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機器·世情·未來小說

2023-06-24 00:04:42張怡微王侃瑜
上海文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小說

張怡微 王侃瑜

王侃瑜:你的近作《四合如意》收錄了過去五年來創作的十二篇小說,這些作品都以曲牌名為題,聚焦“機器與世情”這個主題。在我看來,曲牌名連接著過去,而“機器與世情”則連接著未來,你所書寫的恰恰是從過去通往未來的變化過程。這樣的碰撞和設計是有意為之嗎?

張怡微:是的。我猜想你可能會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機器與世情”看起來是一個比較科幻的題目,實際上并不是。所謂設計,我想呈現出來的方式一定會有些做作。嚴格說起來,這些小說名并不都是曲牌,有些是詞牌,有些根本什么也不是,例如《一春過》,它只是看起來是。實際上我是編出來魚目混珠的。到了新書宣傳期,這些細致的想法就被模糊了。《四合如意》原來的名字叫《戲場》,我當時的設想是,混入一兩個并不屬于曲牌、詞牌的小說名,實際上這些故事之間也有鏡像關系。這個想法來自于我博士階段研究的《西游補》,《西游補》里面有兩個場景對我創作上有啟發,一個是孫悟空剛進入鯖魚肚的時候,被顏色迷惑。魔境如何通過漢字呈現這種不知不覺入魔的效果呢?董說在小說第一回通過一件百衲衣,把我們熟悉的顏色名,和未必熟悉的顏色名放在一起,如青蘋色、綠楊色和比翼色,這個時期,我們熟悉的顏色名多過我們不熟悉的,是入魔的第一時期。到了后期,取經人入魔越來越深,孫悟空到了萬鏡樓,看到了很多鏡子,卻照不出自家影子,說明這時他已經基本脫離了現實世界,遇到了一個特殊的妖怪。它不是一個具體的妖魔,而是呈現為一個空間,一個諧音為“情欲”的鯖魚精肚腹,為原著中沒有遭遇過情難的孫悟空補上一難。小說要通過文字呈現這種魔幻效果是很有特色的。例如呈現入魔更深了,作家在描述萬靜樓臺的鏡子時,使得我們有認知的鏡子大大少于我們缺少認知經驗的鏡子。實際上在《西游記》原著中孫悟空當弼馬溫時,小說中描述馬的名詞也是令人眼花繚亂。董說只是借用這個路徑發明了新的表達方式。這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四合如意》創作初期,我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寫作意圖,包括“機器與世情”這個主題,包括我希望呈現的、類似“魔術”的短篇小說理念。我在很多場合提到過這個說法,散文更像是剪輯生活流的手藝,它必須忠實于素材,但是可以通過敘事的順序、剪裁等呈現不一樣的藝術效果。小說則更接近魔術,觀眾知道它是假的,但他們愿意觀看的原因是,它取自我們日常的經驗,卻呈現出了不可能發生的效果。我找了一個媒介,就是已經進入到我們現實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機器,包括醫療上的機器、通訊上的機器、作為樂器的機器等等。

過去那些寫作題材和資源,我希望通過這五年的十二篇故事,能夠有一個休止符。每個小說作者在自己不同的創作階段都會有類似的想法,一方面是危機感,一方面是孵化新的欲望的過程。作家總是希望創造新的東西,希望有新的故事。我有一次很偶然跟淡豹聊起,我說這些內容(包括“家族試驗”“機器世情”)我就寫到這里了,以后不再寫了。她很善解人意,她說,你把這本書作為一個結尾挺好的,很適合。那個瞬間我覺得挺安慰的。

王侃瑜:你的上一本小說集《家族試驗》獲得了“未來文學家”大獎,這本書是你“最初十年寫作小說的成果”,“家族試驗”也是你的一個寫作計劃,書寫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以一家人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假使技術進一步發展,克隆、仿生人、人造子宮等技術進入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對于“家族”的定義也會再次改變。伊恩·麥克尤恩的《我這樣的機器》、石黑一雄的《克拉拉與太陽》,還有郭共達的電影《楊之后》都在討論類似的議題。你有沒有想過更進一步,去書寫超越現實的未來“家族”?

