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書香,是校園的底色,師生愛讀書,是學校該有的精神風貌。坐落于長沙市開福區福元路上的湘一史家坡學校,在2022 年9 月建校伊始,就把“讓閱讀隨時隨地發生”作為辦學理念之一,通過打造閱微書社、書香教室、家長沙龍,三管齊下,讓老師、學生、家長共沐書香,形成了頗具特色的閱讀模式。如今,在這所年輕的校園里,愛上閱讀的老師們不吝分享,手捧書香潛心閱讀的讀書郎隨處可見。
5 月26 日,記者走進長沙市湘一史家坡學校,聆聽書聲朗朗滿校園,感受書香陣陣溢心田,在這里,閱讀正隨時隨地發生著。
A 讓老師坦言“有裨益”的閱微書社
春風拂柳,草長鶯飛,2 月27 日,閱微書社揭牌啟動。書社由長沙市湘一史家坡學校校長吳燕敏、書記李君領銜,旨在和全體老師一起踐行“三微”約定。
學校教科室主任胡榕解釋這個美好的約定:堅持每天至少五分鐘的微閱讀時間,每本書踐行一次微行動,每個學期發生一點微改變。
不久后,老師們陸續收到了來自閱微書社的第一封邀請函。“這是要讓我考研嗎?”三年級英語老師湯婭娜回憶起第一次拿到共讀書籍《21 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時,發出了靈魂拷問:“太枯燥了,怎么可能讀得下去?”與她有著同樣疑問的老師不在少數,七年級英語老師楊春一開始也對這本純理論的書“興趣不大”。
在老師們疑竇重重卻又好奇滿滿的關注下,3 月7 日,閱微書社第一次讀書分享會如期舉行。
那是一場頗具儀式感的分享會,鮮花、糕點將不大的會場布置得很溫馨。“我進門就情不自禁地‘哇了一聲,那種輕松的氛圍讓我從繁忙的工作里抽離出來,我打開書,心瞬間平靜了。”更多驚喜來自主講人閱讀分享結束后,湯婭娜發現當初被認定讀不下去的書居然“沒那么難了”,甚至有了“想要自己也來讀一讀”的欲望。
而楊春則通過多次參加閱微書社讀書分享會,逐漸領悟了《21 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的要義,她結合教學實踐,真正把理論“盤活”了。“在備課《BirthdayFood Around the World》(編者注:世界上的生日食物)時,我讓孩子們通過了解中國食物如何走向世界的故事,培養孩子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這堂課收獲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楊春也意識到“提高理論知識,對促進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由懷疑到肯定,由被動到主動,如今,閱微書社讀書分享會已舉行了5 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師加入,有的老師甚至主動調課來參加,共同感受閱讀的魅力。
B 讓學生驚呼“有意思”的書香活動
在長沙市湘一史家坡學校35 個教室里,都有一個書香四溢的讀書角,課余時間,這里是學生們最愛“扎堆”的地方。
為了讓學生們享受閱讀的樂趣,老師們頗費了一番周章。在書籍的推薦上,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們悉心制定書單,學生也可以通過手抄報的形式,向小伙伴們推薦自己喜愛的書;在書籍的把關上,每個班選出一名學生作為甄選人,確保讀書角里的每一本書都值得閱讀;在書籍的管理上,由各班的書籍管理員負責在班級書目記錄表上登記借閱、歸還時間。
更值得稱道的是,學校開設了“學科素養”課程,并將此寫入課表,每天都有固定時間讓學生們心無旁騖,浸潤書香。
“雖然我們是新學校,生源也不算很好,但閱讀正在改變著孩子們。”小學語文教研組長周晶對孩子們的變化如數家珍:“上學期有個一年級家長發現孩子沉迷電視很著急,最近家長反饋孩子參加完‘春歸何處,最是讀書好去處的活動后,愛上了閱讀。”
這個主題活動按照學段將學生分成低、中、高三個組,通過巧手妙語“繪”春天、詩情畫意“留”春天、妙語連珠“說”春天,幫助孩子們在閱讀中找到了心中最美的春天,他們驚呼“太有意思了”。
像這樣的特色閱讀活動,還有很多,被改變的孩子,也不止一個。六(一)班的林城墨便是其中之一,班主任朱艷感受很深:“以前沒發現這個男生愛看書,但這學期,他連去研學時都捧著一本書。”問及為何終日手不釋卷,“我覺得讀書越讀越有味!”林城墨脫口而出的回答讓朱艷頗感欣喜,也更有信心:“鼓勵孩子們堅持閱讀打卡、采蜜摘抄,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孩子愛上閱讀。”
C 讓家長感嘆“有學到”的家長沙龍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的慢過程,期間需要老師、孩子與家長三方合力、齊頭并進。
為了讓家長和孩子攜手同閱、比肩共讀,長沙市湘一史家坡學校分年級多次開展親子閱讀書友會。針對各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心理特點,老師們向家長們推薦書單、指導家長進行親子閱讀、鼓勵家長做兒童閱讀路上的點燈人。家長紛紛感嘆“有學到”:一(5)班梅子熙媽媽在參加完家長沙龍后直言“很慚愧,自己做得遠遠不夠”。二(1)班胡欽洋的爸爸學到了滿滿的干貨,“知道如何幫孩子選擇優秀有營養的書籍,不再為買哪本書給孩子看而為難了”……
這樣的觸發還有很多,這樣的觸發還在發生,閱讀的舞臺從來不只在學校,每一個小家庭才是親子閱讀的大后方。
建設書香校園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正如吳燕敏所言:“以骨干教師引領帶動全體教師,以一個學生潛移默化一個家庭。滴水漣漪,閱讀如波紋般擴散,終將蕩漾出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