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崇德
摘要:桉樹是在我國東南地區廣泛種植的一種樹種,生長周期短、適應性很強,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但是,對于桉樹幼林管護來說屬于一項困難的工作,在實際種植活動開展中,仍然存在多個不同方面的問題,不利于提升桉樹林的種植質量,會影響到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桉樹幼林管護方面的內容,首先闡述幼林管護的重要性、分析桉樹生長的特點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撫育措施,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桉樹幼林;管護;撫育措施
在當前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在整個林業行業發展速度正在不斷地加快,尤其是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各項理念深化后,林業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關鍵作用。桉樹屬于一種速生樹種,適應能力相對較強。近幾年來桉樹在綠化建設以及生產樹木用材多個方面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但是,必須嚴格做好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保證能夠提升幼苗的成活率,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不斷做好桉樹道林的質量。
1 桉樹簡介
1.1 生長特點
桉樹同時又被稱作為尤加利樹,屬于常綠闊葉林樹種,桉樹的品種大多都是高大的喬木,少數是小的喬木,桉樹的原產地在澳洲,從19世紀開始被引種至其他的地區開始種植。桉樹這類樹種喜歡高溫和濕潤環境、耐旱抗熱,在排水較好的地方生長旺盛,桉樹根系相對發達,主根較深,抗風能力相對較強。部分的桉樹品種,同時還具備抗寒的能力,生長速度和適應能力相對較快,一般在造林后的3~4年內即可開花結果[1]。
1.2 經濟價值
桉樹這類樹種干形通直,成材周期時間相對較短,并且桉樹的木質相對堅韌,在當前被廣泛用于鐵路枕木、煤礦礦柱以及人造板等多個不同方面,是木材工業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并且,桉樹皮經過提煉和加工之后,能夠用于生產鍋爐除垢劑、混凝劑;桉樹的葉子同樣具備較高的使用價值,通過工業提煉制備之后,產出桉葉醇、檸檬醛等化工原料和香料。從樹干、樹皮到樹葉,都具有相對較高的經濟價值,在當前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
2 桉樹幼林管護的重要性
由于桉樹幼林容易受到內外部因素的變化,所以必須嚴格做好桉樹幼林管理工作活動,具有關鍵的重要性。
2.1 確保光照和通風
做好桉樹幼林管護工作活動,有利于為桉樹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比如可以確保光照和通風,桉樹喜歡陽光,葉片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充足的陽光能夠加快桉樹幼林的成長速度,但是,由于桉樹幼苗在種植之后,時常會受到周圍的灌木或者是雜草的影響,獲取不了充足的陽光,會導致幼苗的生長速度變慢。另外,種植區域的周圍具有密集的灌木叢,會減少通風能力,使得桉樹幼苗可能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不利于保障桉樹幼苗的正常生長。所以,當做好幼苗移栽工作活動之后,定期做好幼林管護。通過清除雜草的方式,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通風條件,保證充足的光照,以此為幼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2]。
2.2 提供充足的水肥
桉樹的根系十分發達,能夠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料,對于水肥的依賴性相對較強,要想保證桉樹幼苗的成活率,必須嚴格做好桉樹幼苗的養護工作活動,滿足水肥條件之后,才可以為桉樹幼林的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果做不好管理工作活動,可能使得桉樹幼苗缺乏深度的水肥,則會出現葉子發黃、長勢不好等一系列的現象,而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桉樹幼苗的死亡。分析桉樹的種植地區來看,桉樹主要種植在東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并且大多數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丘陵地區。受到雨熱同期氣候條件的影響,桉樹在雨季時生長旺盛,旱季由于降水不足和光照的原因,則會出現生長緩慢的情況。再加上丘陵地區的土壤肥力相對較低,無法提供充足的養分。所以,有針對性地做好桉樹幼林管護工作活動,做好人工施肥、澆水等一系列的管護措施,對保障桉樹的生長來說有十分關鍵的意義[3]。
2.3 提高桉樹幼林的質量
