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摘 要]2019年初,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在職業教育領域推動“1+X”證書制度。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圍繞該制度對人才培養方案、實訓設施以及師資等進行一系列改革,為結合該方案中提出的政策要求,工程造價專業應從校企共同育人、課程體系深度調整、提高師資隊伍軟硬實力、提升實訓基礎設施等方面,通過加強與企業聯合教學,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強課程改革研究,落實課證融通,有效改善并提升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1+X”證書制度;人才培養;協同育人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志碼:A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速度受市場經濟影響,增速比往年有所降低,但是仍處于高速發展中。不同層次和素質的專業人員既是建筑行業急需的人才,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就人才培養模式而言,大部分擁有工程造價專業的高職院校采用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傳統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模式的很多內容,已經無法適應當下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其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在完成學校所授課程進入崗位時,發現學校所授課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對該崗位技能點的要求,學生無法快速融入自己的職業角色,畢業后很難盡快地在工作當中獨當一面,所學的很多知識在崗位當中都無法使用,甚至企業還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培養剛進入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無法精準對接工作崗位的需求。因此,調整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
目前,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模式大多是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面向工程造價咨詢、建筑施工、工程項目管理等行業企業,培養從事建筑工程預結算編制、工程造價成本控制與規劃等工作,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掌握工程造價專業知識,具備“擅讀圖、懂施工、能計算和會管理”的專業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
培養方式主要采用三年制教學,以兩學年校內基礎知識學習為主,另外一學年分為半年跟崗實習、半年頂崗實習。同時,在實習結束后完成畢業設計相關內容等,以修滿所有學分作為最終畢業依據。但是在這種工程造價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下,職業資格證書相關的課程內容與人才培養方案當中所開設課程的內容雖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聯系,但是所開設的大部分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中所要求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并不能夠完全融合。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從2019年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即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學校企業合作,實現人才精準導向,推動職業院校“三教改革”,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開辟新的渠道,提升就業創業本領,這也是未來職業教育的一項工作重點。
1 “1+X”證書制度催生“2+2+N”新育人模式
建筑與藝術設計系工程造價專業依托于遵義職業技術學院設想構建的“2+2+N”協同育人模式,旨在為貴州省內建設工程行業提供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以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藝術設計系為執行主體,在遵義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和貴州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的參與和支持下,通過與貴陽信息科技學院建立工程造價專業專升本通道、專本授課內容銜接、師資相互溝通,同時密切聯系合作企業,整合企業資源和企業需求,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共同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精準對接企業崗位知識需求和技能需求,打通“校校行企”共同培育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新渠道。
在這一擬構建的模式中,第一個“2”是指遵義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和貴陽信息科技學院(本科),均有工程造價專業,高職學生經過三年學習后便可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兩校區域相鄰,方便實現學生學歷提升、師資共享、人才培養模式共享等。第二個“2”指的是遵義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和貴州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協會有大量的入會企業及工程造價專業的專家,龐大的專家庫能夠為工程造價專業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指導、專業交流等職能,方便學校和企業從多渠道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N”則指的是貴州省范圍內規模較大的協會會員企業,方便校企合作協同探索人才培養模式。
這一模式在初期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企業需要大量優質畢業生,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學生一畢業就能迅速上崗進入角色,但是學校目前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當中所開設的課程與企業需求存在很多不符,無論是理論授課教材還是實訓授課所需的軟件,均無法跟上市場主流,中間存在時間差;二是技能標準不統一,給教師授課帶來很大難度,沒有辦法建立一個符合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職業標準,導致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很低;三是高職和本科課程銜接密切度不夠,高職注重實踐培養,而本科更注重理論培養,存在明顯的培養層次差,合作雙方的學校在課程體系的重復性和銜接點上很難達成統一,很多課程在高職學習期間學過了,在本科學習期間又重復學習,造成了授課資源的浪費。
而“1+X”證書制度的實施能很好地解決以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當下階段工程造價專業可以申請的“1+X”證書試點項目有“工程造價數字化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識圖”3個技能等級證書項目,這3個技能等級證書是目前建筑工程行業中需求量最大、使用率最高的證書。通過引入“1+X”證書項目,對照證書當中所需要的人才培養標準和課程內容去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改善了協同育人各方參與的積極性,促使“2+2+N”新模式能夠穩步運行。可以通過“1+X”證書制度將課程與職業證書相融通,高職階段引入“X”證書項目,以理論授課為輔,實訓課程為主進行授課;本科階段則可以定位應用型本科的課程建設,增強與專科課程體系的連貫性,通過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降低授課內容的重復性,同時校企雙方可針對崗位工作需要,探討并制定“X”證書的技能標準,共同研發人才需求標準、人才培養標準和課程教學標準,并以學生通過考核獲取相應的X證書作為職業技能考核指標,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技能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企業對職業院校學生的需求意愿。
