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倩
摘?要: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是新時代高校研究生培養教育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黨的百年歷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育人屬性,將百年黨史融于研究生立德樹人全過程,是新時代高校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有助于筑牢研究生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對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教育質量,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61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強調:“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黨史學習教育是筑牢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的思想寶庫,對培養造就一批有遠大理想信念的高層次人才有著深遠的意義與價值。研究生群體作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中堅力量,要持之以恒地將黨史學習教育深刻融入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常學常新中領悟黨史中飽含的思想偉力,在常思常得中用百年黨史涵養深厚家國情懷。不斷激發攻堅克難的奮進動力,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1?黨史學習教育是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
“民族復興迫切需要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人才”,高層次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不可或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迫切需要步履堅定、斗志昂揚的高層次人才作為引領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保障支撐,肩負起堅持“四個面向”的歷史重任。在研究生中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如鹽在水”般汲取?“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養分和力量,以“越是艱險越向前,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之勢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為奮進新征程筑夢新時代匯聚強大精神動力。
1.1?學史明理,把握歷史規律
黨史學習教育以認知為出發點,目的是“要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學史明理之要義就是要讓研究生領悟中國共產黨之先進性和勇于自我革命的優良傳統,做到聽黨話、跟黨走;明晰馬克思主義如何科學指導中國共產黨鑄就百年輝煌,做堅定的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內在邏輯,做到堅定不移跟黨走。
1.2?學史增信,筑牢信仰之基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史增信之關鍵就是要引導研究生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信心。要“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堅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是研究生開啟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的精神密碼,是研究生堅持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力量之源。以堅定的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用遠大的理想指引人生航向,堅定不移地走好新時代奮進之路,奏響青春的華麗樂章。
1.3?學史崇德,傳承紅色基因
“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人才的立足之本。以黨史育人心、用黨史育德行,學史崇德之核心就是要引導研究生修身立德,守德致遠。“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百年黨史是溫潤心靈、啟迪心智的“營養劑”,是應對風險挑戰時勇于擔當重任的“強心劑”。學習并汲取黨史中的豐富營養,有助于研究生提升自身道德素養,凝聚成踏上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神氣概;有助于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和忠誠擔當本色,讓研究生在扎根科研創新路上接受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洗禮,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精神品格突破艱險,勇攀科技高峰。
1.4?學史力行,勇擔歷史使命
力行是認知與實踐辯證統一,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最終落腳點。“要實學實干,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在攀登知識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成就一番事業”。青衿之志,篤行致遠。學史力行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切實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力和戰斗力。在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領域上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在科技自主創新上戰勝困難、自強爭先,在真學真做中練就過硬本領,突破科研難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將力行鐫刻在青春的豐碑上,勇做時代的弄潮兒,攻堅克難創造新奇跡。
2?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途徑,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筑牢研究生思想根基,研究生在黨史學習方面還主要存在著三方面問題。
2.1?學習內容深度不夠,引領作用發揮不充分
研究生在專業知識的掌握上已逐漸豐厚、開展科學研究的方向也越發精細,處于個人發展與抉擇的重要階段。“做好人才工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之下,造就更多一流戰略科技人才,直面國家重大需求的行業和領域,服務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使命和任務。為將高層次人才的效能充分釋放,就必須有攻克科研難關時甘坐冷板凳的耐力與定力,就必須有為科研奉獻的胸襟與格局。但是,存在部分研究生在開展黨史學習中有著“佛系”等的不主動學、學習不深入的態度與情況,導致理想信念不堅定,引領發揮不充分。
2.2?黨支部設立不完備,育人成效不突出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定:“高等學校院(系)以下單位設立黨支部,要與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機構相對應”。高校中的黨支部是黨在高等學校的基層組織,處于政治核心地位,發揮著重要戰斗堡壘作用。同時,也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組織載體和活動載體。研究生黨支部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研究生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關健作用。當前,還存在研究生黨支部設立上還不完備的情況。因此,黨支部在教育管理黨員、凝聚引領群眾等方面還未能充分展現其獨特育人優勢,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2.3?學習形式較單一,載體待優化
百年黨史是培根鑄魂的寶貴財富,用好用活這一財富需要借助豐富的表現形式與載體,才能深入“學懂弄通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學懂弄通黨堅守初心使命的執著奮斗,學懂弄通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學懂弄通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重要要求”,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進之路上步履鏗鏘、行穩致遠。但目前研究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還主要集中在理論研讀、紅色紀念館參觀等。學習依托的載體還不夠豐富,與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及培養目標結合的程度還不夠緊密。研究生導師在培養過程中的思想引領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這些會導致黨史育人的成效不能長期顯現。
