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北京市豐臺區(qū)婦幼保健院口腔科 100070
根管治療是目前患兒各種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根管預備、消毒、填充是該治療的主要步驟,而根管消毒、預備作為根管治療基礎步驟,決定著根管治療的成功率,其中根管消毒主要采用超聲蕩洗對較厚側根管內碎屑進行沖洗,以減少細菌大量殘留。但因乳磨牙根管系統(tǒng)較為復雜,極大程度地增加了壞死牙髓組織清理難度,且患兒年齡尚小,在治療過程中對疼痛、儀器振動和噪音的高敏感度和低耐受性會導致其難以配合治療,進一步增加根管治療難度[1]。研究顯示[2],選擇安全有效根管預備器械與方式可為根管消毒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機用鎳鈦銼因其良好的根管形狀順應性和較高的安全性,已廣泛應用于恒牙根管預備[3]。而器械的錐度大小對器械成形及根尖徹底清潔方面的影響不容忽視,0.03、0.04錐度均具有良好的根管預備效果,但目前臨床對于上述兩種錐度機用鎳鈦銼配合超聲蕩洗以進行乳磨牙根管治療尚無統(tǒng)一意見。基于此,本文對此展開探討,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及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計算機分組法將我院2020年2月—2022年9月接受乳磨牙根管治療的82例患兒分為S組和M組,各41例。納入標準:(1)首次行乳磨牙根管治療;(2)患牙處于牙根穩(wěn)定期;(3)均為單顆患牙;(4)患牙牙周健康、根管通暢。排除標準:(1)牙根存在閉鎖鈣化或吸收的情況;(2)伴有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3)牙根尖炎癥累及恒牙胚;(4)對根管沖洗藥物過敏者。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4~7歲,平均年齡(5.69±0.51)歲;疾病類型:牙髓炎29例,根尖周炎12例;治療牙位:上頜乳磨牙21例,下頜乳磨牙2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4~7歲,平均年齡(5.72±0.43)歲;疾病類型:牙髓炎28例,根尖周炎13例;治療牙位:上頜乳磨牙24例,下頜乳磨牙17例。兩組患兒上述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常規(guī)拍攝X光片,以確定根管、根尖周情況,并完成叩診、牙髓活力檢查。之后,將患兒置于半臥位,使用200mg 2%利多卡因(上海朝暉藥業(yè),批準文號H31021071,規(guī)格20ml∶0.4g)進行局部麻醉,對患牙附近的牙齒和口腔黏膜進行常規(guī)消毒,并使用橡皮障進行隔離,以暴露患牙,接著用OBG50183型高速渦輪牙鉆(廠家:NSK PanaMaX2)去除腐質,以高速分裂鉆開髓,將其牙髓腔打開后使用球鉆緩慢去除髓腔頂部,暴露根管口,以形成直線路徑,用K15#銼進行根管疏通,然后行根管準備,如下所示:
S組采用成都薩尼醫(yī)療器械生產的0.03錐度S3乳牙機用鎳鈦銼(16mm混合裝),敞開根管口,依次使用20、25、30號銼將根管擴張至根尖孔。
M組采用常州益銳醫(yī)療器械生產的0.04錐度的益銳M3乳牙機用鎳鈦銼(16mm混合裝)預敞根管口,首先使用短款M3鎳鈦開口銼于根管上端1/3處將根管口擴大,然后分別用0.04錐度20、25、30號乳牙鎳鈦銼對患牙進行根管預備。
兩組根管預備期間每更換一次機用銼,接著拍攝X線片,并在超聲波牙科治療儀(法國賽特力,型號P5)輔助下使用0.5% NaClO溶液[朗力生物醫(yī)藥(武漢),國藥準字20090029,規(guī)格250ml/瓶]反復蕩洗根管,功率設置為中等高振幅,沖洗液量>5ml,完成后,以吸潮紙吸干,使用氫氧化鈣進行根管封藥,均持續(xù)觀察1周后復診,確認根充時機。
1.3 觀察指標 (1)根管治療情況:治療期間統(tǒng)計兩組單個根管預備[(每牙根管20號—25號—30號預備總時間)/(每牙根管數×3)]及沖洗時間(單個根管使用5ml沖洗液所需時間)。(2)約診間痛發(fā)生情況:治療后1周采用EIAP標準[4]對患兒疼痛分級進行評估,共分為3度。輕度:無痛或輕微不適;中度:疼痛明顯,但可通過藥物治療或減少咬合緩解;重度:劇烈性自發(fā)疼痛,明顯叩擊痛、局部腫脹。EIAP發(fā)生率=(中度+重度)例數/總例數。(3)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治療24h后,通濾紙條收集患兒齦溝液,然后取出放入離心管中,以10 0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用ELISA法檢測IL-1β、IL-6及TNF-α水平。(4)根管充填效果[5]:治療結束后,以X線片觀察兩組充填效果,根據根充材料距離根尖長度進行評價,<1mm視為恰填,>1mm視為欠填,根充材料超出根尖為超填,恰填為成功,欠填和超填視為失敗。

2.1 根管治療情況 兩組根管預備、沖洗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根管治療情況對比