桉樹在整個種植管理的過程中,幼苗相對脆弱,可能會受到多種不同因素的影響,使得幼苗生長緩慢,或者是受到病蟲害的攻擊,不利于保障桉樹的整體生長質量。所以,嚴格做好桉樹幼林管理工作活動,注重各項福利措施的實施,有利于保障提升桉樹幼林的整體生長質量,提高桉樹幼林對于病蟲害和極端天氣的影響。比如在開展管理的過程中,及時做好雜草的清除,適當進行澆水和施肥,有利于為桉樹幼林的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及時修剪枯枝落葉,拔除病苗,能夠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保證幼林健康生長。總之,嚴格做好撫育措施,從多個不同方面展開實施,是保障桉樹幼苗健康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提升桉樹引領質量的關鍵[4]。
3 桉樹幼林撫育措施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在桉樹幼林管理的過程中,嚴格做好管護工作活動,對于保證桉樹的生長來說具有關鍵的意義。所以,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桉樹幼林的生長特點,嚴格做好補植、除草、松土、追肥等一系列的撫育措施,保證能夠為桉樹幼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3.1 挑選優質桉樹品種
桉樹幼林管理工作活動的開展,需要從桉樹品種的挑選階段開始實施,為了能夠提升造林的存活率,必須要選擇品質好的樹種,嚴格把控樹種的質量。由于桉樹樹種在全世界分布十分廣泛,多種不同的桉樹品種在同一區域內開展中,擁有不同的長勢,所以必須要結合本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自然因素等多方面的內容,科學合理地選擇桉樹品種,為桉樹苗木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在選擇桉樹品種時,要結合本區域內自然條件和生態條件來進行合理的選擇。在當前的苗木市場中,抗寒性、抗病性相對較好的品種是廣林9號等品種。所以,在選擇時,應盡可能結合區域內的情況來合理進行選擇。其次,由于苗木品種的本身具有一定優劣方面的區別,在選擇苗木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長勢好、健壯的苗木。通常來看判斷苗木的標準為,苗木的主稍高度需要在2cm以上,且主干的長勢較好,根系結構要完整,地徑面積不得低于0.3cm,選擇抗病蟲害標準較高的苗木進行種植,科學合理地保證苗木品質。
3.2 補植工作
在桉樹幼苗種植完成之后,如果沒有及時地澆水或者是桉樹幼苗的根部,接觸到肥料之后,可能會出現燒苗的情況使得苗木死亡。再加上在運輸和移栽的過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幼苗的根部受到傷害,不利于提升幼苗的成活率。所以在種植活動結束之后,要實施有針對性的補植工作,在種植結束后的30d左右,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好補植。通過補植工作,能夠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還可以保障栽植的密度,若樹苗的死亡率超出正常的范圍時,及時分析原因做好補苗工作。在補植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選擇樹苗,盡可能地保證與同齡的苗木相符合,保證苗木能夠順利地成長。在補植的過程中,要定期進行撫育工作,做好觀察活動,將生長不佳或者是出現病蟲害的苗木及時移除。
3.3 及時清除雜草
由于在桉樹幼苗期間,對于周圍的陽光和通風度的要求相對較高,幼苗在移栽的初期,長勢相對較弱,容易受到周圍的雜草以及其他樹木的影響。尤其是在春天和夏天,雜草生長得十分旺盛,會出現與幼苗爭奪水肥的情況,區域內種植的高大的灌木,則會影響桉樹幼苗來接受正常的光照。所以,當桉樹幼苗移栽后的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通過機械設施或者是利用除草劑來清除桉樹幼苗周圍的雜草,對于長勢較高的灌木及時地進行修剪或者是清理,保證灌木不會遮擋陽光,為桉樹幼苗生長提供充足的陽光。值得注意的是,在除草的過程中,若采用化學藥劑來進行除草,則要堅持科學適量的原則,避免對于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傷害,減少對于幼苗帶來的損傷,盡可能地采用物理清除的方法,保證能夠清除掉雜草。
3.4 適當松土
由于桉樹的根系十分發達,主根深于土壤之中,若突然出現板結則會影響到植物的根系進行水分和養分的吸收,不利于桉樹的成長。所以,在幼林撫育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適當地進行松土活動,適當的松土有利于保持水土,保證桉樹在生長的過程中根系能夠順利地吸收。在對桉樹幼苗周圍的雜草做好清理工作之后,可以適當地進行擴穴松土作業,擴穴的規格應當按照桉樹幼苗的生長情況來進行確定。在松土擴穴的時候,避免幼苗的根部受到傷害,保證能夠做好松土工作,為桉樹的生長營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3.5 灌溉追肥