張怡微:是的。我想這個問題也可以分成好幾部分來談。我其實不是天才型的寫作者,基本靠的是熱情和持續學習,我至今沒法完全脫離經驗進行想象。哪怕是關于“家庭”的思索,我也只能走入經驗,再走出來,這個過程很笨拙也很沉重。我是在讀角田光代的小說時,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她也走過這些過程,也就是把小說中可以發生的家庭問題思考并推演到極致,表面上呈現的是東亞對于血緣和生育的焦慮,實際上她想做的事情,是很超驗的,這又解構了我們的文化。當時我和角田光代在上海國際文學周有一個對談,我找了一些資料做了一些準備。我們對角田光代的印象一定并不是一個科幻作家,但她有一部作品叫《我是紗有美》,寫的是人工干預生育的后代在二十年后相遇的際遇。她的寫法是很白描式的,包括夫婦怎么樣打勾挑選精子,怎么權衡方案,再到有了這樣的孩子以后,夫妻關系的變化。對未來家族形態的技術干預,這件事并不科幻。我身邊做試管的朋友還是很多的,后來也開始出現了購買精子的朋友,有趣的是女性選擇了外國人,而男性選擇了日本人。但我們都沒有經歷到二十年后他們的倫理生活和親子關系。我們不知道這些孩子在知道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是打勾買來的精子或卵子后是怎樣的心理活動。角田光代在《我是紗有美》里寫了一句話,我覺得很有哲學的意義,她說,我們都太輕看幸福了。在根本昌夫的《小說教室》中,角田光代在一則談話中提到,她有大概十年的時間也在思考傳統家庭和血緣的問題。她的故事從很多角度理解都可以成立,例如女性視角,再或者是女性犯罪心理。有些變異的女性情感所能感覺到的極致情感體驗,來自于“偷來的”孩子。《第八日的蟬》的故事,說的是“我偷走情人的嬰孩,用母愛虛構我們的人生……這孩子不屬于我,但我可以給她更多的愛,就算墮入萬惡深淵……”這個虛構人生的問題推演到極致,就是《我是紗有美》。這些思考她都做過了,做得很平淡但也很超前。而我的思考肯定不至于又回到最老的窠臼中,或退回到“五四”時期對于傳統家庭的批判性看法。但我想技術還是一個比較適合的鏡像或者說媒介,幫助我們理解人的困境、生死的命題和幸福的難題。這個主題是永恒的。

當“沒有血緣關系的人”進階到“陪伴機器人”進入到家族生活視野中,科幻的色彩就濃烈起來。從斯皮爾伯格的《人工智能》到《楊之后》,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進展。只是說,《人工智能》中的小男孩不能進食,他受到自私嫉妒的小男主人公挑唆吃下東西后臉部塌陷、身體損壞。《楊之后》中的楊已經可以進食,楊只是無法品茶,無法調取文化記憶來做超越“吃”以外的“品”的動作,他與克隆人之間的情感關系是通過買咖啡做最初的建立的。機器人和家庭的關系,人類家庭和克隆人家庭的關系,克隆人的生活情感經驗與機器人生活情感經驗的差異,可能還是觀眾好奇的部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也許就可以理解石黑一雄的長處。石黑一雄是非常會寫客體的,戰爭移民、管家、克隆人、情感陪伴機器人,其實都是一種客體處境,它是二十世紀現代性的后果,也就是科技發展到這樣的程度,當我們不得不反思“現代”這個詞真正的內涵時,我們發現科技發展并不能導致人類社會發展更加完善,甚至會加劇社會文化意義上的倒退。原子彈的產生誕生了長崎,也就使得《遠山淡影》的創作有了依憑。克隆羊的誕生也孵化了《別讓我走》《克拉拉與太陽》。“客體”在石黑一雄筆下呈現為一種現代性的后果,一種文化處境,這是他的聰明之處。“人造子宮”背后的焦慮是“替代”,是人的社會功能為科技所替代的焦慮。男性也面臨相似的焦慮,因為他們承擔的重體力勞動和戰爭功能同樣可能被科技替代。我想如果恐懼有層次,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會更恐怖一些。麥克尤恩的《我這樣的機器》所提出的假設,例如機器人初始設定的道德優先級,本質是哲學問題。

