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不僅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與“雙減”政策下素質教育的核心理相違背。
一、審美教育內涵
從學術角度來分析,審美教育是通過藝術的方式 對人們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在教育過程中適當應用 精神產品、物質產品、社會產品以及自然生活中美的 形式,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促使審美教育活動可以高效 開展。審美教育的目的旨在美化人們的日常語言、行 為舉止、儀態以及心靈等多個方面,進而在審美教育 結束后使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獲得顯著提升。
二、小學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現狀 對當前小學音樂審美教學現狀進行全面分析,不難發現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 升,唯有對審美教育樹立正確的認知,正視音樂審美 教學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 解決,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小學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價 值。當前小學音樂教學審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 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單一,趨于形式化 在小學音樂審美教育中,教師為在有限時間內完 成所制定的教學內容,往往只會花費少量時間在審美 教育方面,并且所采取的教育形式大都十分單一。
(二)審美教育缺乏針對性
小學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因此針對同一問題, 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回答。但是教師在制定審美教育 策略時,往往忽視了學生在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方面 的差異性,導致所制定的教學內容無法滿足所有學生 的學習需求。此外,教師在音樂審美教育課堂上會集 中向學生講解與“審美”相關的理論知識,并未有效 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與實際教學案例,導致學生對審美 教育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將所學理論知 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當前小學音樂審美教育中缺乏 與之相配備的師資力量,這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筆 者在實際調查中發現,部分較為落后的地區小學音樂 教師呈現出老齡化的特征,教師無法在教學實踐中應 用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也不愿意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 式,難以為小學音樂審美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
四、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美的意境 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 的便利,同樣也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 間,現階段信息化時代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 早已融入到教學活動的各方方面。
(三)在游戲過程中開展審美教育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關鍵便是充分 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 師,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才能將內在探索欲望轉化為 外在學習的動力,推動學生沿著正確的方面對音樂這 門學科進行深入探索。小學音樂課程的教材內容十分 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師實踐中改變傳統千篇一律 的教學方式,為審美教育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可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與教 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樣有助于滿足學生 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全面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宋欣奕.審美高度化:教育戲劇在小學音樂大單 元教學中的實踐J]沖國音樂教育,2022(7) :19-23.
[2] 張慧琳.基于小學音樂教育環境下對審美教育 之淺論[J].讀與寫,2022(4) :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