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心悅 姚嫣 鄧瑋

人類“退”的一小步,保護生物多樣性“進”的一大步
冬日的甌江畔,水光瀲滟,鳥影翩躚。在這一幅生機盎然和諧美好的畫卷中,十余只紅嘴、頭頂長羽冠、魚鱗紋肚皮的鳥兒格外引人注目。它們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這片寶貴的越冬棲息地,得益于人大代表建議、檢察建議“雙轉化”工作機制。
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亦是檢驗生態環境質量的標志物種。
“每年10月至來年4月,中華秋沙鴨會到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越冬,而沿江綠道建造帶來的工程施工、人類活動等會對它們的棲息與生存造成威脅。”麗水市人大代表陳志偉是一名觀鳥愛好者。去年,他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對中華秋沙鴨越冬棲息地保護的建議,希望重新評估市重點工程“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項目”。市人大立即向檢察機關轉交了建議。
市、區兩級檢察院收到建議后,兩次聯動召開磋商會,通過邀請人大代表、專家、志愿者參與等形式,督促市區兩級行政機關及時依法履職,調整優化項目方案,助力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經公開磋商,各方對棲息地段優化工程方案、采取禁漁措施及禁用外來物種等問題達成共識,并聘任提出建議的人大代表和野生動物專家為“工程監督員”,對工程后續施工進行監督。
“太好了,以后每年中華秋沙鴨都能在麗水安心過冬了。”陳志偉笑著說。
暢通人大代表建議和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相互轉化渠道
麗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區,是紅色熱土、生態綠谷。近年來,市人大代表們高度關注英烈權益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多次針對相關內容提出意見建議。但由于此前相應制度尚未建立,代表建議和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相互轉化渠道不夠暢通,相關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片面化、碎片化、臨時化等問題。
2022年9月,麗水市人大常委會在市級層面率先出臺《麗水市人大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機制》,凝聚起公益訴訟保護更大合力。
該機制充分挖掘麗水特色,將重點轉化領域限定在具有麗水辨識度的“紅、綠、古”公益訴訟范圍內,在保護紅色文化史跡、綠色生態資源、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跡等領域重點開展人大監督和法律監督。
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司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大代表、檢察建議“雙轉化”工作機制出臺后,有助于從人大代表建議中發掘案件線索轉化為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同時從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中梳理問題對策轉化為人大代表建議,實現人大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實時、動態的“雙向銜接轉化”,推動人大監督工作和檢察法律監督工作雙贏共贏,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機制中還規定了人大代表提前介入的相關做法,通過安排引導具有專業知識、特色專長的人大代表提前介入案件,進一步強化代表作用發揮。
全省各地凝聚起人大監督與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合力
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是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
2022年5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決定,提到“健全人大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的‘雙向銜接轉化工作機制”。
綜觀全省,各市縣相繼探索建立相關機制。
除麗水市外,嘉興市人大常委會與市檢察院在共同研究出臺《關于人大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協商建立雙向銜接轉化機制,實現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靶向發力、有機貫通、相互協調。
在縣(市、區)層面,2022年,衢州市常山縣人大常委會與縣政協、縣檢察院三方聯動,出臺了《關于開展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銜接轉化工作實施方案(試行)》《關于開展政協提案與檢察建議銜接轉化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為全省首個縣級檢察機關與人大、政協聯合出臺的建議轉化相關工作機制。縣檢察院將雙向銜接轉化內容擴展到所有檢察監督工作,實現“四大檢察”全覆蓋。
舟山市普陀區人大常委會聯合區人民檢察院出臺了《普陀區人大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意見》,重點突出船舶修造及漁業安全生產等具有海洋、海島特色的公益訴訟領域。
檢察工作下沉到基層單元,進一步向基層一線延伸。2022年10月揭牌的百山祖人大代表聯絡站,是麗水市首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聯系點,推動人大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建議雙向銜接成果新轉化,進一步助力百山祖國家公園建設。
2022年9月,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檢察院首個駐人大代表聯絡站檢察工作室掛牌成立。“我們將實現駐站檢察工作室在轄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全覆蓋,從而更近距離服務代表履職,也能從更多代表建議中汲取檢察工作智慧‘源泉。”南潯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楊言軍表示。
臺州市椒江區在全區和臺州灣新區人大基層單元設立人大基層單元檢察聯絡點,每個聯絡點設置有公益訴訟檢察服務點,發揮人大代表“公益訴訟志愿者”作用。路橋區人大常委會在路橋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設立“微檢察”工作室,助推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
攥指成拳,合力致遠。有全國人大代表認為,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銜接轉化工作機制的構建是我國多元監督體制實踐工作的創新,是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提高監督效能的典型實踐,能夠在破解檢察監督線索發現難、代表建議落實難等方面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