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校藝術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2023-06-26 09:03:43李欣倩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3年2期
關鍵詞:藝術文化教育

李欣倩

摘 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政治之本、經濟之本和文化之本,高校藝術教育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本文首先闡述了高校藝術教育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然后結合典型藝術教育案例詳細討論了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方式方法。特點包括以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認同中華文化為出發點,運用藝術教育的獨特優勢和鮮活表現形式,堅持黨的領導,完善學科建設,并融合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和“互聯網+”等豐富的手段,不斷增進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發揮高校藝術教育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的關鍵作用。

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校藝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 - 621X(2023)02 - 0013 - 09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由多民族共同創造和發展的偉大歷史。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是以中華民族為基礎的,追求政治上團結統一,文化上海納百川,經濟上彼此依存的中國各族人民統一體。所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在多層面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1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新局面的必然要求。2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陣地,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和黨的政策的重要場所,藝術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命題作為行動指南,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性和引導性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賦予了高校藝術教育新的使命,與此同時,高校藝術教育也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更為生動的思路和途徑。如何在高校藝術教育中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關鍵性的理論與實踐作用。

一、高校藝術教育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重要意義

高校藝術教育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有效途徑。高校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接班人,是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的中堅力量。但是大學生的思想不夠成熟,喜愛接觸新鮮事物,因此容易受到一些極端的、錯誤的、不利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思潮影響。因而,高校藝術教育可以圍繞“多元一體”的原則,以“國家觀”和“民族觀”為主線,采用形式多樣的藝術課、藝術實踐活動等方式,加強學生的“命運共同體”理念,提高他們的民族認同感,防范敵對勢力和分裂勢力對學生的滲透活動,主動揭露和批駁其丑惡嘴臉、險惡用心,培養學生擁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定信念,在學生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把好基礎關。

高校藝術教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新生一代,他們既是當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力量,又是未來的主力軍。這一時期,在高校中以生動的藝術教育鑄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可以使他們牢牢樹立共同體意識,培養“民族大團結”理念,加強“一個中國”認識,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滔滔不竭的新生動力。

高校藝術教育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實現途徑。高校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各種專業的師生們匯聚的場所,藝術教育是進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之一。高校本身就是一個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專業師生集聚溝通的場所,來自不同地方、民族、專業背景、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學生在這里相遇。多民族文化在這里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學生們在這個百花齊放、包容并蓄的大家庭中,逐漸建立起彼此的認同感,逐步養成尊重友愛、和諧相處的交往習慣,形成包容信任的堅固情感,并在此基礎上成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強大力量。高校藝術教育課等各種教育形式也發揮著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作用。學??梢酝ㄟ^藝術課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國家統一意識,民族團結意識,消除民族隔閡,樹立正確的民族觀。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通過黨團活動、社會實踐等渠道,多方面深入地開展各種生動有趣、靈活多樣的藝術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優勢。來自各個地方的不同專業背景的大學生,作為本地方、本民族的優秀代表,作為實現中國偉大復興、中國夢最有希望的推動者,他們是民族團結最有力的支持者、宣傳者之一,有了他們的擁護,就會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了強大的力量。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豐富了高校藝術教育的內容。把對人才的價值觀培養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教育工作的根本標準,培養愛國愛民、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人才,就成了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也是高校藝術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學生多了解我國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從各民族共同開拓疆域,共同謀求發展,到共同創作燦爛的文化,在經濟、文化和情感等,最終這幾方面融匯在一起,共同創造出了團結統一、和和美美的中華大家園,這樣才能培養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有用之才,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總之,高校藝術教育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辦學使命和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與此同時,高校藝術教育又對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新的路徑。高校藝術教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這二者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貫通、彼此促進、取長補短,培養出具有中國情懷和世界情懷,堅持愛家、愛國、愛黨,始終把自己的理想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承擔起為世界、為人類作貢獻的責任的有用人才。

二、高校藝術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內容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各民族經過不斷交流、融合,形成了平等團結、互相支持、榮辱與共、同舟共濟的共識。因此,高校藝術教育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要從認同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中華文化這三個方面進行。