2 “1+X”制度多渠道改革現有教學模式
“1+X”證書制度的設計,是為了能夠準確把握職業技能標準,改善現有教材和學習資源無法滿足市場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規范”的要求等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進行改革。一是校企共同探討并制定專業課程標準,共同開發教材,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規范、新要求”納入教材,改善現有教材的知識點延后性,通過開發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和信息化課程資源,讓職業學院的教材跟上產業技術發展的腳步,對接企業生產崗位的需求。改變現有的教學理念,推動教師角色轉變和教育理念、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1]。二是改變傳統線下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目前,我國現有的信息技術和通信設施基本上能夠滿足同一時段大規模線上教學的要求,很多企業行業專家可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方式,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規范、新要求”帶入課堂中,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并且第一時間學習到最前沿的技術。
3 “1+X”制度使工程造價課程體系更貼合市場
“1+X”制度要求試點工作要與現有的教育教學過程相互融通、相互促進,職業院校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將專業教學標準、課程內容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相融合,將證書的技能點和人才培養方案相融合,從而保證“1+X”證書的順利實施[2]。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藝術設計工程造價專業在深入調研行業需求標準的基礎上,明確了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入職的相關崗位所需的素質、知識和能力目標。對接市場需求,根據就業崗位核心能力和需要,構建面向“二級造價師、二級建造師、BIM建模師、土建施工員”4個崗位方向的工程造價專業項目課程體系。
“1+X”制度課程體系可圍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在“藍色致用、綠色出彩”兩個方面,從四個崗位的技能需求出發,對接職業能力需求,形成“課證融通”模式。對工程造價專業核心課程,如“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工程造價軟件應用、BIM信息技術、建筑施工技術”等,結合造價崗位工作需要和技能要求,按照專業課程發展理念,校企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編制,按照項目化教學開發相應的活頁式教材。
4 “1+X”制度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1+X”制度下,對該專業的師資有明確要求,要求專職教師隊伍應該由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校園和企業專家組成。為工程造價專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有效地突破了在校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技術屏障。工程造價專業在專業建設方面可從以下渠道打造適應專業發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第一,教師可以積極參與技能競賽,也可以指導學生參與各種大賽,幫助學生獲得榮譽的同時也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和教學能力的提高。近五年,工程造價專業教師團隊中獲貴州省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指導學生參加貴州省職業技能大賽獲二等獎9人,三等獎6人;指導學生參與貴州省大學生BIM技能大賽獲一等獎3人,三等獎6人,有5名教師先后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
第二,教師可利用寒暑假休息時間下企業鍛煉,走進崗位一線,學習市場最新技術,了解市場最新走向。利用合作企業,推動專業教師深入接觸實際工程項目,并將項目中所收獲的內容轉化為教學資源,將最前沿的專業技術帶入課堂。工程造價專業教師結合課程教學,先后主編、參編出版教材2部,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2門、院級精品課程1門。由此可見,打造一支高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可以有效提升教師團隊的教學、科研和專業技術能力。
5 “1+X”制度提升實訓基礎設施
面對“1+X”證書制度的各種挑戰,由于各院校自身的基礎實力不同,尤其是在實訓室的基本建設上,體現出的較大的差異性,這就導致一部分院校不能滿足“1+X”證書制度的試點條件。為了響應并落實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職業院校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實驗實訓設備的現存情況,在貼合“1+X”制度的基礎上完善實訓室的教學條件,有選擇性地采購新的實訓設備[3]。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于2017年開設,其中大部分實訓設施早在2013年便投入使用,部分設備已接近報廢狀態。在“1+X”制度實施的政策背景下,要及時完善現有實驗實訓設施。為滿足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需求,現已新建BIM實訓機房和綜合實訓機房各一間,購置了工程造價計量軟件以及CAD繪圖和BIM建模軟件;為進一步貼合“1+X”證書制度對實訓設施的要求,現擬建兩間綜合實訓機房以及購買計價軟件,同時升級已有的計量軟件版本,為后期申請“1+X”證書試點做準備。
從現有研究來看,“1+X”證書制度具有多重價值。一是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價值角度[4],認為“1+X”證書制度是重要途徑,將重塑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二是從人才培養模式的價值角度,認為“1+X”證書制度將推動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重塑課程體系、教學過程、人才培養方案。三是從終身學習的價值角度[5],認為“1+X”證書制度將貫通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為技術技能人才終身學習創造條件。四是從職業教育辦學的價值角度[6],認為“1+X”證書制度有利于激發社會力量開展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的實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政策紅利,為深入開展校企協同育人開辟了多種渠道。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作為擬申請“1+X”證書試點的專業,充分利用“1+X”制度的政策支持和紅利,在結合市場調研的基礎之上,聯合企業深度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加快“雙師”隊伍建設,完善實訓基礎設施,重點開展“三教”改革,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蘇建青. 實施1+X證書制度 推進“三教”改革 [J]. 江蘇教育研究,2020(30):36-39.
[2]馮均州,趙仕釵. 1+X證書制度下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研究——以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 江蘇教育研究,2020(30):40-43.
[3]辛基源,董梓玨,羅玉良,等. 貼合1+X證書制度的汽車專業實訓室建設的研究[J]. 時代汽車,2021(24):56-57.
[4]覃川. 1+X證書制度:促進類型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保障[J]. 中國高教研究,2020(1):104-108.
[5]劉陽;高樹平. 新時代1+X證書制度的價值意蘊、理論基礎與實現條件[J]. 教育與職業,2019(23):12-17.
[6]唐以志. 1+X證書制度:新時代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創新[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