書寫超越現實的未來“家族”,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題材。二〇一八年,UCLA的閻云翔教授在復旦做過一個講座,“當代中國的個體與道德自我”,那時他還在形成“家庭下行主義”的論述中,有一個說法我覺得很有意思,他說家庭下行主義的發生來源于我們已經不再相信自己會成為祖先。這是社會學家給我們的結論,也就是“家族”在當代所呈現的復雜面貌,和它面向未來的走勢。這并不是一個科幻的結果,而是一個現實的結果。我們對于家庭的認識、信仰、共識,和《楊之后》一樣來自于初始設定和修改設定的記憶條,而不是來自于儒家文化的傳統。這使得我們更像是機器人,一個沒有訴諸既往的文化來歷,而只有出生日期的個體。而且我們還不能永生。

王侃瑜:我長期以來關注的科幻文學同樣面向未來,很多時候,科幻的驚奇感來源于科技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為了達成科幻的審美,科幻作家們喜歡將這種變化夸大推演,造成戲劇沖突,書寫可能發生的未來。而你的小說中所觀察到的往往是技術正在對我們產生的幽微影響,捕捉的也是常人很容易忽略、哪怕注意到也說不清道不明的細節,是通往未來的當下。這些年也有很多純文學作家嘗試寫科幻小說,但他們的側重又不一樣,他們書寫的是尚未發生或者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未來,設想一些技術成為現實,但又從細處著手。請問你如何看待這三種不同的路徑?

張怡微:正如剛才以生育故事作為例子,我不覺得它是科幻,我覺得那就是現實的延伸,盡管它所展示的生活是屬于未來的,是只能預言,且必然在不久的未來就會呈現出具體結局的。我想科幻小說更重要的發明,還是在于對“不可能”的預判,也就是一個“what if”的故事,萬一可能了呢?這當然是更純粹的虛構和假設。科幻小說總是帶著“左翼”色彩、憂心忡忡的,所謂幽暗敘事,是基于對人類危機的心靈體驗。也就是說,它的虛擬敘述仿佛有一個前提,就是發生了不好的事,這件壞事必將發生,因為人類的淺薄、狂妄和貪婪滴水穿石。

更受歡迎的虛構節點,發生在擺脫現實生活的契機。世俗生活不如意,個體能力又不夠強大,讀者就會把希望放在虛擬世界。從現實世界進入到虛擬世界是需要媒介的,科幻小說在發明這一類媒介,例如人機接口可被理解的多元呈現方式,肯定也是引人關注的。我沒有發明新的接口,我覺得我寫的還是現實生活中尚未被命名的情感和欲望,所以不是科幻小說。

我想起你有一個很受好評的小說,叫做《語膜》,符合你說的“驚奇感”,是你創作觀的體現。翻譯機的出現,當然方便了我們的交流,但也會犧牲方言,犧牲幽微的情感表達。這是你的思考。翻譯機已經出現很久了,我自己也有一臺,但我不太使用。它看不了我需要的材料。如果我來寫翻譯機,我可能會寫一段反諷的婚姻佳話,因為夫婦語言不通,反而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安寧。機器有時候會激化人的矛盾,但語言對交流到底有多少作用呢?我讀你的小說時,也會默默問出這些問題。我有一些自己的答案,但它和人的情感關系更大。我想我對人還有一些殘存的興趣,它正慢慢地被我對人類的興趣所替代。

王侃瑜:歷史上,技術發展對于女性的處境也帶來過很大變化,比如洗碗機、洗衣機、掃地機器人等家電承擔了一部分往往由女性承擔的家務,比如避孕和墮胎技術讓女性更容易掌控自己的身體,在你的創作中會關注這個維度嗎?

