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體育選項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導,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進行學習,更好地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在普通高中的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施行。同時,上好高中體育選項課也對廣大一線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22年江蘇省高中體育與健康優秀課評比活動中,筆者執教了高一年級《足球:腳內側連續傳接球》,以親身經歷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如何上好高中足球選項課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分層施教,提升“學”的效果
在本節高一年級《足球:腳內側連續傳接球》選項課上,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組成“同質”小組進行協作式練習。分層教學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不同特點,使學困生在練習中有更大的參與度,使學優生能更上一層樓,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高度的積極性。
如,在本節課的“帶球、傳球”技術練習環節,筆者針對接傳球時第一下觸球的位置、傳球的球速、身體的姿態、是否抬頭觀察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學生根據自身能力水平完成不同要求。在分組對抗比賽時,將學生分為“同質”小組,分別進行不同附加條件的對抗比賽,讓不同的小組勢均力敵,最后對各小組進行整體評價,讓所有的學生都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通過“分層教學”,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不同的難度和目標,學習更加高效。
二、循序漸進,激發“練”的熱情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實施建議中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對于運動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形成運動專長;對于運動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循循善誘,耐心給予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在所學的運動項目上有所進步。”本節《足球:腳內側連續傳接球》教學中,基本部分的練習內容是學習將球停在側前方以及“二過一”,考慮到不同學生在運動水平、理解能力和學習目標等方面的差異,教師有針對性地安排循序漸進的練習,對同樣的技術練習提出不同要求,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難度。如,在學習將球停在側前方的技術練習中,首先,安排4名學生面對面的傳接球練習,只要學生能夠流暢地進行傳接球,就算達到要求;其次,要求學生將球停在擺放的標志盤附近,并且身體重心跟上,以便更好地銜接控球;最后,通過真實防守人的參與,讓技術練習順利過渡到技能練習,學生在練習時能夠感受到與真實比賽一樣的場景,進一步增強學生在有防守的情況下合理運用技術動作和做出最優決策的能力。
目標引領內容,傳接球的目的就是通過同伴間的傳接轉移,使得在局部空間內形成多打少的局面,因此在進行“二過一”的練習時,筆者要求學生首先傳球準確到位,做到人到球到,在此基礎上盡可能一腳出球,把握轉瞬即逝的進攻時機,最后結合射門,讓練習更貼近真實比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需要強調的是,即便實行分層教學,隊伍的組織調動也要做到高效,一節課技術練習的時間有限,教師要盡可能減少隊伍的調動,簡化場地的布置,如,在進行將球停在身體側前方的練習時,始終保持4名學生1組面對面傳接球的隊形,通過增加標志盤以及防守人參與提高練習的難度,大大提高了練習的效率。
三、實戰情境,錘煉“賽”的能力
《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課程內容的足球模塊教學提示中指出,“要注意創設比賽情境,讓學生在比賽情境中反復運用動作技術,通過實戰演練提高動作技術水平”“引導學生將基本的技戰術運用于實戰情境中,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調控能力、合作精神和公平競爭意識”。足球選項課上的學生雖然對足球項目的學習有興趣,但普遍缺少堅強的意義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筆者希望通過課堂上的實戰競賽,激發學生在運動中的潛力,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短板,從而為今后的足球學習提供更多的參考。
如,筆者在本次課中安排了“2VS2+
2+GK”的比賽,如此設計的意圖是通過進攻人數的優勢創造更多的“二過一”場景,讓學生在比賽中有更多接觸“二過一”場景的機會,提高學生在實戰中運用所學技術的能力。同時通過不限制換人次數的規則制定,讓學生身體運動的同時,讓大腦也活躍起來,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思考如何換人,如何運用技戰術等,斗智斗勇,爭取比賽的勝利。實戰競賽讓學生在正式的足球賽情境中增強技術的運用能力,提高對足球技術的重視,同時培養團結協作、遵守規則、永不言棄等品質,學會正確面對比賽的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