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賈春紅 袁 川

柏木山油樟基地
廣安地處四川省東部,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31.67%,擁有“偉人故里、濱江之城、川東門戶、紅色旅游勝地”四張名片,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殊榮。近年來,廣安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定踐行“兩山”理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于實際,奮力開創廣安油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譜寫出新時代鄉村振興廣安新篇章。
2009年,我市從四川省宜賓市成功引種油樟;2013年,第一批營造的油樟成功提煉出樟油;委托省林科院專家通過調研考察以及檢測樟葉的各項指標,認定華鎣市適合發展油樟,徹底打破了“油樟不出宜賓”的地域觀。為快速推進油樟產業建設,聘請省林科院和川農大專家團隊,高質量編制《華鎣市油樟產業園區建設總體規劃》《華鎣市柏木山油樟產業園概念性方案設計》,規劃建設“一核、兩區、多點”的8萬畝華鎣市油樟現代林業園區,致力打造“川東樟海”,建成“華鎣樟林優步康養村”“川東樟湯康療”森林康養基地,闖出一條油樟振興鄉村之路。
油樟作為廣安林業主導產業之一,以創建省級現代林業園區為目標,立足自然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大力整合石漠化治理、低效林改造、林區產業道路、水利基礎設施等項目和資金,集中連片發展油樟產業促進產業集群化、集約化、規模化、設施化、品牌化發展。全市累計建成油樟產業基地7萬畝、良種育苗基地200 余畝,輻射帶動萬余建檔立卡貧困戶順利脫貧,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2019年8月,華鎣市柏木山油樟產業園區被省林草局確定為全省重點支持的市級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2021年6月,華鎣市油樟現代林業園區被省林草局評定為省級現代林業培育園區;2022年6月,華鎣市油樟現代林業園區被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為省級現代林業園區。

油樟穴盤育苗

原觀音溪油樟基地
一是市縣兩級均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林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系統部署、協調推進油樟產業發展工作。二是出臺《廣安市林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廣安市現代林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華鎣市油樟產業發展補助辦法(試行)》《華鎣市實施農村科技創新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強化資金、土地、技術、人才等要素保障,整合山水林田湖草、華鎣山綠化彩化美化、林業改革發展、林業科技推廣等各類資金1.2億元投入油樟產業建設,累計兌現獎補資金1500萬元,撬動社會投入資金達2億元。三是按照“產業發展到哪里,基礎設施配套到哪里”原則,重點投入園區建設,完善路、水、電、氣、訊“五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道路、灌溉用水等覆蓋率均達90%以上,用電、用氣和通訊網絡實現全覆蓋。四是與川農大、省林科院等開展深度技術合作,大力推廣訂單育苗、豐產栽培、矮化密植等實用技術。依托省林科院、宜賓市林科院等專家技術力量,建成科技示范基地2個,培訓技術人員、林農近萬余人。
一是始終將主體培育作為聯農帶農富農的重要抓手,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探索建立“產業+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公司、專合組織、林農的共同利益聯合體,共培育國家級示范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3個,種植企業和專業合作社10 余個。二是始終將產品加工作為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加快林業產業現代化進程,持續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啟動建設年加工樟葉能力達6萬噸、年產粗油2000噸的油樟標準化加工廠項目,并將其列入市級重大項目統籌推進。三是始終堅持“三產滲透、深度融合”發展思路,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圍繞打造成渝地區生態康養“后花園”,大力挖掘休閑觀光、森林康養、研學互動特性,積極開發植物品鑒、運動休閑、產學研旅、工業旅游、樟林康養等旅游產品。2017年,華鎣樟林優步森林康養基地被省林草局評定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以華鎣市柏木山村油樟基地為核心建成華鎣城郊森林公園,年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旅游收入達3000余萬元。

慶華鎮油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