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紅 徐新星
專業學習社群是指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的,持有共同信念、價值、目標或愿景,為促進自身專業成長、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或致力于學校教育研究與革新,以合作方式共同進行探究和問題解決的學習共同體。典型的專業學習社群應該有三大思維和四大支柱:三大思維指逆向思維、換位思維和目標思維,四大支柱指任務、愿景、價值、目標,這些要素構成了典型專業學習社群的基礎。因此,專業學習社群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在學校任務、愿景、價值、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協同合作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作為一所比較偏遠的鄉村小學,我們學校的教師隊伍并不穩定。為了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迫切需要打破困境,突出重圍。專業學習社群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學校積極開展相關實踐與探索,以期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穩固。
一、明確目標,打造專業學習社群
專業學習社群能讓教師感受到個人價值和集體的力量,它呈現的是教師專業活動的社會性。通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設,教師在主動學習、自主實踐、合作共享的過程中實現專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我們利用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文獻和著作;學校建立領導小組,形成推進方案供全體教師學習討論;借助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確立打造專業學習社群為學校建設目標并賦予其權威性。
二、組織對話,促進專業學習社群建設
以深刻理解對話內涵為研究方向。我們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并進行了實踐探索,達成了以下共識。
何為對話?即彼此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對話應該涵蓋生生、師生、師本、生本四個層面。
課堂對話形成的基礎是什么?師本對話即教師和文本的有效對話,這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首要步驟,也是生本、師生、生生對話的鋪墊和基礎。生本對話即學生和文本的有效對話,是師生和生生對話的前提。
高效課堂對話形成的課堂機制是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它能促進學生思維碰撞,也能促使教師充分發揮“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師生和生生對話的互動生成溢出效應明顯。
課堂對話有效性研究與學校課改實踐有何關系?學校在專家指導下形成的“學導式”課堂教學模式是開展課堂對話有效性研究的基礎,課堂對話的有效性研究也是課堂模式構建的深化。尤其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和研究,更是我們加大投入和進一步優化的重點。
以活動組織為抓手推進對話研究。學校以課堂對話有效性研究為方向,每年定期開展相關研究活動,以對話促進師生、生生關系轉變。
以深度對話推動策略實施。增強學生學習期待,盤活學生生活經驗,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糾正學生錯誤認知,助推學生想象創造,支持學生課外延伸。通過一系列策略,學校的課堂生態發生了可喜變化,師生關系變得更加民主和諧。
三、加強教研,擴大專業學習社群力量
倡導“有真味”教研活動,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技術支撐。通過行政會和教師大會形成教研活動攻關方向;學校校長親自蹲點到主要學科組;教研組圍繞研究主題集體攻關,使教研活動向日常教學延伸。經過廣泛調研,學校提出“以小組合作學習為突破口重塑求真課堂”的研究方案,然后召開行政會討論,強調找準課改突破口,接著征詢意見,最終表決通過。該研究方案成為全校教師集體努力的方向,為統一課改行動打下扎實基礎。
圍繞研究主題集體攻關,是確保研究有效性的重要策略。為了落實方案,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確定課改班級,校長親自帶班,加強對課改班級的指導,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教師平時在班級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錄成小視頻,供反思和改進。3.公開課前一周,在全體教師會上通報各班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情況,教師進行自我總結。
通過建設具有地域和校本特色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我們提高了學校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在專業學習社群的指引下穩固教師隊伍,促進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