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李太芬

竹島

竹林人家

竹林鄉鎮
2018年以來,江安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關于加快竹產業發展的安排部署和產業布局,立足竹資源優勢,堅持協調互補、錯位發展的理念和要求,按照“強二產、優一產、拓三產”思路全力推進現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縣域經濟發展。截至2023 年,全縣現有竹林面積51.81萬畝,其中成片面積46萬余畝,成功創建省級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縣。
一是強化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基礎。累計培育竹資源面積14.015萬畝,新建美麗城鎮竹林景觀1438.5畝;建成高標準現代竹產業基地5個,完成“宜長興”示范帶竹林培育2.75萬畝,建設“宜長興”百里翠竹風景線共計70.6 公里,累計新增竹區道路797.6 公里,累計完成長江綠廊斷帶補植19.12公里,完成林地“天窗”、宜林荒坡荒丘等裸露地新造林4913.6 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7425 畝,彩化景觀節點建設6個,全面提升了長江廊道生態效益,確保長江生態環境安全。

竹長廊

竹長廊

竹區道路
二是加強招商引資,助添發展動力。依托江安經開區平臺進行協同發展,創建省級現代竹產業園區,并圍繞竹漿粕、竹纖維、竹制品、竹食品等包裝項目,加大竹產業招商力度,完成竹產業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落地9個,累計培育竹產業規上企業7家,目前全縣現有竹產業規上(限上)企業12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家)和竹片初加工廠 62家,實現竹產業第二產業產值26億元以上,初步形成了“竹纖維、竹漿粕、竹建材、竹工藝品”為主的四大加工體系。
三是加快文旅融合,提升綜合效益。萬竹薈萃滿城綠,幾生修得住江安。這段時間,長江竹島翠綠一片,吸引市民駐足游樂。作為長江上游首個以竹生態、竹文化為主題的全國最大竹生態博覽園“長江竹島”,現已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同時成功創建省級竹林鄉鎮2個、省級竹林人家8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個和市級竹特色鎮1個、市級竹特色村16個、市級竹林人家7家。
四是強抓產值效益,切實竹農增收。以建設現代竹產業豐產示范基地為主抓手,建成市級千畝高產示范基地3個,竹林規模化經營基地5 個,配套建設竹區基礎設施,探索發展竹—藥、竹—菌、竹樹混交等模式林業綜合經營2600畝,切實助力竹資源開發利用,有效發揮竹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作用。五年來,累計實現竹產業總產值191.632億元,全縣竹產業逐步形成了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良好局面,帶領竹農脫貧增收、帶動社會就業、增加財稅貢獻。
下一步我縣將進一步轉變思路,創新工作舉措,精準施策、多措并舉、重點發力,積極探索全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舉措和新思路,切實推進竹產業一二三產高質量融合發展。一是全方位服務保障。面對土地要素等硬性要求不足的情況,我縣將做好對企服務,特別是對竹纖維、竹家具等龍頭和核心配套竹產業企業、重點項目實行個性化、常態化訂單服務,以落實好重大竹產業項目、竹林生產經營配套設施建設等用地保障。二是不斷夯實竹產業基礎。進一步整合全縣竹初加工廠資源,探索發揮國有林業公司作用,建立“站點式”供銷合作模式,力爭實現竹產業一產年產值9億元以上。三是務求竹精深加工取得突破。依托四川天竹、中科等龍頭企業,圍繞竹漿粕、竹纖維、竹制品、竹食品等產業方向,以竹資源重點鎮為主導,加大林竹企業、項目的招引力度。全年實現竹產業第二產業產值達26.5 億元以上。四是扎實推進竹文旅融合發展。繼續加大竹文化旅游資源發掘力度,開發適用于市場需求的文化旅游線路,包裝竹特色餐飲,開發集紀念性、實用性為一體的竹特色文創產品,力爭實現竹產業第三產業年產值15億元以上。

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