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俐
“稻田再灌一次水,就可以收割了。憑票灌水,及時又節水,這下不愁了!”江山市上余鎮種糧大戶吳建鋒拿著一張寫有“5小時”字樣的水票,高興地告訴正在網格內走訪的上余鎮人大代表余慧斌。
2022年夏季,江山市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上余鎮窯塘水庫周邊農田一度缺水嚴重,農戶要求放水,然而水庫養魚承包戶怕放水后影響養魚,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余慧斌在網格走訪時了解相關情況后,第一時間通過“網格+代表”信息平臺提交了窯塘水庫灌溉用水糾紛情況,建議鎮人大幫助協調解決該問題。
上余鎮人大接到信息后,高度重視,立即到現場調研了解情況。原來,窯塘水庫始建于1955年,蓄水量60多萬立方米,主要用于上余鎮上余、湖珠兩個村四個自然村3600多畝農田的灌溉,以往也常因農田灌溉鬧矛盾。如何讓有限的水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有效解決群眾的用水難題,擺在了上余鎮人大主席戴水法的面前。
“應該想辦法制定一個長久的方案或機制,解決每年的用水紛爭。”了解清楚情況后,戴水法暗暗下定決心。說干就干,上余鎮人大將窯塘水庫灌溉用水問題作為9月份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會商主題,邀請鎮政府分管負責人、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承包戶、種糧大戶及村干部等多方人員參加會商。大家圍坐一起,尋求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終,根據往年用水需求、每年干旱程度等因素,推出“水票制”,由上余鎮“開”出總時長300小時的配水計劃專票,綜合考量有灌溉需求的農田面積,每年向各村發放相應時長的水票,特殊時期憑票領水、見票開閘。
“‘水票制真好,憑票領水,水庫有序放水,我懸著的一顆心也放了下來。”窯塘水庫養魚承包戶何文成說,“雖然今年持續高溫干旱,但水庫放水有定量,不會影響魚苗生長,預計全年養魚收入可達30多萬元。”
“水票”雖小,卻一頭連著群眾心聲,一頭連著代表牽掛的“民生之想”;“水票”雖小,卻是江山市人大推行“網格+代表”機制后,代表深入網格履職的一個縮影。
上余鎮人大將持續推進基層單元建設,組織人大代表進站入格,線上線下、站內站外,用心用情用力履職,全力幫助協調解決群眾身邊的“民生關鍵小事”,真正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人大在行動、代表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