2.2 約診間痛發(fā)生情況 兩組EIAP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56,P=0.693>0.05),見表2。

表2 兩組約診間痛發(fā)生情況對比[n(%)]
2.3 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 治療24h后,兩組IL-1β、IL-6、TNF-α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2.4 根管充填效果 M組充填成功率為95.12%(39/41),比S組的78.05%(32/41)高(χ2=5.145,P=0.023<0.05)。
在臨床實踐中,根管治療常用于乳牙和根尖牙周疾病,其治療成功率可高達86%~96%[6]。超聲蕩洗作為根管治療的主要手段,可借助NaClO去除患牙殘留牙髓及根管毒素細菌,避免根管壁牙本質感染,但無法徹底消毒根管,加上患兒年齡較小,治療配合度較成人差,更是增加了根管治療難度,影響預后恢復[7]。而根管預備作為根管沖洗前的關鍵步驟,器械的選擇與根管治療具有密切關系。乳牙機用鎳鈦銼具有操作簡單、噪音低、振動小的特點,可有效消除根管壁感染物,確保根管治療效果。有研究顯示[8],機用鎳鈦銼的錐度大小也是影響根管治療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但臨床有關乳磨牙根管治療對于機用鎳鈦銼錐度的選取尚缺乏統(tǒng)一標準。因此,本研究分析0.03、0.04錐度機用鎳鈦銼聯(lián)合超聲蕩洗用于乳磨牙根管治療的效果。
疼痛是患兒根管治療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因治療過程中根管內容物、藥物被擠出根尖孔,從而對根尖周組織產生刺激并引發(fā)炎癥所致[9]。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根管預備時間、沖洗時間、EIAP發(fā)生率、IL-1β、IL-6及TNF-α對比均無明顯差異,提示0.03、0.04錐度的機用鎳鈦銼均具有良好的根管預備效率,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降低EIAP發(fā)生率。有研究顯示[10],通常使用少量鋰便可預備出良好的根管形態(tài),而本研究采用的機用鎳鈦銼均由精修鋰組成,因此可維持根管處于原有形狀,有助于根管預備成形,確保良好的根管塑形效果,提高根管預備效率。加上0.5%NaClO具有廣譜抗菌性能,可與根管脂肪酸發(fā)生皂化,并逐步將其溶解成脂肪酸鹽、甘油、細胞膜,促使牙髓組織溶解,殺死根尖周細菌;并在超聲波治療儀的輔助下,通過蕩洗作用將根管治療期間所產生的牙髓組織、細菌有效地從根管口排出,這對根管沖洗的準備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避免因根管內容物大量積聚于根尖區(qū)導致患兒齦溝液IL-lβ、IL-6、TNF-α水平升高而引起的炎性疼痛。但既往對機用鎳鈦銼的選擇也存在一定爭議。有研究表明[11],逐漸增加錐度可以增加鎳鈦銼的抗循環(huán)疲勞能力,而減小錐度也會增強鎳鈦銼切割能力。而邱曉鍵等[12]則認為,錐度過小容易發(fā)生預備不足的現象,導致細菌清除不凈,影響根管治療成功率。出現該情況的原因可能與各研究結果間的樣本類型、預備方法、沖洗類型和操作員經驗存在差異有關。故而對于該選取何種錐度的機用鎳鈦銼以提高根管治療效率,并減少預后影響還需進一步觀察。
根管感染是根管治療的一大重要挑戰(zhàn),因此有必要增加“杜絕再感染”技術的升級應用。有研究顯示[13],機用鎳鈦銼螺紋將隨錐度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錐度越大更有利于牙本質碎屑的溢出,從而為根管充填奠定良好的基礎。楊萌等[14]的研究結果顯示,0.04錐度預備后更有利于污染物排出,清潔方面較0.03錐度機用鎳鈦銼稍好,但二者充填效果對比無顯著差異。而本文結果顯示,使用0.04錐度的充填成功率明顯高于0.03錐度組,提示0.04錐度機用鎳鈦銼充填效果更好。分析原因:0.04錐度機用鎳鈦銼切割效率大,更容易深入根管口上段器械,故可在高轉速下借助高錐度不斷進行高效率切割,以更好地清潔根管壁玷污層,減少根管壞死牙髓組織殘留,確保根尖通暢,進而使得根充材料密切貼合根管,提高根充成功率。加之超聲蕩洗的聯(lián)合,一方面可在超聲空穴效應下借助NaClO弱堿性更好地去除根管預備過程所產生的玷污層;另一方面可在超聲聲流效應下清潔到常規(guī)沖洗器無法到達的不規(guī)則側根管牙本質小管,使得根管壁更加潔凈,進一步提高根管充填的封閉性能。
綜上所述,0.03、0.04錐度的乳牙機用鎳鈦銼聯(lián)合超聲蕩洗均具有良好的根管治療效果,可有效調節(jié)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其牙齦炎癥反應,降低術后約診間痛發(fā)生率,但0.04錐度的乳牙機用鎳鈦銼根管充填效果更好,且不會延長根管預備及沖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