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雪芳
阿魯的詩有一種沉郁、艱澀、不可調和的東西,如不規則的石子橫亙在字詞之間,使人無法忽視。這些特質也構成了其詩的成色和節奏,匯合成清晰獨立的回聲,提示那些被日常規避掉的隱秘情感:疼痛,死亡,以及幽微的愛。
從枝頭跌落的松果,
領悟了下沉的全部奧秘;
是的:沉默,即意味著獲救,
從死亡這粒善良而慷慨的種子。
—《跌落的松果》
用語言締造內部的呼吸,使沉默的事物發聲,使深處的生活擁有心跳,阿魯葆有對世事的清醒洞察,在語言的肉身里細辨所愛,即使疼痛無處不在,也在嘗透生的苦澀之余,品出些微甘甜。
從喜歡收集生僻晦澀的詞匯開始,到摒棄語言的形式、意義,直探詩的內核,這一過程闡述了詩人的自我成長。他從文字中提煉出情感的細部,同時,也指認它的真實、輕盈和精敏,“像一只鹿伸長了脖子去飲水,一群白鷺從林間驚起”。而隱藏在語言背后的,不僅僅是那只鹿如何飲水,白鷺為何飛起,更是無盡的河流、茂密的叢林與生命的關系,是使白鷺驚飛的那種隱秘的牽引、無形的力量。而當這一切發生時,我們又是什么?這種矛盾性的指涉關系,也體現在《青藏高原覓鹿》中。
策蘭說:“詩:可以意味著一次呼吸的轉折。”如果說,阿魯在現實中是內斂的、隱忍的;那么,在語言里,他獲得了一次呼吸的轉折,一次豐富的敞開,由語言創造的情思張力,使詩人沿著簡單、純粹的路徑去探尋豐饒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