桉樹幼苗在整個生長期間,對于水分和肥料養分的需求相對較大,所以必須要定期做好追肥工作活動,在桉樹幼苗栽種的過程中,應當提前做好底肥的施加工作,選用桉樹專用肥作為基肥。如果條件允許,可同步施加有機肥施肥的量。在每個洞穴1~2kg,在種植結束后的兩個月左右時間,應當少量地進行追肥,按照每棵桉樹幼苗使用專用肥100g或尿素復合肥各5g。在施肥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肥料能夠充分的吸收,可選擇在陰雨天氣時選擇追肥工作。在夏季光照熱量條件相對充足,屬于幼苗生長旺盛的時期,應當根據幼苗的長勢再次施加尿素、復合肥等肥料,施肥量在每株幼苗100g左右為主,對于桉樹幼苗的追肥,應當持續三年左右的時間,保證能夠為桉樹的生長提供充足的肥料。除此之外,應當嚴格做好灌溉工作,尤其是在雨水較少的月份,應當對桉樹幼苗及時地做好補水灌溉工作活動,在追肥的過程中,如果降水較少也要及時地進行灌溉,保證時間的肥料能夠充分地溶解和吸收,避免出現燒苗的情況,減少肥料的浪費。在追肥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桉樹林地的具體情況、人員的配備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來選擇施肥的方式,保證能夠全面做好管理工作活動。在施肥的過程中,應當科學合理選擇施肥的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保證追肥時間到位。在施肥的過程中,要做好對于天氣的關注,防止連續性的干旱天氣時開展施肥,尤其是對于林場規模較大的情況下,為了緩解在春季勞動力緊張的情況,可以適當地選擇在冬季進行施肥,保證桉樹的整體長勢不會受到明確的影響。
3.6 病蟲害防治工作
桉樹幼林雖然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在生長的過程中長勢較好,但是時常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困擾,常見的病害有焦枯病、青枯病,蟲害有白蟻、金龜子等等。大多數病蟲害在桉樹幼苗階段就已經出現感染的情況,所以必須嚴格做好桉樹幼林的管理工作活動,科學合理的預防病蟲害。
焦枯病在桉樹幼林中十分常見,在患病后樹葉會出現大量的干枯,嚴重時導致桉樹死亡,主要的防治方法是當幼林區域中出現枯葉病后應及時拔除已經染病的樹苗,并通過石灰來進行消毒。青枯病主要會出現在桉樹的莖葉部位,在發病時莖葉會出現脫水和枯萎的情況。這一類疾病的治療,需要從選種階段開始管理,選擇良好的桉樹品種,及時做好幼苗的消毒工作,避免出現感染的情況。莖腐病是桉樹幼苗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患病后桉樹幼苗在樹干上會出現白斑和水漬,葉片逐漸枯萎并出現根部腐爛的情況。發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種植的過程中,密度過密,環境不透風導致的。莖腐病的主要防治的措施是要科學合理地展開種植活動,保證每株桉樹之間有合適的種植間距,及時清理雜草和灌木,從保證林地能夠通風,同時還要保證土壤的透氣性,對林地土壤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對于蟲害來說,會影響到桉樹幼林的正常生長,尤其是白蟻和金龜子的幼蟲,會對桉樹的根莖造成嚴重的危害,卷葉蟲和金龜子的成蟲則會啃食桉樹幼苗嫩葉以及桉樹樹葉。在當前,蟲害的防治主要通過藥物的方式來進行殺滅,在桉樹造林活動開始之前,要提前在洞穴撒入敵百蟲粉殺滅土壤中的幼蟲病菌,栽植活動結束之后,結合桉樹的生長情況選用敵百蟲稀釋液對桉樹的葉片進行噴灑。通過這類撫育措施,有利于及時殺滅各類成蟲。值得注意的是,利用藥劑預防病蟲害時,應當堅持科學數量的原則,既要保證能夠殺滅病蟲害,同時還不能夠破壞生態環境。
4 結語
桉樹在種植的過程中,具有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較短、成材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等一系列的特點。對于桉樹幼苗來說,在生長的過程中,必須嚴格做好管理工作活動,滿足桉樹幼苗生長過程中內外部條件的需求,才能夠保證營林的效果。但是,在當前桉樹幼林管理過程中,受到工作經驗以及技術規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當前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必須嚴格做好幼林撫育管理工作。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挑選優質品種、定期做好補植工作活動、及時清除雜草、適當地進行松土,做好灌溉和追肥工作活動,同時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從多個不同方面,保證桉樹幼苗的存活率,保證能夠提升桉樹造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吳少玲.桉樹幼林管護的重要性與撫育措施探討[J].南方農業,2022,16(14):74-76.
[2] 何通,謝紫軒.桉樹營造林成效提升措施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22(12):67-69.
[3] 鄭永鄧,劉竹.速生桉樹幼林撫育及施肥管理[J].南方農業,2022,16(8):101-103.
[4] 黃海娟.桉樹人工林土壤肥力質量指標的篩選與評價[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