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永梅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中的“動作發展”部分提出:“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如:走平衡木,或沿著地面直線、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蹺等游戲活動。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如: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玩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開展體育游戲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巧妙地把發展目標滲透于游戲情境中。“大型充氣棒”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器材,為了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筆者把“大型充氣棒”稱為“金箍棒”,創設了與之相關的游戲情境,通過富有挑戰性的“通關”之旅,鍛煉幼兒的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同時也為大班幼兒適應小學生活做好身心準備。
游戲目的:1.樂于探索“大型充氣棒”的多種玩法;2.通過情境游戲練習匍匐爬、手足爬、平衡走、側身翻滾等動作,發展身體平衡協調能力;3.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勇于挑戰、不怕困難的精神。
游戲準備:1.2根“大型充氣棒”;2.平整的地面;3.幼兒對《西游記》故事有初步的經驗準備。
游戲過程:在熱身活動結束后,教師激趣導入,告訴幼兒要用“金箍棒”做游戲,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并分享“金箍棒”的多種玩法,通過探索的過程,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游戲環節中,教師圍繞目標共設置了4組非常有趣的通關游戲,并告訴幼兒,現在有4道關卡,如果能夠全部通關,就能獲得勝利。
第1關:摘“人參果”。
游戲玩法:此時“金箍棒”是一棵粗壯的“人參果”樹,6名幼兒為1組依次趴在“樹干”上,從一端(果樹底部)向另一端(果樹頂部)匍匐前進。移動時以腹部為支點,前臂扒著“金箍棒”將軀體向前拉,腿部前屈下肢跟進,上下肢交替前進(圖1)。
注意事項:游戲中要注意收緊核心力量,通過上下肢的屈伸和交替配合移動身體,提高身體協調能力。
第2關:過“火焰山”。
游戲玩法:幼兒在“金箍棒”上以雙手、雙腳支撐身體,雙腿稍屈膝,頭稍抬起,眼睛向前看,左手右腳、右手左腳協調配合,在“金箍棒”上向前爬行(圖2)。
注意事項:手足爬比匍匐爬難度增加,教師要注意在旁邊做好保護措施,避免幼兒從“金箍棒”上掉下,同時提醒幼兒通過屈膝壓低身體重心,提高身體穩定性。
第3關:走“獨木橋”。
游戲玩法:幼兒站在“金箍棒”上,通過伸開的雙臂保持身體平衡,從一端走向另一端(圖3)。
注意事項:協助幼兒站立在“金箍棒”上,鼓勵幼兒克服膽怯心理,指導幼兒左右腳緩慢交替前進,同時通過伸展的雙臂調節身體平衡,提高專注力,增強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
第4關:翻“金沙灘”。
游戲玩法:2根“金箍棒”并排擺放,幼兒平躺其上,利用腰腹力量帶動身體進行側身翻滾,從一端翻滾到另一端(圖4)。
注意事項:協助幼兒平躺在“金箍棒”上,翻滾時引導幼兒使用腰腹兩側發力,頭要跟隨身體一起轉動,教師要做好保護,避免幼兒從“金箍棒”上滾落。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大班體育游戲主題活動開發與實施研究”(項目編號:JCJYC2216zy02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