(一)認同國家統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保證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遼闊疆域,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我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交流聚合成多民族統一體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創造、開發偉大國家的光榮史。1國家和民族是分不開的,沒有國家就沒有民族大家庭,對國家的認可就是對國家榮譽的珍愛,對國家主權的捍衛就是認同我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歷史,也就是認同中華民族這個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就是一個家,我國是一個由多個民族共同創造、發展的國家,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反對分裂,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就要通過藝術教育讓高校學生了解國家與民族的密切關系,認識到我國是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大家庭,絕對不可分割,牢固樹立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認識,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高校藝術教育過程中,以欣賞小提琴協奏曲《王昭君》為切入點,組織一系列演奏、欣賞、研討活動,或一場“昭君出塞文化藝術展”,增強同學們對內蒙古草原的向往熱愛之情,引領當代大學生重溫昭君出塞的歷史情境,多角度了解相關藝術作品及各家觀點,形成獨立思考和認知,從而正確評價昭君出塞的歷史價值。以高雅的音樂欣賞與藝術交流的形式讓同學們在思想上基本達成共識,認識到昭君出塞的深遠意義,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族融合,樹立“自古蒙漢一家親”思想,加深“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理念。

(二)認同民族團結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56個民族協力同心、坦懷相待,本著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繁榮發展,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則,堅持民族區域自治,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可喜成績1。因此,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前提條件,是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保障。通過藝術教育培養高校學生民族團結思想,包容來自不同民族地區的文化風俗,消除民族偏見,克服文化沖突,彼此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對中華民族產生深深眷戀,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感到驕傲。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旋律優美深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深受人們喜愛?!痘▋簽槭裁催@樣紅》是20世紀60年代的一部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主題曲,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來到帕米爾高原懷抱中的塔吉克村寨,尋找到了這首民歌,作曲家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和再創造,于是一首《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就唱響了全國,從此也“驚艷”了全國。可以說,《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創作改編過程就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一個鮮明體現,是滿漢作曲家吸收塔吉克族民歌精華而創作的,運用了多種民族化藝術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新疆地區特有的少數民族風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這首樂曲的產生和創作背景入手,在引領同學們欣賞樂曲優美深情的旋律和濃厚的異域風情的同時體悟民族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因為歌曲優美深情的旋律中蘊含著生動感人的故事,所以我們也可以由此通過拓寬活動領域,豐富活動內容來重溫經典,走近新疆唐古拉山,一起去了解當年駐守邊防的一名解放軍戰士和當地一位美麗姑娘的愛情故事,引領當代大學生感受漢疆軍民血濃于水的愛情和親情,激發深沉的民族團結意識及愛國主義情懷。

(三)認同中華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生動力

文化是一種精神支撐、情感寄托,具有深入心靈的人文關懷作用。中華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各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積累,它同樣積淀著中華兒女的精神追求,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著政治、經濟、社會等其它領域。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生動力就是中華文化的“春風化雨”式的影響,那么,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就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給予了長期的動力2。這就需要在高校藝術教育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華文化和民族文化“多元一體”的關系,在多元中強調主體,在相同中包容不同。強調中華文化與民族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各民族既要相互了解、尊重、學習,又要牢牢認定中華文化這個主線,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強有力的內生動力,這恰恰也是藝術教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的優勢所在。高校音樂社團可以選取一些表現各族人民生產生活、文化特點、精神風貌的名曲,如表現塔吉克民族精神風貌創作的《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根據內蒙古昭烏達盟民歌改編的《牧歌》等,開展一系列欣賞、研討等活動,讓同學們在悠揚婉轉、唯美深情的樂聲中、在暢所欲言的交流中不知不覺間浸潤在各民族的文化生活、音樂情感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認同、喜愛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以及各民族之間在音樂文化等領域的交融互鑒,從而潛移默化地增強對各民族的文化認同意識。

綜上所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加強高校大學生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中華文化的認可度,培養學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思想,讓學生堅信各民族的命運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只有榮辱與共、同甘共苦,才有未來和希望。

三、高校藝術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方式方法

如今,高校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這對共同體意識的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并且豐富和完善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論研究。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有些人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主要是民族院校的職責,普通高校不需要對其負責。還有些人認為高校共同體意識的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課實現的,忽略了以其它課程,尤其是以藝術教育形式培養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本文作者實踐表明,只有各類高校都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作為重要任務,從黨領導教育、提升學科建設、加強課堂教學、突出實踐活動和融合互聯網力量這五方面入手,把藝術教育作為重要途徑,才能扎實有效地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

