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蓉



入夏后,天氣逐漸回暖,經歷了幾場雨水的浸潤,樹葉上的塵埃被蕩滌一空,越發綠得耀眼。清風徐來,枝葉簌簌作響,自然的回聲回蕩在樓宇間,久久不散。我坐在花園的石椅上靜靜聆聽著它們的密語,沙沙的聲音仿佛化作一個個有形的音符,排著隊進入耳中,敲擊著我的靈魂。
生活在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城市里,樹成為人與自然唯一的聯結,及時向人們傳達著四時物候的變化。東風隨春歸時,樹木率先抽出嫩綠的芽,宣告春天的來臨;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樹木又第一個感知到秋的蕭瑟,無邊落葉蕭蕭而下,拉開秋的序幕。樹木,早已與人的生活融為一體,無法分離。
記憶,紐帶
魯迅先生在《秋夜》的開頭寫道:“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泵總€人的記憶中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樹的身影。兒時,我住在山上的老屋里,沿著門口的小徑向山的深處走去,有一片小樹林,靠近山坡的一側有一眼山泉,清泉汩汩,泛著極其細小的水花,拍擊著布滿青苔的巖壁,從石上流過,滋養了半山的生靈。樹林并不大,但草木茂盛,有幾棵大樹在此扎根了幾十年,或者百余年,兩三個小伙伴合力才能將它抱住。其枝葉相觸在空中,把一切試圖“窺探”的“視線”阻隔在外,隔絕出了一個靜謐的空間。每到夏日,我與伙伴就在樹干上掛上吊床,躺在上面,強烈的日光被阻擋在葉子的屏障外,偶爾漏出幾點,細碎地灑在地上。溫熱的風拂過樹梢,發出唰唰的響聲,經過葉子這一“制冷器”,流入樹林時已帶有絲絲涼意。泉水淌過青石,將泥土的清香散發出來,沁人心脾,使人更覺清涼。綠樹蔽日,遍地濃蔭,躺在樹蔭下,靜看自然變化,靜聽自然私語,一切煩惱都消散在這自然的氣息之中。這幅“綠樹陰濃夏日長”的醉人光景始終印在我的記憶中,時至今日,每每想起這片小樹林,想起那兩棵為我遮蔭擋雨的大樹,我的心就仿佛有了棲身之地。
十八歲,我踏上了離家的道路,前往外地求學。千里之外的江南水鄉有著與故鄉完全不同的風貌,道路兩旁種滿了香樟樹,樹冠廣展,枝葉茂密,且四季常綠,不論什么時候,它都靜靜地站在那里,不曾變更分毫,彰顯著自身的頑強與力量。烈日炎炎時,它忍受著灼熱,為人們帶來一絲清涼與愜意;寒風凜冽時,它依舊挺立在風中,生機勃勃,綠得依然,帶給人們力量。大學畢業后,我離開了南方,但這一抹永不褪色、永不凋零的綠在我的記憶中生根、發芽,成為我的一部分。
情結,歸處
中國人有著深厚的樹木情結,幾乎每個人都是在樹下長大,或和樹一起長大的?!对娊洝ば⊙拧分杏校骸熬S桑與梓,必恭敬之?!鄙?,葉可養蠶,果實味美,枝、根、皮皆可入藥;梓樹,嫩葉可食,皮可入藥,生長迅速,還可用以生火。古人常在房屋后種桑樹、梓樹,漂泊在外、客居他鄉之人每每見到桑樹和梓樹,便會頓生思鄉之情。
樹的成長與人的成長具有相似性,因此,人們常將樹作為自己的情感寄托。人們將自身視為葉子,從樹上長出,又隨風飄零,樹是人們的來處,也是歸處。落葉歸根的情結根植于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樹,可以說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我國北方地區一直流傳著一首民謠:“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在官方政府的組織下,長達五十年之久的移民遷徙開始了,多達百萬的山西移民被遷往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份。幾百年來,這些移民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子孫后代遍布全世界,但他們的心中始終有一棵大槐樹,這棵槐樹是他們共同的記憶故鄉,是他們的靈魂能夠棲身的精神家園。一棵大槐樹,串聯起了億萬中國人的故土情懷。
靈魂,隱喻
樹木作為自然界中植物的典范,高大,挺立,枝葉繁茂,不需要修剪,也不需要刻意矯飾,而是自由自在地肆意生長,其蔥蘢的姿態被眾多人所喜愛。并且,除去外形之美,樹木還擁有旺盛的生命力,雖寒冬凋零,春天卻會再綻生機,累月積年,生生不息。樹木與人的理想人格相似,人們在樹木身上“看到了我們自身靈魂的隱喻”,自先秦時期起,樹木就成為人類精神世界的理想家園。
樹木孤零零、直挺挺地生長,立于世界之中。白楊樹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茅盾《白楊禮贊》中曾歌頌:“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絕不是平凡的樹!”流沙河《草木篇》歌頌了一棵孤傲堅貞的白楊:“她,一柄綠光閃閃的長劍,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藍天。也許,一場暴風會把她連根拔去。但,縱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彎一彎!”白楊樹如劍一般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上,筆直地向上生長,綠光閃閃,生機盎然,它堅韌、頑強,磨折不彎,壓迫不倒,即使身處惡境,也依舊堅強不屈。樹木擁有極強的生命力,即使殘缺的身體只剩一半,只要春風吹過,它就會隨著萬物一同生長。人們從中得到了撫慰,樹,成為人們堅定理想信念,堅守高尚品格,堅持頑強抗爭的精神支持。
人與樹有深厚的情緣,今天,樹已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更是一種記憶的紐帶、情結的歸處、靈魂的隱喻,它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還承載了人們的情感,為古今人所鐘愛。古往今來,文人折柳寄情,托樹明志,借樹尋根,不僅贊美樹木,甚至將自己比喻為樹,展示了人與樹相連的靈魂。
樹木昂揚、偉岸、堅韌、獨立,其扎根在自己的土地里,獨立生長,但四通八達的發達根系在泥土下相互纏繞,枝繁葉茂的樹冠在空氣中相互觸碰,相互獨立,又緊緊依存。其獨立的人格在風霜雨雪的洗禮下更加光輝璀璨,帶給我無限的震撼與力量。樹猶如此,何況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