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豪

“爺爺,你這個血壓有點高喲,建議您抽空到醫院做一個健康體檢,體檢是免費的。”5月2日,來自永川區吉安鎮衛生院黨支部的志愿者們在轄區內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科普健康知識、宣講黨的政策,并為轄區老年群眾和特殊群體量血壓、測血糖,將關懷送到家門口。
這支志愿者隊伍有一個響亮的名號——永川區“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自2012年成立以來,這支志愿服務隊已有超過3000人注冊,累計開展服務時數超過168萬小時。
近年來,永川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行業特點,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在全區衛生健康系統成立“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32支、站點31個,通過10余年的經驗探索和集成化打造,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系統實際、適應發展需求的“黨建+志愿服務”模式,為永川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孝老:“小舉動”彰顯“大溫情”
張小芳是吉安鎮衛生院的一名黨員護士,2017年,她加入了“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參與到“情暖夕陽”志愿服務項目之中。
2018年11月,80歲的唐治邦老人因腦出血后遺癥被鎮衛生院收治入院。
張小芳雖然通過其主治醫師提前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況,但見到老人的第一眼,她還是被震驚了:老人癱瘓在床,全身有多處褥瘡,骶骨處已經達到深度潰瘍期并伴隨感染。更令張小芳心疼的是,老人無兒無女,更沒錢到大醫院醫治。
“這個人恐怕活不長了。”這是張小芳當時腦海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但她馬上又想起了當初入醫時許下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之后,在唐治邦住院期間,張小芳只要有空就會看看老人的情況,幫他擦拭皮膚、換藥;到了午飯時間,她還會到外面買上飯菜端到病房,一口一口地喂無法自己吃飯的老人吃飯。當時是冬天,盡管天氣寒冷、病魔可怖,但當飯菜的香氣氤氳升騰在空氣中,暖意填滿了整個病房。得知老人因營養不良導致褥瘡恢復不佳,她又自己掏錢給老人買牛奶,還為老人剪指甲、洗頭、按摩、打氣加油……
在張小芳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老人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從最開始只能躺在床上到可以自己支撐著坐到床邊再到蹣跚走路,可喜的變化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再后來,唐治邦出院了。現在張小芳和同事們還時不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如今的他已經可以生活自理了,日常的娛樂活動也多了起來。
2023年5月24日,當張小芳和同事們到唐治邦所在的敬老院看望他時,老人正在樹下悠閑地乘涼玩牌。見自己的“恩人”來了,老人連忙起身,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當初我身患重病,如果不是衛生院的治療和小芳的精心照料,我這把老骨頭可能早就沒了。”唐治邦經常與敬老院的朋友分享他的經歷。
關心好老年群體,是保障服務民生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區衛健委深入開展“情暖夕陽”醫養結合、免費體檢、健康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占比62.65%,區域內就診率達93.6%,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志愿服務隊的橋梁紐帶作用。
愛小:“小人物”奉獻“大仁愛”
2020年6月8日上午,永川區婦幼保健院兒保科辦公室內,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討論。
“小利今年11歲,患有智力障礙,姐姐是名重度智力殘疾患者,父親年邁沒有收入來源,母親是走失人口……”“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坐在一起討論著小利的情況。
了解到小利的情況后,護士陳月顯得格外憂心忡忡,她當時21歲,是“助力慢飛天使”志愿服務項目中的一名志愿者。
會后,身為入黨積極分子的陳月毅然決然地向領導表達了自己的愿望:“我來幫幫這個孩子吧。”
陳月和同事們為小利發動捐款,悉心整理小利的相關材料并爭取醫院、殘疾人聯合會等各方救助,為其減免了3萬余元的檢查和訓練費用。
小利的康復計劃漫長而繁瑣。區婦幼保健院與小利家的距離有15公里,而陳月做的事是,每周五下班后,都搭乘公交車,把小利接到自己家里,和小利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教小利刷牙、洗澡、搭乘公交……這樣的生活,就這樣持續了180多天。
這是打開一顆心所需要的時間。
小利漸漸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來自社會的關愛。2022年,在大家充滿希冀的目光中,小利康復了,逐漸變得開朗自信,繼續踏上了求學之路。
“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我幫助小利走出陰影,而小利也‘點醒了我。”陳月感嘆,在幫助小利的過程中,她也領悟到自己身上肩負著的那份獨屬于醫務工作者的責任——醫者仁心。
陳月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類似的愛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助力慢飛天使”志愿服務項目的志愿者們以殘疾兒童為對象,利用業余時間為孩子們提供院外的志愿服務,促進殘疾兒童群體的心理情緒發展,近5年來已幫助殘疾兒童600余人。
與此同時,區衛健委還聚焦全生命周期、全成長周期提供志愿服務,推進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將嬰兒死亡率控制在2.41‰以下,孕產婦死亡率為零,每年服務殘疾兒童200余人次,推動永川區成為國家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區。
普惠:“微工程”匯聚“大能量”
“這里的血透室真是大大緩解了我們看病遠的問題!”提起朱沱鎮衛生院新建的血透室,朱沱鎮圍子山村村民楊福全十分激動。“這里不僅離家距離近,透析費用也比大醫院低得多,還可以聯系‘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上門接送。”楊福全說。
朱沱鎮距離永川城區50多公里,以前,鎮上需要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到永川城區做治療,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長時間的顛簸還會加重身體負擔,不利于身體恢復。
2019年,朱沱鎮衛生院“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這一問題后立即著手解決。在各方的積極推動下,由區人民醫院投資300余萬元、朱沱鎮衛生院提供場地并出資70余萬元建設血液透析中心。2020年12月,朱沱鎮衛生院血液透析中心正式運行,截至目前已服務40余名患者,年均透析5000余人次。
“2022年,永川區‘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成為重慶市榮獲‘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稱號的三個組織之一。”區衛健委黨委書記楊茜表示,下一步,區衛健委將深化拓展“天使在身邊”志愿服務隊內涵,以志愿服務為助力,持續提升區域醫療和輻射能力,加快建設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橋頭堡”城市相匹配的區域性醫療中心,全力以赴交出衛生健康領域“高分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