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云 黃美霞 王晶晶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院燒傷整形科,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階段,是聯系學校與醫院工作的重要環節,臨床實習質量與實習醫務人員以后的工作息息相關[1]。燒傷科同時具有急癥醫學和災難醫學的特征,幾乎涵蓋了所有外科學的理論知識,并且在治療時常需要協同多個內外科室,因此對燒傷科醫生的能力要求極高[2]。在以往的燒傷科護理實習中,多采用常規的帶教方法,但常規的教學方法存在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簡單、實習護士缺少學習興趣等問題,最終導致帶教效果不甚理想[3]。因此,如何讓燒傷科實習護士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改善燒傷科的帶教工作,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習成果導向(OBE)理論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教學當中,是以注重學生所獲得的能力和成果為主的教育模式,其特點是以確定的培養對象在結課時要達到的目標為導向,設計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該方法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4]。反思教育模式在歐美備受重視,它通過回顧性自我剖析,讓教與學的參與者更加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提高學生成績[5]。基于此,本文探究基于OBE理論的反思教育模式在燒傷科實習護士帶教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燒傷科實習護士帶教提供新的方向。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燒傷科實習的28名實習護士設為對照組,另將2020年6月—2021年11月在本院燒傷科實習的32名實習護士設為研究組。對照組男15名,女13名,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1.92±1.89)歲;本科生11名,專科生17名;入科時平均理論知識成績(71.65±4.36)分,平均實踐技能考核成績(69.76±5.48)分。研究組男18名,女14名,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15±1.23)歲;本科生14名,專科生18名;入科時平均理論知識成績(70.03±3.89)分,平均實踐技能考核成績(67.54±5.31)分。兩組實習護士的年齡、性別、學歷、實習前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實習護士的帶教老師均為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主管護師。
1.2 方法 兩組帶教老師均按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教學時間均為1個月。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入科室后,由帶教老師一對一對1名新護士進行全方位培訓,以實習大綱為基礎,帶教老師帶領實習生熟悉了解科室人員、部門、工作環境,重點宣講科室規章制度與工作內容,帶教老師進行實踐講解、傳授護理工作經驗,帶教老師操作解釋,實習生臨摹操作。
1.2.2 研究組采用基于OBE理論的反思教育模式。(1)帶教前對帶教老師進行OBE和反思教育法的理念、實施進行講解和培訓。(2)設計教學方案:①定義學習產出:培養能獨立進行燒傷科患者護理服務的優秀護士。②實現學習產出:以掌握燒傷科護理理論知識與常規操作為目標,例如:護士戴無菌手套、酒精擦浴、小量不保留灌腸、血培養等護理操作。③評估學習產出:在出科前考核實習護士理論知識、護理操作技能。④使用學習產出:鼓勵實習護士獨立進行燒傷科病人護理服務操作。(3)實施教學過程:①理論授課:在臨床實習開始前,帶教老師之間充分溝通,共同備課,根據燒傷科護士的培養要求,梳理出實習護士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及掌握的程度。然后將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根據知識點選擇出合適的護理教學病例,在進行授課時,帶教老師結合準備的典型病例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提出相關問題,如燒傷急救的護理要點、燒傷面處理、感染預防護理措施。每次授課結束前,帶教老師根據本節課的要點進行提問,檢驗實習護士學習效果。②實踐授課: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先由帶教老師進行演示,如創面處理、敷貼、引流等,在進行操作時隨時提出問題以提高實習護士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在進行燒傷創面處理時,如何選擇避免感染發生?”;在進行感染創面換藥護理教學時,帶教老師從換藥車藥品準備、打開外敷料、內層換藥等方面進行教學,實習護士按照觀摩學習、擔任助手、獨立操作的順序進行學習;授課結束后,由實習護士復述相關內容或演示,帶教老師進行評估。(4)教學反思:①實習護士反思:理論知識學習時,實習護士通過帶教老師的提問,自我反思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薄弱環節;實踐操作過程中,觀摩、對比其他實習護士與帶教老師的操作,對比、改善自己的操作技術;實習護士每周書寫1篇反思日記,對教師的講授和操作、個人的學習以及患者的需求和感受進行記錄分析,帶教老師及時查閱反思日記并給出指導意見。②帶教老師反思:每組帶教結束后結合實習護士的反思日記,回顧自己在帶教過程中實習護士反映不強烈的部分,進而改善教學方式,合理安排和設計下一階段的授課內容,使帶教過程更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5)教學結果檢驗:在出科前對實習護士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進行測評。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兩組實習護士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在實習結束后,對實習護士進行基本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考核測評。理論知識考核滿分100分,包括護生獨立完成護理查房。操作技能考核滿分100分,包括對患者服務態度、處理突發事件、疾病觀察能力。分值越高表示其表現越好。合格≥80分,不合格<80分。
1.3.2 比較兩組實習護士實習前后手術操作技能。分別從手術方式選擇、手術并發癥控制、手術的創新性和優化、術中突發事件的處理4個方面進行評分,單項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實習護士能力越強。
1.3.3 比較兩組實習護士綜合能力。在實習前后分別由2位帶教老師對實習護士進行評價,分別從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知識掌握程度、臨床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5個方面進行評分,分數從1~5分分別代表很差、差、一般、良好、優秀。