(一)堅持黨的領導,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思想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校藝術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要在思想上和黨保持一致,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領導,服從黨的領導。主要做到以下幾個點:一、高校的黨政一把手應親自負責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組織領導,承擔起主要責任,統籌規劃、把握方向、全面推動。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讓黨員干部了解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義和內容,牢牢掌握其方法和要求,大力提高干部的相關素養,大力培養具有使命感的骨干力量。三、要團結各學院黨組織的力量,加強基層黨支部的建設,組織好基層黨員干部隊伍,進一步增強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最大限度地彰顯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及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得黨組織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能力不斷增強。

(二)提升學科建設,豐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重要途徑

近些年來,由于有些人認知偏差等原因的影響,對高校藝術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學科建設存在明顯不足之處,比如,學科隊伍建設較為薄弱,學科經費投入不充分,課程體系和管理體制不完備等。因此,一方面,做好學科的頂層設計,具體包括找準學科定位,拓展課程資源,優化學科隊伍,制定人才計劃等,為高校學生在學習藝術同時,引導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加強民族團結和愛國主義精神,做好相應的體制保障;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活動中起著指引、帶動,甚至主導作用,高校藝術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相對于傳統的藝術學科師資隊伍,共同體意識培養下的師資隊伍特點主要體現在跨學科的專業上,所以,需要創建激勵機制和人才引進制度,將學科綜合能力納入職稱評定體系,吸引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優秀教師參與進來,而且要鼓勵藝術教師經常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開展跨學科交流,尋求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結合方式,著力構建“課程思政”工作體系1;最后,要加大學科的經費投入。經費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保障,高校藝術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科的建設必須要有充足的經費來源,用以建立杰出人才資助計劃,加大對優秀科研成果的獎勵等。通過經費的大力支持,高水平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研水準不斷提高,有力地帶動學科建設水平。

以跨學科交流,尋求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結合方式為例,我們藝術教師經常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共同申請、完成課題項目,結合教學特點、專業特點等多方面的特殊性,不斷探尋以“藝術思政”為基本思路的課程思政模式,培養了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走出了一條思政育人的新路子,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與此同時,老師們針對藝術課特點,從內容、方法等方面,加強課程改革創新,尋找思政與藝術的結合點,使“思政+藝術”模式的課程成為學生真正喜愛的一門好課。我們藝術老師和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曾經共同策劃了以“多民族歡歌”為專題的課程,在教學中選取了《苗嶺的早晨》《瑤族舞曲》《黎家代表上北京》三首樂曲對同學們進行分享、講解。從創作過程和方法上來分析,作曲家借鑒了苗族音樂的“飛歌”旋律和音調創作了《苗嶺的早晨》,《瑤族舞曲》是依據瑤族傳統歌舞鼓樂的音樂素材改編創作的,《黎家代表上北京》也是以黎族特有的舞蹈節奏和民間音調為基礎創作而成??梢哉f三首曲子都是蘊含著民族音樂文化的優秀作品,讓有一定音樂素養的大學生們充分認識到,各民族文化彼此欣賞、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才會枝繁葉茂,璀璨奪目。通過引領大學生們欣賞這些短小精悍、膾炙人口的名曲,進而以音樂為媒介了解各少數民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各民族音樂文化間的融會貫通,學習各族人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的文化精神,進而堅信我們有共同的精神文化,有共同的家國情懷,也就有共同的使命擔當。

