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靜,劉 璐,周 敏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 450052)
肺癌是常見的呼吸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患病后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手術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部分患者術后療效顯著。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開胸治療(VAMT)治療肺癌的創傷較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但部分患者存在明顯的應激反應,且由于手術具有一定侵襲性,易導致患者產生負性情緒,不利于術后恢復[2]。有研究顯示,穴位按摩、音樂療法已廣泛應用于諸多領域中,且療效較好[3]。穴位按摩和音樂療法均為非藥物性干預方法,其中穴位按摩為中醫學中診治疾病的常用方法,能加速機體細胞及組織代謝,發揮疏通經絡、消痹鎮痛的作用;而音樂療法是通過傾聽音樂的方式對患者下丘腦及腦干網狀結構產生影響,對腦垂體產生刺激,分泌并釋放出內啡肽,以達到緩解疼痛、緩解負性情緒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手法按摩結合音樂療法對行VAMT術高齡肺癌患者知覺壓力和舒適度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醫院收治的120例行VAMT術高齡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癌診斷標準者;②預計生存期>6個月者;③能配合研究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腎功能障礙者;②存在精神障礙者;③按摩部位皮膚有破損或腫塊者;④存在溝通障礙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研究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43~72(55.38±6.21)歲;病程1~6(3.32±1.01)年;疾病類型:鱗狀上皮細胞癌30例,腺癌21例,小細胞未分化癌9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44~73(55.42±6.23)歲;病程1~6(3.34±1.02)年;疾病類型:鱗狀上皮細胞癌31例,腺癌22例,小細胞未分化癌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通過,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常規健康教育、常規鎮痛護理及常規心理護理等。
1.2.2 研究組 采取手法按摩結合音樂療法。①手法按摩:a.取穴。按摩穴位分別為太沖穴、丘墟穴、內關穴和外關穴。b.穴位按摩。護理人員使用拇指對選定的穴位實施手法按摩,采用點、按、壓、揉結合的方法,穴位按壓力度以患者感覺酸麻脹為宜。對每個穴位按摩約5 min,頻率為120次/min,總按摩時間為20 min。于每日晨起和睡前實施2次穴位按摩。c.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項。按摩手法需柔和均勻,避免用力過度對患者皮膚造成損傷;按摩過程中應注意傾聽患者主訴,觀察患者按摩處皮膚變化情況。②音樂療法:a.建立曲目單。根據患者的音樂喜好,選擇患者喜歡的音樂曲目并創建曲目單,導入患者音樂播放設備中,作為音樂療法的干預曲目。b.播放音樂。協助患者佩戴耳機,告知其輕閉雙眼傾聽音樂,音樂的聲音頻率調至20~40 dB,以患者舒適為宜。于每日晨起和入睡前進行音樂干預,每次30 min,對患者進行定期巡視,保證患者每天按時傾聽音樂。
1.3 評價標準 ①知覺壓力:采用壓力知覺量表[4]對患者知覺壓力進行評定,包括正常范圍、壓力較大、壓力最大。②負性情緒: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5]、焦慮自評量表(SAS)[5]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定,SAS、SDS各包括20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③疼痛程度:采用數字評分法(NRS)[6]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得分為1~10分,其中0分表無痛、10分表最痛,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嚴重。④舒適度情況:采用舒適狀況量表[7]對患者的舒適度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4個維度,分別為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共33個條目,總分為30~12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舒適度越高。

2.1 兩組知覺壓力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知覺壓力發生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舒適度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舒適度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干預前后NRS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NRS評分比較(分,
肺癌是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圍術期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幫助患者積極面對治療,保證生命體征平穩,有利于康復。相關研究表明,穴位按摩具有舒筋通絡的功效,能夠改善患者病灶的疼痛癥狀,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加快患者身體恢復[8]。手法按摩需先選取穴位,再采用點、按、壓、揉的方法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能提高機體新陳代謝的能力,促進身體康復。臨床實踐證明,音樂干預能夠減少人體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增強機體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減輕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9]。音樂療法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音樂對患者產生心理刺激,從而調節心理和生理反應。音樂干預能提高垂體內啡肽含量,內啡肽可有效抑制疼痛,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有研究顯示,穴位按摩聯合音樂干預可降低患者知覺壓力,使患者擺脫術后不良情緒束縛,有效解除壓力緊張感。
董洋[10]研究顯示,精細護理組干預后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及總分均高于傳統護理組(P<0.05)。孫利等[11]研究顯示,觀察組心率和血壓優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知覺壓力的正常范圍率高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1),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1);研究組GCQ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兩組NR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1),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1),與相關研究[10-11]結果相符。說明手法按摩結合音樂療法在高齡肺癌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較好。分析原因:穴位按摩通過點、按、壓、揉等手法對人體的特定穴位進行刺激和按壓,有效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抑制患者術后切口疼痛,同時還能增加患者肢體運動量,促進切口愈合[12];音樂療法通過傾聽音樂的方式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進行調節,刺激患者腦垂體,促進內啡肽釋放,減輕患者痛苦[13-14];手法按摩聯合音樂療法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能夠明顯減輕肺癌患者術后疼痛癥狀,提高患者舒適度[15]。
綜上所述,手法按摩結合音樂療法在高齡肺癌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的知覺壓力、焦慮抑郁情緒及疼痛癥狀,同時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減輕不良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