],PPT 課件的英語句子主要由簡單的英語短句組成,可防止生僻的的專業詞匯和長難句占用學生的大量精力。這種中文教材與雙語PPT 課件相結合的模式既能讓學生在課前記憶重要的專業詞匯,還能在課上緊跟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在課后復習時強化理解和加深記憶,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13]。
基于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性制定教學計劃,建議將“轉基因食品與安全”的雙語教學過程分為3 個階段: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
(1) 課前預習。學生通過課件提前預習專業詞匯和基礎知識,既可提高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還可提高用英語思維初步思考專業知識的能力[14]。
(2) 課堂學習。①理論授課:教師以漢語為主、適當運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適應教學語言的變化。在向學生講授“轉基因食品與安全”的重點和難點的同時,將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與雙語PPT 上的網絡動畫、音頻和視頻相結合,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學習;每節課結束前,教師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并根據課程內容安排適當的練習或思考題。②小組匯報:教師給出選題大綱,學生自行分組(每組3~4 人適當),共同完成信息查閱和制作相關選題PPT 的任務,由此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又可讓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成績落后的學生共同進步。PPT 采用英文制作,鼓勵學生用英文匯報但不做強制要求,在匯報后與教師和學生進行課堂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和不足[15],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主動性。
(3) 課后學習。課后,學生不僅要完成課堂上布置的作業,還需要補充一些必要的訓練。例如,可以通過翻譯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英文文獻摘要和結論來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通過日常積累可達到同步提高專業英語詞匯量和專業外語水平的目的[16]。
為提高學校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建議對該課程采取多元化的評估體系,將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2 個部分,2 個部分各占最后考核成績的50%。其中,期末考核采用中英文試卷,綜合考核學生對專業知識和英語能力的掌握程度。
(1) 平時考核。考勤(占平時考核成績的20%)+課后作業(占平時考核的40%) +課堂參與(占平時考核的40%)。平時考核是一項系統和連續的工作,既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能鼓勵學生腳踏實地學習,可分為3 個方面進行考核。①考勤,檢查學生的出勤率,避免學生遲到早退,目的在于保證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學習。②課后作業,課后作業可以是英文文獻的查閱、整理和翻譯,難度應適中;或是自行分組共同完成相關學科內容的PPT 制作。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能有效克服畏難情緒[17]。③課堂參與,考查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與教師的課堂互動[18-19]。
(2) 期末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對“轉基因食品與安全”教學大綱中知識點的掌握。試卷的內容應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主觀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情況。試卷采用80%占比的中文和20%占比的英文編寫,鼓勵學生用英語作答但不做強制要求。
從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課堂教學中英文占比和教學評估側重點3 個方面對“轉基因食品與安全”雙語教學課程實施進行的初步探討,再結合普通本科院校開展雙語教學“以教授課程內容為主,語言教學為輔”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外語水平差異,在立足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了使用中文教材和雙語PPT 課件、中英文混合教學,同時鼓勵學生閱讀英語文獻和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等多種建議。在未來的探索道路上,學生、教師和學校將更加緊密的配合,以達到更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和專業應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