(三)加強課堂教學,堅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主要陣地。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它可以通過音樂課、舞蹈課、影視課中的歌曲、故事、影視作品等鮮活、有趣的形式來體現,將共同體意識恰當地融到這些課程當中,必將有助于鑄牢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方面,通過向學生講授表現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怕犧牲、敢于創新、勇于改革的紅色文化的藝術作品,讓學生明白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于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抵制外敵的過程中,產生于各族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使得中華民族富起來、強起來的進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中華民族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的信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聆聽、學唱民族民間音樂,欣賞、學習民族民間舞蹈的過程中,感受各民族的藝術風格,樹立尊重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理念,提高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比如,欣賞蒙古族歌曲《嘎達梅林》時,讓學生從對歌詞、曲調、結構的分析中了解到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感人故事,體驗到蒙古族音樂蒼涼壯闊的美,感悟到嘎達梅林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切身受到英雄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啟發和教育。又比如,欣賞軍歌《當兵的人》時,讓學生體會到軍人甘愿奉獻一切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生觀,以及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這些教學點滴不斷培養品德高尚的人才。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們曾欣賞過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它是馬耀先、李中漢于1956年創作的小提琴獨奏曲,具有濃郁的新疆維吾爾族民間音樂風格,曲風奔放酣暢,節奏明快,是一部“小而精”“短而美”的作品,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各種類型及版本的小提琴教材多有收錄,因而這首曲子也是大學生們所喜聞樂見的,特別適合作為獨奏曲目在各類音樂會上演奏。音樂社團就可以從這首《新疆之春》入手,組織有小提琴演奏基礎的大學生開演奏會,讓同學們在熱情瀟灑的演奏中、在悠揚歡快的樂聲中領略新疆春日的美好景色,陶醉于豪爽、樂觀、奔放、流暢的樂思,感受新疆維吾爾族人民載歌載舞的熱鬧場景。再結合樂曲欣賞會,讓大學生們進一步了解《新疆之春》的音樂形象、思想情感,這首《新疆之春》“樂曲情緒熱情歡樂,非常充分地展示了新疆維吾爾族人民載歌載舞的熱鬧場景以及他們熱情奔放的性格特征。”1通過介紹樂曲的內容,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新疆之春》表現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新疆地區煥然一新、生機勃勃的面貌,新疆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以及歡欣暢快精神風貌,激發大學生對新疆人民的熱愛,對國家對政府的熱愛。音樂社團還可以組織研討會,分析《新疆之春》的曲式結構、演奏技法,深入了解這部音樂運用新疆手鼓伴奏,在小提琴演奏中也模仿手鼓的節奏,模擬新疆傳統樂器——冬不拉的音響效果等,增添濃厚的民族氣息,在旋律上頗具新疆民族風格,從而引領大學生們了解新疆維吾爾族音樂的風格特點和相關文化,以及樂曲創作過程中不同民族樂器演奏技法的互相借鑒與模仿,從而認識到文化交融的魅力,激發起對新疆地區音樂、文化及廣大人民的熱愛,以及喜愛熱烈奔放、清冽明媚的新疆文化,讓同學們體會到漢疆各民族血濃于水的親情,形成愛國、愛家、愛各族人民的思想,自然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四)突出實踐活動,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鮮活形式

實踐活動往往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是培養高校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可缺少的有力形式。

各種藝術團是高校中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學校應當加強對藝術團的管理和建設,合理利用不同社團特點開展各種藝術實踐活動,體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比如,音樂社團中,不同民族的學生定期學習、演奏各民族音樂作品,經常研討民族音樂,定期舉行免費演出,積極參加各種公益表演。通過這些形式來感受不同文化風格和理解各族文化傳統,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又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找到了歸屬感。我校的音樂社團曾經以表現新疆地區風物民情,民族性格、情感的曲子《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后面簡稱《陽光》)為核心內容,組織一系列欣賞、研討等活動,增強了同學們對新疆地區音樂、文化的喜愛和認同,從而鑄牢漢疆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維度上,我們的音樂社團把主要精力放在引領同學們欣賞 《陽光》一曲中所展現的塔吉克民族熱情奔放的性格、神秘獨特的西域風情 ,由體悟動人心弦的藝術情感和濃厚的民族特色來激發同學們民族認同意識。音樂社團圍繞這首曲子開展欣賞活動,首先引領同學們了解樂曲的創作過程,這一點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重要作用?!蛾柟狻肥怯勺髑谊悇傁壬鶕聽栠d卡的爾創作的歌曲《美麗的塔什庫爾干》和劉富榮改編的笛子獨奏曲《帕米爾的春天》,以及塔吉克族的民間音樂素材創作的,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各民族文化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生動例證。作曲家充分吸收民族音樂素材, 立足于塔吉克民族音樂文化,成功運用小提琴的技法 , 使得作品具有了獨特的民族音樂特征與精彩的藝術表現力。全曲情感熱烈、性格奔放、民族風格濃郁。其次,音樂社團在組織同學們欣賞《陽光》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介紹塔吉克族相關知識的PPT或視頻短片等,通過了解民族音樂文化背景 ,更深切地理解樂曲所展現的特有的民族風情。塔吉克族,生活在帕米爾高原東北部的最高處,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這里陽光充足,照耀著他們居住的石頭城堡“塔什庫爾干”,這里群山聳立,冰川高懸,險峻秀麗。塔吉克族人口大約三萬多,他們信仰伊斯蘭教,天性擅長音樂、歌舞,民族性格堅毅豪放;他們崇拜鷹,鷹是塔吉克民族的標志,是其民族靈魂的象征;因而塔吉克族也被稱為“鷹的民族”,他們的民族器樂中,尤以“鷹笛”為主,用山鷹的翅骨做成,聲音高亢嘹亮;他們的民族舞蹈中,“鷹舞”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舞姿有如蒼鷹一般的活潑、矯健,同學們了解了塔吉克民族文化的這種特征,在欣賞悠揚熱烈的樂曲時就能聆聽分辨出好似“鷹笛 ”之聲,能欣賞回蕩于層巒疊嶂的雪山之巔的美妙旋律,也能想象出快樂的塔吉克青年男女邁著矯健的步伐跳著“鷹舞”的熱烈場面。1在沉醉于高亢、熱情的音樂氛圍的同時感受塔吉克人民奮發向上、熱愛自由、熱愛生活的精神情感,這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民族情感認同、文化認同,是音樂社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方法之一。

