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悅明
課文再現:
青頭又跳到牛身上,隔著肚皮和紅頭說話:“紅頭!不要怕,你會出來的。我聽說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
小朋友,我們人類只有一個胃,牛為什么有四個胃?這四個胃有什么作用?紅頭如何成功地逃出來?想知道答案的話,就一起去了解牛的四個胃吧!
牛是草食性動物,所吃的草料中含有大量粗纖維,和肉類相比,纖維很難被消化吸收。因此,牛想要更好地吸收營養,就需要更強大的消化系統。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牛進食的速度很快,略微咀嚼幾口就直接吞下。草和唾液混合后進入牛的第一個胃——瘤胃,瘤胃表面有許多小突起,看起來像毛刷,因此常被人們稱為“毛肚”。它是四個胃中容量最大的,常用來儲存食物。食物在這里經過微生物的消化分解,再逆轉回到口腔(這個過程被稱為“反芻”),經過牙齒的重復咀嚼后重新吞咽進入瘤胃。
牛的第二個胃叫作網胃,網胃內壁上有多邊形蜂窩狀的網紋,因此又被稱為“蜂窩肚”。牛的網胃是一個大篩子,可以將無法消化的硬質顆粒物篩出,通過反芻再次到達口腔,這就是紅頭能順利逃出的原因。
當食物經過瘤胃的發酵、網胃的過濾,以及多次反芻研磨后,就進入了牛的第三個胃——瓣胃。瓣胃的內壁有許多褶皺,像是百葉窗的葉片,因此又被稱為“牛百葉”。瓣胃就像一個粉碎機,當食物進入后,瓣胃會進行篩選:把易消化的食物運送到皺胃,把其余食物留下來繼續進行研磨。
牛的前三個胃都沒有消化功能,最后一個胃——皺胃才是唯一具有消化腺體、可分泌消化酶的胃,因此被稱為“真胃”,它和人類的胃功能相似,可以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質,為牛提供營養。
牛的四個胃,一個都不能少哦!
牛在消化時會產生大量甲烷,然后通過打嗝和放屁將甲烷排出。甲烷作為一種溫室氣體,它引起溫室效應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人們想了很多辦法:給奶牛戴“口罩”,通過一種呼吸過濾設備收集、中和甲烷;研究減少奶牛打嗝的飼料配方;發明“人造肉”,減少肉牛養殖……
對此,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本期“科學主角”: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在牛肚子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