1.3.4 比較兩組實習護士對教學的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實習結束后進行填寫,調查實習護士對整個帶教過程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統計總體滿意率。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2.1 兩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考核成績比較 實習后,研究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后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比較分)
2.2 兩組實習護士操作技能比較 實習前兩組實習護士戴無菌手套、酒精擦浴、小量不保留灌腸、血培養的4個方面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習后兩組實習護士上述四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實習前(P<0.05),且研究組實習護士上述4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前后操作技能比較分)
2.3 兩組實習前后綜合能力比較 實習前兩組實習護士溝通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知識掌握程度、臨床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習后兩組實習護士上述5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實習前(P<0.05),且研究組實習護士上述5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實習前后綜合能力比較分)
2.4 兩組實習護士對教學的滿意度比較 實習結束后,研究組實習護士對教學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55,P=0.028<0.05),見表4。

表4 兩組實習護士對教學的滿意度比較
3.1 探討新型帶教模式的意義與必要性 燒傷是指由熱力引起的皮膚、黏膜、皮下組織損害,近些年來燒傷的發病率逐漸增高。由于致傷原因、燒傷部位、病情程度的不同,在臨床上要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對應治療,因此對燒傷科醫生的能力要求極高[6]。傳統帶教模式通過課堂教學和臨床實踐教學,可以使實習護士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均得到提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為課堂的主體,實習護士被動參與教學,對實習護士的學習積極性、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較弱,從而影響教學質量[7]。因此,對燒傷科實習護士采取合理臨床教學方式,以提高實習護士的帶教質量,對加快燒傷科優秀護士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3.2 本研究帶教模式對出科考核成績、護士操作技能、護理綜合能力的影響分析 本文結果顯示,實習結束后,研究組實習護士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護理操作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且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知識掌握程度、臨床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評分亦高于對照組,這提示基于OBE理論的反思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實習護士對理論知識、實踐技能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還能夠提升其綜合能力。OBE理論是一種關注學生能力提高的教育理念,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高校課程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方面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8]。反思教育模式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教育方式,教師通過檢查—反思—強化的方式是提高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學生通過問題—嘗試—反思—新問題—調整—反思的方式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其在學校教學以及臨床帶教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采用了基于OBE理論的反思教育模式,其中OBE教學方法將培養優秀的燒傷科護士這一培養目標融入日常教學當中,帶教老師為了實現此培養目標,按照“需求導向+精準實施”的方式,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在帶教過程中通過提問、測驗、復述、演示等方式對實習護士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從而進行查漏補缺,對實習護士掌握、運用知識以及提高臨床綜合能力有巨大的幫助。另在本文中反思教育模式有助于帶教老師發現問題,并注重問題的解決,從而達到教學與學習相結合的目的,幫助帶教老師提高教學的質量;實習護士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反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實踐、改進等環節,發現并改進自己對理論知識掌握較為薄弱的內容,以及實際操作過程中相較于他人需要改進的地方,對于實習護士提高手術操作技能以及知識運用能力有很大幫助。
3.3 實習護士對帶教模式的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實習護士對教學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基于OBE理論的反思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實習護士對教學的滿意度。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根據培養目標設計課程,通過自我反思與實習護士的反思筆記調整課程,設置符合實習護士的學習內容與教學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實習護士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帶教過程中的提問讓帶教老師更多地參與到實習護士的學習過程中,從而提升了實習護士對帶教過程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OBE理論的反思教育模式可明顯提高燒傷科實習護士的教學質量,值得在燒傷科實習護士教學中廣泛推廣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