身臨其境感受藝術也是一種常見的實踐形式。讓學生走出校園,不定期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現場觀看電影《智取威虎山》《劉三姐》,歌劇《江姐》、舞蹈《絲路花雨》等帶有紅色文化、民族特色藝術作品,從中體驗各族文化的多樣性,深切感受藝術的極大魅力,同時撰寫觀后感、影評,進行互相交流,談體會和感受,分享自己的民族文化,這些實踐活動對促進不同民族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民族榮譽感和團結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也是十分有效的形式。校園文化活動應緊扣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主題,將中華民族和各民族是一個大家庭與家庭成員關系,中華民族一家親等理念植入其中。積極引進多種表現民族精神的精品藝術項目,例如全國大學生藝術節展演和民族節日慶?;顒拥?;開辟校園民族文化宣傳欄、雕塑、畫展等直觀形式,宣傳“民族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內容;開展民族歌曲比賽、民族舞蹈比賽、民族傳統藝術作品展覽等活動。讓高校學生們感受民族文化氛圍,體會中華文化的強大精神力量,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從而從中體會到中華民族是各族人民肝膽相照、和諧共處、多元一體的大家園。

(五)融合“互聯網+”力量,拓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發展空間

如今,互聯網似乎成了中國的代名詞,互聯網在中國的高速發展恰恰又給予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的時代內涵和發展空間。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相比廣播、電視、雜志等傳統媒體,互聯網的發展既合理優化了社會資源的配置,又可以高效、快速地傳播大量信息,因此,互聯網與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高度融合,必定是一個時代大方向,而藝術教育生動、形象、直觀的特征又剛好與互聯網的特點不謀而合。在高校中,依托學校網站、app、微信公眾號播放富有民族精神、紅色文化的音樂、影視、舞蹈等視頻,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針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利用微信、app、手機報等新媒體,制作符合高校學生興趣的微視頻、微電影;運用慕課形式進行藝術課程教學,使得表現民族團結、多元一體精神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在師生間傳播,拓寬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途徑,做到教育的網絡化、智能化。

不難發現,培育高校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課堂教學為基礎,與“互聯網+”相結合,加強藝術團建設,積極探索課外觀影、聽音樂會、引進精品藝術項目等新形式和新方向,拓展學生視野,增加方式方法的新穎性與趣味性,發揮藝術教育在高校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長處。

四、結語

高校教育是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力途徑之一,高校藝術教育對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又有其優勢和特殊性。高校藝術教育應該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學科建設,以課堂教學為基礎,融入第二課堂、課外實踐活動,并且順應互聯網時代大背景,加入“互聯網+”新元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思想,認同中華文化,培養高校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而傳承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觀念,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孟凡華]

猜你喜歡
藝術文化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誰遠誰近?
紙的藝術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五月天在线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色综合激情网|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JIZZ亚洲国产|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国语少妇高潮| 人妻21p大胆|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欧美三级自拍| 国产一级毛片yw|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欧美人人干|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国产一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免费jizz在线播放| 一级片一区|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AV老司机AV天堂|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国产色网站|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爽妇精品| 欧美人人干| v天堂中文在线|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亚洲综合色婷婷|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欧美a√在线|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69av免费视频| 国产香蕉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67194亚洲无码| 色爽网免费视频|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亚洲第一黄色网|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亚洲综合狠狠| 亚洲啪啪网|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99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