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君姐:
你好!公司年中評優考核我落敗了,回家后妹妹安慰我,我裝作很不在意,妹妹對著我唱:“哭吧哭吧,不是罪!”我表示不屑:“我是個情緒穩定的人。”妹妹說:“得了吧,你這是假情緒穩定,遲早一天你會來個總爆發。這又不是第一回了。”
妹妹的話無可辯駁。確實,當事情來臨時,我顯得若無其事,但過段時間,就會借題發揮,發場脾氣。妹妹比我自己看得更清楚。我也想改變,林君姐,如何真正做到情緒穩定呢?
小文
親愛的小文:
你好!現在網絡上有很多文章是有關情緒穩定的,似乎都在告誡大家,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十分重要。然而,我相信你也發覺這個問題,當我們把內在情緒強行壓抑住之后,它必定會借某一個契機反彈,甚至比當初的情緒還要厲害。這是因為如果把情緒看作是一種能量的話,當它被壓制之后,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消失了,實際上這股能量儲存在我們的體內,它并沒有真正地離開,一旦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馬上就會被勾起來。比如,有人聽到某句話會反感乃至一下子爆發,有人看到某個場景會立刻破防等,都是這個道理。
到底怎樣才能做到真的情緒穩定?我這里有幾個小妙招供你參考:
1.一定要先接受自己有不穩定情緒的樣子,千萬不要去抗拒負面情緒的產生。要知道情緒并無好壞之分,人們在被外界環境刺激之下,肯定會有各種情緒的產生,我們并非木頭人,有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有人要表現堅強,于是不哭;有人要表現能干,于是強顏歡笑——這些其實都不大可取。讓情緒適當地流動起來,對身體和心理是有很大好處的。
2.當情緒襲來時,一個超級好用的方法是及時感受身體的變化,例如手心冒汗、心跳加快等,然后把注意力放回到呼吸,心情就會漸漸平復下來。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卻很實用。因為很多人在情緒爆發的時候,就會完全忘了自己當下到底要什么,只是跟著情緒采取行動,結果變成口不擇言,甚至發脾氣、大打出手,以至于傷害了身邊的人,也傷害了自己,事后又后悔不迭。
3.面對不順,學會表達情緒而不是情緒化表達,這兩者有天壤之別。所謂表達情緒,是你可以告訴自己或身邊的人,自己很難過、很不舒服、很不爽等,這些都是你真實情緒和感受的表達。而情緒化表達則是摔東西、哭鬧、大喊大叫、歇斯底里等,把各種負面情緒拋出去,這樣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會把問題擴大化。
4.如果想化解情緒,你可以用轉移法來緩解,比如聽聽喜歡的音樂、看場電影、去大自然中運動,或者向好友傾訴,甚至可以捶打一番枕頭……所有這些都是在看到情緒、認知情緒、接納情緒,并且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之下完成的。
5.河中流動的河水、天上飄浮的白云、身邊吹過的風都好像是你的情緒,情緒是可以隨時升起,然后停留,隨后消失的。情緒并不是你本人,你可以把它當作你觀察的對象,這樣的剝離更利于管理情緒。
6.有一個應對負面情緒的RAIN法則送給你:R就是承認(Recognition),承認自己有負面情緒;A就是接受(Acceptance),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I就是審視(Investigation),你可以審視情緒從何而來,把它作為觀察對象;N就是不下定義(Nonidentification),你不需要去定義它,讓它順其自然地呈現。
最后,我想和你分享的是,無論如何,做一個真實的人比壓抑情緒更重要。長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情緒穩定也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地訓練心智,但我相信只要你愿意練習,終有一天可以達成。
祝福你!
你的朋友:南林君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
南林君,國際正念減壓(MBSR)受訓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生命完整療愈師、國家高級兒童情商師、南京崇正書院前執行院長,著有《靜待花開——從中等生到港大才女》《生命完整療愈》《靜待花開——好媽媽學會陪伴》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