3?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優化路徑
黨史如明燈,照耀初心;黨史如清泉,潤養初心。為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將黨史中蘊含的紅色精神火種播撒于研究生心中,要用好黨史中蘊含的真理力量,成為激勵新時代研究生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精神稟賦,耕耘好精神的沃土。在日用而不覺中以“想為”之境界、“敢為”之擔當、“善為”之本領,在逐夢青春的航船上篤行不怠,有所作為,踔厲奮發邁向壯闊新征程。
3.1?突出政治引領,凝聚價值共識
第一,持續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要科學完善研究生黨支部設置,創新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實現黨組織全覆蓋。積極探索依托導師(組)、實驗室等設立研究生黨支部,不斷吸納優秀研究生發展成為黨員,夯實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結合研究生培養目標,引導研究生走出實驗室,走進企業和社區,聯合校企、校地黨支部開展內涵豐富的組織教育,進一步激發紅色新動能,傳承紅色精神。凝練研究生黨建特色做法,以特色黨建領航研究生培養教育,以特色黨建加強研究生價值塑造;著力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黨員骨干,強化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行動自覺。矢志不渝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奮進開創美好未來。
第二,選優建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導師在研究生培養教育的作用發揮是多方位的,導師既是引導研究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在方向性以及核心技術方面給予指導的學業導師;也是引領研究生堅定理想信念,奮進實干苦干的人生導師。因此,要推進高質量負責任導師隊伍的建設。導師育人以現實需求為導向,在理論引導與實踐親歷的育人過程中,有助于研究生領會紅色文化精神的時代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將黨史學習自然而然地融于導師育人過程中,全方位掌握研究生思想狀況。通過導師領學、促學,學用結合,強化導師思想引領與示范效應。進一步彌補研究生閱歷不足的短板,有助于創新突破學術研究,強化使命擔當。同時,要發揮研究生輔導員“知心人”的作用,參與融入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的學習與實踐中,把握與總結研究生成長的規律,以促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更好地服務學生、感召學生、贏得學生。
3.2?推進課程育人,促進協同育人
要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筑牢意識形態主陣地;同時,加大推進產教融合發展,構建學思踐悟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濃厚黨史學習氛圍,筑牢研究生信仰之基,篤行報國之志。
第一,研究生培養單位要根據學科專業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及課程教學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體現黨史育人元素。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在實踐教學等環節中形成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黨史育人協同網絡,做到聚焦學科建設,提升育人質量。不斷總結、更新研究生課程教學成果,積極開發研究生案例教學,充實研究生案例教學庫。讓研究生提升專業知識素養與專業能力的同時也能發揚和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強化專業認同,將科學研究扎根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到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去。
第二,黨史學習教育不僅要勤于學之更要善于踐之,因此,要積極探索產學協同育人的模式。尤其在培養專業學位類型研究生要加強校企融通合作,發揮合作單位育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企業項目為紐帶,聯合校內外雙導師全流程參與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將黨史學習教育融于各類實踐場景之中,既創新優化研究生培養模式,又進一步增強黨史的育人實效,全方位提高研究生過程化培養的質量,促進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落地開花,服務社會。
3.3?用好紅色資源,豐富學習陣地
紅色資源形塑了黨百年奮斗歷程中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大教室”,是拉近與紅色歷史距離的生動“教科書”。開展黨史育人需要用好紅色資源,在鮮活而立體的場域中接受紅色文化熏陶,促進品格養成。
第一,結合“家門口”的紅色資源,在校園內的宣傳載體上精心設計展示黨史育人元素,聚焦黨史細節的梳理并融合信息技術加以呈現,創新表達方式,用能引發情感共鳴和行為共振的育人形式,營造濃厚紅色文化氛圍。開展校史、校訓等的紅色文化教育,提升紅色基因對研究生的感召力、親和力。結合重大節慶日、紀念日,邀請革命后代、歷史親歷者進校園講黨史,在聆聽感悟中建立與紅色歷史的聯結,有助于做好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使命感,提升戰斗力。
第二,研究生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既是被教育的對象,更是自我教育學習的主體。作為已經能獨立開展科研的高層次人才,依托紅色資源載體,通過“浸潤式”的學習,開展紅色宣講、培育紅色精品項目、創建紅色品牌,認真實施研究生專業公益實踐。充分發揮研究生的創造性和預見性,將黨史學習所悟所得用于幫帶示范、用于創新研究、用于服務社會,形成黨史學習教育的輻射效應,擴大黨史學習教育的傳播面和穿透力,有助于提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效能,扎實而富有成效地推進研究生黨史學習有朝氣、接地氣、有深度。
4?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機制構建
黨史學習教育的目的在于學以致用,學用相長。為確保研究生的黨史學習教育有效開展、深入開展,應構建系列機制。
4.1?健全組織保障機制
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機制,根本在于強化組織領導,夯實責任擔當。要堅持學校黨委全面領導、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全員共同參與、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從頂層設計做好黨史學習教育的統籌謀劃,激活與構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推進的工作方案。充分發揮研究生黨支部、研究生導師所在黨支部等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促進黨史學習教育持續展開。
4.2?加強隊伍保障機制
“教育者先受教育”。嚴格落實導師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第一責任人作用,既要做研究生的學業導師又要做人生導師,依照實際不斷完善導師督導體系。研究生輔導員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務與引導工作。把黨史學習教育滲透到研究生培養與管理的各個環節,做到立德與樹人緊密結合,努力形成全過程育人的格局。
4.3?深化評價激勵機制
評價激勵是打通研究生專業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要結合本專業研究生培養目標及成長特點,科學制訂學習成效評價指標,多層面、多角度的完善評價考核體系,形成立體化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激勵進一步完善和修訂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精準推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提升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持續顯現。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16.
[2]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強調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N].人民日報,20210325.
[3]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N].人民日報,20210420(1).
[4]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N].人民日報,20210419.
[6]習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N].人民日報,20210918.
[7]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N].人民日報,20210423.
[8]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