張怡微:我還是有興趣的,我很喜歡小家電,我的擦窗機器人名叫“Maggie”,因為電影《甜蜜蜜》里的張曼玉就一直在麥當勞擦玻璃。我也很想寫,這是肯定的,但目前還沒有寫。我想刻板印象里,女性作為客體的處境和機器以輔助面目介入到我們的生活是有一些相似性的。機器不只是替代女性,在生產層面和戰爭領域,它也替代男性。我們對機器的恐懼,來源于我們知道在大生產過程中我們能做的工作和機器沒有太大的差別,機器甚至完成得比我們更好更精確。所以麥克尤恩在《我這樣的機器》里做了很多極端的假設,如果性愛機器人做得比人類好,是否可以給人類戴上綠帽子呢?斯皮爾伯格電影里,被拋棄的機器人除了兒童陪伴機器人,也有類似的伴侶機器人。在此背景之下,做家務反而不是人類生活的剛需。避孕和墮胎反而是更復雜、更棘手的問題,因為技術可以達到,但法律不允許,這不是科學問題,它有一定的政治性,和復雜的社會權力結構也有關系。我有時候無聊翻晚清民國的一些報刊雜志,會發現一些很奇特的現象,女性可以受教育,并不是如想象中說社會思潮進化到了應該解放女性的程度,男性為女性說話,給了女性群體受教育的權力。有許多言論恰恰是認為女性拖累了中國,要增強國力,就要把女性從家里呼喚出來培養技能。一方面爭論男女同校會影響男同學讀書,一方面又希望女性受教育挽救國民素質。奇怪的是女性并沒有機會參與社會資源的分配,為什么要承擔這種責備,而且是在完全失聲的境遇下。可能是非要把女性說得一無是處,充滿危害,才能把舊秩序打破重鑄。我不知道這其中的具體原因,我們要看是誰在說這些話,他們的意圖和最后的結果。至少在二十世紀早期和中期,我外婆和母親都沒有用上衛生巾,但她們都完成了生產勞動和強制繳稅。我們可以理解為,技術和經濟的局限之下,她們忍受著不便的身體完成了對社會的義務。避孕技術和墮胎技術只在很狹窄的層面使得女性有一些選擇權,但實際上污名和羞恥無處不在。我會關注這個維度的復雜性,但這件事任重道遠,不是一兩個小說能說清楚的。畢竟,為了參加單位體檢,我還是要在體檢表上選擇“已婚”,才能進行有效的婦科檢查。體檢是現代的身體管理,選項本身就帶有特定的語法和文化意涵。只有更多受過良好教育、不滿足于客體投射的女作家出現,女性的感受才能以多元的形態表達出來。依靠男性來表達女性處境和感受,肯定是不充分的。或者更進一步說,把性別問題僅僅理解為女性問題,是不全面的,還有很多比刻板印象中的女性處境更弱勢的群體,這是性別話題在當代的豐富內涵。

王侃瑜: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熟悉的傳統文學都在書寫歷史或者當下。近幾年來,關于未來的書寫似乎越來越多,你覺得是什么導致了未來書寫的流行?

