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權
“351高效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是我校一直推行的教學模式,模式中的自主學習是前提和基礎,是重要的一環。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學生有了越來越多的自主時間,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展現,緊緊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加強學生數學的自學指導,提高自學的質量迫在眉睫。學生自學能力提高了,可以更積極的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效果就會顯著加強。
一、展示數學之美,提高學習興趣。
新形勢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給學生展現數學之美,提高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的學習的是很重要,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學習其它學科的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展示數學之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處處存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學習的動機。教師要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注意這方面的引導和鼓勵,以便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要讓學生在數學自學的學習中,獲得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自學數學的興趣。因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自學數學的重要前提。
二、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為了更好的推進學生的自學,教師要進行學法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素質教育形勢下,從學生長遠的發展來看,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會學”,要使學生獲得學習的能力,為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學法的指導中,首先要弄清學法指導的內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實怎樣指導。并且教師要結合實際提供可以操作、能夠運用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學法”到“仿法”最后能“創法”。教師只有這樣教學,學生才會由對知識的被動轉變接受轉變為對知識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加強對數學的學習,提高數學能力。加強學法指導,要讓學生懂得如何自學,如何更有效的自學,如何學得有效,更有效的提高數學的學習!
三、相信學生給其更大的自主性。
自學是一種實踐,學生在自學中不僅牢固的掌握知識,而且容易與解決實際問題相聯系并形成能力。教師要相信學生的這種的能力,放開手讓學生去說、去論、去做,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不論在課下,還是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要優化課堂結構,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正確對待在實踐中成功與失敗,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特別要讓學生從容的對待失敗,樹立必勝的信心,明確“失敗乃成功之母”。使學生從教師“指路”學習,變成自己“找路”學習。
總之,自學能力是逐漸培養、逐漸提高的,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有的。自學是學生獲得終身受益的工具,提高自學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終身學習的重要前提。加強數學自學指導,能更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