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書惠 圖/ 張金良 張國松

近年來,彭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全面推進林業生態建設,抓好監測預警工作的首要環節,強化全市林業監測預警工作,將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重心前置,有重點、有目的加強監測預警,積極探索應用網格化管理機制,較好的解決了監測防控最后一公里缺失和弱化的問題,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網格邊界清晰、職責主體明確、目標任務具體的監測人員網格化管理體系,助推了全市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工作落地落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將其作為推進全市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抓手。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指揮長,各市級相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揮部,并下設辦公室,負責組織領導全市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和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二是配強監測隊伍。采取專職和兼職測報人員相結合的方式,并擇重聘請有一定專業技術、有責任心的村(社區)干部擔任兼職網格員,確保每一個監測點、每一個網格單元有專職或兼職監測人員,避免了監測的盲區和死角。三是加大資金投入。為確保市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網格正常運行,彭州市政府每年投入68萬元財政資金用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及網格監測,為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學布設監測點,合理配置監測員,構建完善監測體系是實現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網格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是全面構建監測防控體系。建立以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森防站為主體的市級網格,各鎮林長、國有林場工區、保護站、檢查站的人員為主體的鎮級網格和以有林村(社區)為主體的村級網格。按照“定人、定崗、定責”的原則,在全市9個有林鎮、街道辦和67個村社區的基礎上,確立了85名村級網格監測員。二是合理布設固定監測網點。在對我市森林資源分布特點及常見病蟲害發生現狀進行摸底調查的前提下,確定了以松材線蟲、松墨天牛、云斑天牛、黑腹絨鼠、星天牛為代表的20個林業有害生物固定監測點,并對固定監測點進行現場調查、信息采集、標牌設計及安裝等工作。各級網格互相聯動配合,各個監測區域重點突出,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監測體系,實現了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全覆蓋。三是借助社會力量參與監測。積極探索和借鑒購買社會化服務運行機制,引導社會專業組織參與監測調查,同時,健立和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疫情災情社會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有害生物監測。
明確任務要求、建立健全制度機制是確保林業有害生物網格監測防控工作不斷扎實深入推進的關鍵。一是明晰主體職責。制定《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林業網格監測管理工作方案(試行)》,明確監測目標任務、重點內容、人員隊伍建設及職責;二是分解壓實責任。防控指揮部與各鎮(街道辦)、相關部門簽訂“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責任書”,再從各鎮(街道辦)延伸至各村(社區),最終分解到山頭、人頭;三是健全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網格監測信息報告制度、資金兌付制度及績效考核制度,完善信息報送機制,明確績效考核內容及資金兌付方式,充分調動各級網格參與積極性,促使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積極探索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強化監測預警和監管,緊緊圍繞平臺建設、預警服務設施建設、人員建設等方面,按照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有明確的工作內容、有規范的業務平臺、有保障的傳播渠道、有嚴格的考核機制的“五有”建設標準,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全覆蓋監測信息化系統,推動我市建立監測風險管控“一張圖”,破解了基層林業有害生物監測不到位、發現不及時、數據不準確的“最后一公里”突出問題。一是積極推進科技創新。一方面用好巡護軟件。科學利用“彭州巡護”APP、無人機,無障礙實現打卡、巡護、監測、派發任務、工作動態信息上報、異常情況急報、應急事件處置、監測數據匯總分析、據實開展預測預報等實效運作;另一方面建好微信平臺。組建網格監測微信群,集省、市森防相關領導干部、專家、各級網格監測人員及巡護軟件維護人員于一體,不僅有利于傳達文件精神、部署監測任務、宣傳防控知識,還有利于交流監測心得、解決巡護難題。二是厘清明確監測任務。明確各級網格監測員對責任區域內林木健康狀況、林業有害生物的進行監測,排查可能導致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或其它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工作動態,并協助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是注重隊伍技能提升。積極開展人才技能培訓和實地指導,詳細講解我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現狀、主要防控對象、內容及措施,切實提升我市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能力,全面開創全市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新局面。2022年全年,共實施巡護里程5.3萬公里,報告工作動態信息1.4萬余條,收集有價值森防監測信息79條。對松材線蟲病、紅火蟻、銹色棕櫚象、菟絲子、松墨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黑腹絨鼠等主要監測對象,進行了全覆蓋、無死角重點監測,做到了對主要和突發林業有害生物及時、全面掌控。
一是加大宣傳引領。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幅、深入農戶等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意義,進一步宣傳林業有害生物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教育引導,促進群眾思想觀念改變。二是強化協調指導。對于網格運行發現的實際問題,村級網格員要及時向鎮級、市級網格進行匯報,各網格責任人要及時進行溝通、協調并解決,為企業和群眾排憂解難,促進發展。
三是提升業務素質,聘請專業老師定期培訓,業務人員定期+不定期開展檢查、輔導,切實提升網格員專業知識與業務技能,努力建設打造一支有業務能力、有處事魄力的專業監測隊伍。四是注重“獎懲并重”。一方面在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國有林場等重點區域公布林業有害生物有獎舉報電話,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監測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檢疫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下一步,該市將繼續學習先進監測防控技術,繼續推進監測網格化工作,不斷提升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能力,及時查悉林業有害生物、森林火災等安全隱患,為平息市內林業災害贏得先機,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為全市林業生態建設扎牢根基,為成都市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做出積極貢獻,筑牢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控生態保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