張怡微:我們先懸置一下“未來書寫的流行”這個前提,隨便接你的話頭說去。過去一百年,我們對于現代小說的理解,經歷了白話文運動、經歷了現代化啟蒙,其實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例如小說為散文、詩歌分憂,承擔了開啟民智的角色。中國傳統小說不負責這些嚴肅的事,只是雕蟲小技。經歷了兩場戰爭以后,文學問題為救亡問題所替代,實際上在相當長的時期,我們還是處于冷戰后的文學環境。現代主義的蓬勃發展,一個是在戰前,一個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呈現出了很豐富的面貌。我們的一般印象是,寫實主義寫外部世界,現代主義寫幽微的內心世界。審查嚴格時,現代主義就會蓬勃發展,受到年輕人追捧。但大部分當代作家,兩種寫作方式都會嘗試,會寫實,也會運用現代主義筆法處理意識流,處理時間和空間。中國主流的小說審美,可能還是以陸權和大歷史敘事為背景的寫作方式。近年來又有博物體的傾向,實際上都在致敬中國長篇小說的典范《紅樓夢》。兩相結合所產生的結果,是小說的消費功能減弱,看小說變得很累,像一種艱苦的學習,而且是對過去發生的事進行艱苦的學習。我們剛才也提到了閻云翔教授的觀點,因為外部世界復雜的變化,當代青年人并不相信自己會成為祖先,“過去”和“當下”這兩個沉重的包袱,已經不再有信念般的約束。我想這是我覺得未來書寫流行的原因,是社會學意義上“下行主義”的結果。它不是文學造成的,這種審美轉向的原因是綜合的、復雜的。另外一方面,科幻所提供給我們的意識形態背景,似乎又是帶有反思和批判力量的,關于環保、關于弱勢群體、關于疾病的社會關懷、關于反戰等等,當小說家在講述未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帶有了對未來的看法。作家們對未來書寫得越多,實際上加固了刻板印象中線性的歷史敘事邏輯,無論是未來一定比現在文明,還是未來一定要承擔現實的代價,還是歷史是一個大循環,人類無法從中汲取教訓,與其說是在書寫未來,不如說是曲折地書寫社會建構。這不是一件好事。我想,被流行文化左右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對作家來說是挺恥辱的。作家應該懷疑社會建構主義,反對人被徹底歸類。假設你的提法是成立的,那我的推論是,人們對過去和當下興趣不大,不想承擔歷史包袱,讀者對未來興趣更大,書寫未來承擔了小說的消費特征,挽留了流失的讀者。一旦未來書寫變成流行現象,那作家恰恰應該警惕。

王侃瑜:要書寫未來,勢必也伴隨著小說的未來迭代,過去的語言和形式不一定適用于未來,你覺得未來的小說會往何處發展?

張怡微:其實我也寫過一些文章,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小說處理人的欲望,是可以突破宗教和社會規訓的,因為虛構的權力非常大。換句話說,貪嗔癡、七宗罪,宗教會作為警示和戒律要求人的東西,小說都可以反對,都可以拿來做實驗。小說還可以發明新的欲望,是傳統規訓所不及的人的渴望,人和人凝聚的渴望(包括代價)。宗教想要規定我們的身體,因為身體是非理性的,是容易惹禍的,小說恰恰可以解放身體。這是很有意思的,關鍵是,發明什么欲望呢?人類誕生至今,有沒有新的復雜欲望產生呢?這是我對小說文體的期許,假設人還是重要的,那么找到新的欲望用故事的容器裝載它、用小說技巧照亮它,這是未來小說的樣子。具體而言,小說中的跨學科特征會越來越明顯,科幻和寫實的邊界會更模糊、更需要厘清、各司其職。它可以由心理學家、科學家等等各個領域的人來一起完成識別自己專業領域的文學性。除非文學系的人也具備識別其他專業可被言說的知識的能力,不然所謂“未來”,不過是把人的知識連成一片,把知識經驗化,把經驗文學化的大型游戲。

王侃瑜:你在復旦大學創意寫作MFA教學也有好幾年了,在年輕一代的寫作者身上,有沒有觀察到什么整體趨勢?

