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翔 李璨陽 申坤蓉 王思婷



四川省成都市沙堰小學自2017年成立以來,將“每個兒童定然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奇”的教育理念滲透在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通過體育課程改革與建設,每班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每天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強化管理組織與評價協同、課堂教學與體育活動協同、學練賽協同、室外室內協同,保障大課間活動優質、高效開展。
一、管理組織與評價協同,積極以評促練
學校成立大課間工作小組,校長擔任組長,分管體育的副校長擔任副組長。副組長負責統籌協調各部門相關工作,確保大課間優質、高效、安全開展;構建由校辦公室、學生中心、體育組、班級共同體組成的4個管理主體,分別從考勤質檢、審核發布、效果評價、即時評價4個維度參與大課間活動評價,實現以評價為導向促進師生積極參與大課間體育鍛煉的目的。
體育組教師按照活動指導、音控主持、自編操指導、安全保障4個小組參與大課間管理,并從體育維度考評班級執行效果。學校從各班選取優秀學生組成評價小分隊,每天對班級大課間活動情況進行等級評價并記錄;每周匯總后反饋到班級,促使班級加強對大課間活動的組織管理。學校以月為單位對學生評價小分隊進行輪換。學生組成的評價小分隊從班級隊列整齊度、做操動作規范度、分班活動參與度3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以舉旗的方式在大課間每一環節結束后即時評價,紅旗為表揚、綠旗為提醒。每日大課間結束后,體育教師匯總學生評價情況和教師巡視情況,形成班級大課間得分后上報學生中心。
班主任、副班主任共同參與大課間活動,從學生的著裝規范、行為紀律、參與熱情等方面引導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通過小五星點贊、小紅花獎扣即時評價本班學生,每月根據學生大課間鍛煉情況選出鍛煉小明星,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課間鍛煉。
二、結合課程設置內容,學練協同熟技能
學校每班每周5節體育課由2節體育常規課和3節專項課組成,2節體育常規課在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多種運動項目的樂趣;足球、花樣跳繩、健美操為具有特色的專項課,重在發展學生的專項運動技能。結合學校的課程安排,大課間活動中安排了13分鐘的以年級為單位的分班活動,如,一年級學生進行青蛙跳、跳房子等趣味游戲;二年級學生進行翻越、鉆山洞等基本運動技能的學習;三年級學生進行跳短繩、接力跑練習;四年級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運球練習;五年級學生進行跳長繩練習;六年級學生進行耐力跑、跳臺階等素質練習。
針對學校場地小、人員多的問題,為保障大課間分班活動的練習密度,學校對內容安排和組織進行了有效調整,如,在五、六年級足球分班活動中,將學生分為4~6人為1組進行迎面運球、踩球、蕩球接力(圖1),將距離控制在10~15米,在保證學生有充分運球距離的前提下,提高交換練習的頻率。
三、學練賽協同,分層推廣自編操
目前,學校已創編了三類自編操:熱身類以整理隊伍、熱身準備為主,動作整齊、音樂輕快;活動類以發展學生身心為主,音樂節奏輕快、動作幅度大、運動強度大;放松類以拉伸肌肉、放松身心為主,動作舒緩、音樂柔和。每套操根據不同水平段學生的學情進行不同難易程度的分層設計,采用相同音樂不同動作的編排,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如,自編操《少年》中的第4節,在編排上一至三年級風格更具童趣;四至六年級風格更具控制與力量。再如,自編操《一起向未來》中的第1節一至三年級進行原地的操化練習,四至六年級進行隊形的互動變換。并同時采用如下學、練、賽協同配合的方式。
學,在健美操課上由教師進行動作、音樂解讀(見圖2-1),促進學生對動作和音樂的熟悉,對個別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1VS1輔導;練,利用2~3次大課間進行集體練習糾錯,同時分層指導,解決共性問題;賽,開展領操員選拔賽,優先發展一部分學生成為班級領操員和小教練(見圖2-2);依托運動會開展全校自編操《一起向未來》《少年》比賽(見圖2-3),激勵班級積極參與,同時將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都“卷”入新操練習當中。
四、室外室內協同,全時空拓展活動
在霧霾、多雨等情況下,無法開展全校室外活動時,學校建立線上鍛煉平臺,設計有效、有趣的室內大課間活動,這是延續體育運動對學生正面影響的重要途徑。學校堅持自主自愿與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讓室內室外大課間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豐富多彩,分段設計并實施,如,水平一的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電子白板等制作VR視頻,學生能夠在游戲闖關中完成下蹲、跳躍、沖拳等練習動作,同時在室內操部分采用動物模仿操,將枯燥的運動趣味化(圖3-1、圖3-2);水平二的學生采用活潑向上的室內操,將站位體前屈、變速擺臂等身體素質練習加入其中,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圖3-3、圖3-4);水平三的學生由于身高臂長,在室內活動中難以舒展完成操類動作,可利用書包、凳子等重物,完成深蹲、二頭肌彎舉、卷腹等力量練習(圖3-5、圖3-6)。室內大課間由于空間條件的限制,與室外大課間活動相比,不易達成保質保量的運動量要求。對此,學校把室內大課間的重點放在傳遞給學生堅持鍛煉的態度,督促其養成每天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學校大課間經過5年實踐,以4個協同為抓手,以多元評價為導向,以內容為核心,以引導全員參與為重點,使師生對體育鍛煉有了更高的認識,校園里時常能看到學生陽光、積極、自信進行體育活動的畫面。學校大課間因其豐富、有趣的特征,已成為學校周邊居民定時觀看的精彩節目,并在2022年榮獲成都市大課間評比一等獎、四川省大課間評比一等獎。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學會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點課題“中小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高效實施策略研究”(項目編號:川教學會【2020】20號)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