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東
畢業班教學成績往往直接影響著教育主管部門對一個學校的總體評價,同時也是檢測學生六年學習情況的重要依據。過去的一學年,我校堅持以“四力”為抓手,以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力為重點,強化動態管理。
一、精良配備,增強士氣,提升隊伍戰斗力
為提升畢業班教學質量,學校首先從師資隊伍配備抓起,采取“副校長蹲點與骨干教師引領相結合”的辦法,選配了一批工作責任心強、教學業務精、合作能力好的教師承擔畢業班教學工作。為鼓舞畢業班教師士氣,學校在上級畢業班考核方案的基礎上制訂了畢業班教學質量考核細則,實行畢業班教學質量獎勵及各類表彰優先機制。同時堅持兩周一交流制度,定期與教師交流,及時幫助畢業班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及生活中的困難。注重發揮隊伍凝聚力,以每周的集體備課為平臺,實現智慧分享、資源共享,促使畢業班教師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和充沛的精力投身于教學工作中,不斷提升這支隊伍的戰斗力。
二、改革課堂,彰顯自主,提升學生學習力
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學校堅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抓手,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為突破口,借助“真學課堂”構建平臺,全面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是關注學生心理,編寫“課堂學習習慣三字經”,通過主題活動教育、學生互幫互學等方法,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是控制授課時間,通過課前預習單組織前置性預習,讓學生自覺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繼續前進,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上,學生帶著成果來分享,帶著問題來討論,教師走下講臺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這樣既能發揮小組合作優勢,也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彰顯“真學理念”。三是杜絕機械訓練,做到訓練有重點、有層次、有融合、有趣味。教導處定期檢查各科訓練計劃及內容,要求各科教師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避免盲目教學,對不同學生分類訓練、指導,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四是要求教師深究教材,正確捕獲教學知識點,科學有序地安排學習能力提升點,杜絕“題海戰術”,堅持以學習方法指導為手段,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三、動態管理,查漏補缺,提升過程監控力
加強過程控制能及時了解教學情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是以聯合調研進行橫向分析。學校第二學期依托上級的聯合調研,邀請上級領導來校與教師共同進行調研質量分析,讓教師發現自身教學中的不足,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二是以學校抽測調研進行縱向分析。學校堅持學科單元教學調研機制,在每個單元調研結束后,由教導處安排任課教師針對每個學生每次的調研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及時幫助每個學生查漏補缺,努力做到知識不脫節、成績不滑坡,促使每個學生都能保持良好的上升趨勢。三是加強行政聽課,進行效率分析。學校一把手校長堅持每周走進畢業班課堂,適時進行課堂教學水平抽測,與教師共同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四、學科兼顧,統籌安排,提升整體發展力
學校針對各科特點,注重統籌安排,以語、數、英、道法、科學五科教學齊頭并進、共同提高為宗旨,不斷提升整體發展力。一是努力克服學校語文教學的弱勢。學校要求教師每天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半小時、練習書法二十分鐘,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寫作等能力,最終改變了畢業班語文成績一直居于縣平均分以下的不良局面。二是發揮學校小學科教學的優勢。學校繼續傳承前幾年道法、科學教學經驗,以常態化教學為抓手,杜絕課程被擠挪的現象,做到課課有練習、單元有復習,實現了小學科知識點螺旋上升的態勢。三是統籌安排作業時間。學校建立了“作業班主任負責制”,要求作業布置體現學科均衡性等特點,充分發揮作業的實效性,促使各科教學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