張怡微:我印象比較深的幾個學生,一是朱嘉雯,她有一個小說,對時間和空間的處理很像開放式游戲,也許可以定義為“游戲小說”,我不知怎么定義。二是胡卉,她是一個非虛構作家,有豐富的采寫經驗,為普通女性作傳,這件事其實是很了不起的。在中國古代,女性是不能立傳的,普通男性也不能立傳。中國女性傳記非常稀缺,即使是女性英雄類的作品都帶有極大的偏見。北京大學的戴錦華教授有一段著名的評論,她提到有一個男性學者寫的《秋瑾傳》,書中充滿刻板印象的偏見,作者認為是因為“她丈夫得多么了不起,會讓自己纏足的妻子獨自漂洋過海去留學……秋瑾這個人多無情”,一個民族解放運動當中的女性先驅者尚且如此,普通女性的生活史、生命史就更不用提,都要借由歷史學研究中的口述史才能有一些還原。后來我轉發的時候,有一位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郭婷老師,提醒我胡纓所著Burying Autumn:Poetry, Friendship, and Loss(《吳徐葬秋與女性友誼》,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出版社,二〇一六年)或可對秋瑾傳記研究做一些女性視角的校正。胡卉的視角和非虛構實踐,其實就是為身世坎坷的普通女性立傳,她們有的患有精神病,有的被利用完生育價值后就被家庭拋棄了,她采訪她們的家人、尋訪她們的來歷,我記得她的表述很有意思,經常會寫到一條河流和一個女孩的關系。三是班級里一個寫厭食癥的女同學,我忘記她是哪一屆的,她寫的疾病和身體經驗就很有意思。她寫她從生病到痊愈,父母都不理解這個病,他們照護她的方式非常奇特,就是當沒有這件事,不承認這個病。我很期待她能寫成一組作品,但現在還沒有看到。所以比較良好的趨勢,一方面是游戲文本,我想這背后有思維方式的變化,一個是女性,我自己比較看好女性傳記,還有就是疾病書寫中的身體經驗與文化沖突,這里有一些人類學的視野,希望他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跨學科的工作坊強化訓練。

王侃瑜:你現在的學生應該已經有“〇〇后”了,教授他們寫作的方法會不會和我們自己讀書時老師教授我們寫作的方法不太一樣?未來的小說教學方法會有什么變化?

張怡微:我其實很想知道你在挪威做項目的經驗,但我想可能還是要等你的博士論文完成才能看到一些有效的成果。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我每次的講稿都是新的,他們的作業題目我也一起寫。如果我自己不學習,那肯定是無法勝任的。也許有一天不教書了,我會換一種思維方式。未來的小說教學方法的變化就是教師一直在變化。

王侃瑜:我知道你也很關注女性寫作,我現在做的博士課題主要就是國內女性科幻作家的寫作。我觀察到,不少人是抗拒“女性”這個標簽的,她們更愿意被視為一個“作家”而不是“女性作家”,不只是科幻領域,純文學領域亦如是。確實,給作家加上限定語好像局限了對其作品的理解,但與此同時,女性又確實需要在寫作中發出自己的聲音。現在很多年輕女性似乎更樂于擁抱女性身份和發出自己的聲音。你也教授創意寫作,印象中復旦MFA專業的女生會比男生更多一些,年輕一代的女性寫作者們對于性別的態度怎樣?

張怡微:沒有特別激進的,即使有一些看起來很時髦的外觀,但在創作上都比較保守。有時我會給出一些校正的意見,但也會被私下投訴。一切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王侃瑜:我注意到你也閱讀過一些科幻小說,閱讀時你最感興趣的方面是哪些?會關注女性科幻作家的作品嗎?

張怡微:看得不多,都是流行的作品。女作家看過你的,夏笳的,我和夏笳在澳大利亞一個小城弗里曼特爾開過會。還有默音、王諾諾。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你寫的一個小說《隕時》,設計了一個時間加速器討論女性在職場的處境。這個觸發機制會產生代價,一方面會協助女性完成社會化的工作,另一方面一旦使用它,皺紋就會加速形成。這個是比較女性的話題。我也會期待你寫一寫挪威的故事,其實你的故事一直有異域背景,《海鮮飯店》的完成度也比較高。

王侃瑜:我因為是疫情期間來到這里,會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空氣泡中,雖然身體在海外,精神上還是和國內的聯結更多。《四合如意》中也寫了移民和離散主題,如果遷徙的距離進一步擴大,那可能是星際間的移民和離散,如果往其他維度發展,那可能是往元宇宙、虛擬世界中的遷移,或者跨越時間的遷移。實際上,我們對于互聯網和數碼技術的依賴在某些程度上或許已經開啟了往數字世界的移民,而空間距離上的遷徙似乎因互聯網的存在而變得不再那么遙遠,你的某些小說似乎也觸碰到了這個方向上的話題?

張怡微:對,想去火星,我記得你已經去過火星,我看過你的《火星上的祝融》,這讓我想起《三國演義》里得到火德星君幫助的糜竺。我有時覺得你可以寫得再大膽一些、繽紛一些,有時又會覺得我自己也做不到。至少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我也是個保守的存在。我這次在小說里去了幾次英國,到現在還沒有人看出破綻,尤其是有些留學英國的讀者跟我聊這些話題,我覺得很有意思。既然我沒有去過倫敦卻寫了倫敦,我為什么不能去火星呢?一閃念想過這樣的問題,但還沒有具體的實踐。移民其實一直是我關注的話題,我在《上海文學》發表的《醉太平》,在《大家》發表的《四合如意》,在《小說界》發表的《字字雙》《白觀音》都寫過海外務工。我想說,可能還是會在閱讀材料的時候感受到某種強大的生命力吧。有一個非虛構作者帕特里克·拉登·基夫,我后來推薦過他的其他書,例如《什么也別說》,也推薦學生翻譯他的書《疼痛帝國》。他有一個作品叫The Snakehead(《蛇頭》),寫的是唐人街女哥倫布鄭翠萍,很厲害也很危險的一個女性。當代女性所有的煩惱,例如事業和家庭如何平衡啊,三十歲焦慮啊,亞健康想躺平啊,恐懼生育啊,在這樣的強人面前感覺都是浮云,完全不值得苦惱。當然這不是一個正面人物,只是一個傳奇存在,她有她的力量和復雜的命運。那不是學校可以教的東西。

王侃瑜:最后說說你最近正在讀什么、看什么、寫什么,未來打算讀什么、看什么、寫什么吧。

張怡微:最近讀了很多類型小說。因為小說課上到了特雷弗,他對短篇小說有一個著名的評價叫“一瞥的藝術”,他小說里也有很多這樣的話,類似于“我也不是想讓你們知道我不愛丈夫”,“他朋友的婚姻令他驚訝”……恰恰是這些極短對話和預言,成為了特雷弗短篇故事的核心。他并非沉溺于世俗生活本身,相反他重新定義著被正史所輕視的生活史,被“重要的人生”所遮蓋的“普通的人生”在時移世變中日復一日地度過。他認為這些事、這些人很重要。特雷弗的人物們讓我們相信,那些不起眼的普通人其實“并不糊涂”,無論是對于國家大事,還是人的死亡,普通人有自己的面對方式,這種面對可能和我們的想法一樣,有時也與我們作對。那這些極短對話和預言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巴黎評論》中,他說他喜歡看驚險小說。他對“變化”極其敏感,也十分熟練地捕捉“不安”。我就找了些驚險小說讀一讀。教書是一個很麻煩的工作,它需要舉例子和把一些心知肚明的東西用明確的語言傳達給學生。

未來的打算還挺難以表述,因為之前立下旗幟不再重復自己,未來就變得很有壓力。有時想寫一個與海有關的故事,有時想把董說寫成歷史小說,又想先把《西游補》寫成舞臺劇,最后發現論文的指標沒有完成,社科項目也沒有申請到,課時又沉重,還有學生作業沒有看完。最缺的還是時間。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午夜综合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无码人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三级网站|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看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影院久久|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AV熟女乱| 亚洲性网站|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成人日韩精品|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二|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日韩黄色精品|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在线欧美|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国产精品女主播|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的|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在线欧美a|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亚洲女人在线| 欧美色图第一页| 久久久黄色片|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亚洲第一成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欧美国产另类|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97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爽爽视频|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