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魁
摘要:【目的】分析北方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要點;【方法】以大同地區為例,結合當地日光溫室葡萄栽培現狀,通過實踐研究的方式,研究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優勢,并總結大同地區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要點;【結果】大同地區應用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能夠為葡萄生長營造適宜的環境,提高葡萄產量和質量,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結論】大同地區葡萄種植中,應用日光溫室栽培技術優勢明顯,是新時期葡萄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值得普及推廣應用。
關鍵詞:大同;葡萄種植;日光溫室;栽培技術;研究
大同地區有著悠久的葡萄種植歷史,當地葡萄肉厚、汁多、皮薄,深受市場歡迎。葡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的背景下,傳統葡萄栽培技術所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影響葡萄產量和質量。將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應用于在葡萄種植中,有助于實現葡萄收獲期可調控種植,保障葡萄產量和質量,為果農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為保證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的規范化應用,掌握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要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大同地區日光溫室葡萄產業發展現狀概述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全市下轄5個區、6個縣,總面積14 176km2,常住人口為3 105 591人。大同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鮮明,春季秋季涼爽,溫差大,夏季短暫且溫熱多雨,冬季漫長且寒冷干燥,年均氣溫5.5-6.5℃,年均降雨量400mm,無霜期125天左右[1]。
大同地區屬全國葡萄栽培北部冷涼地區,傳統露地栽培模式由于受自然氣候條件所限,導致葡萄種植水平與市場需求不相適宜。近年來,隨著新型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在當地實現了普及應用。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克服了大同地區無霜期短的缺陷,通過人為調控棚室光照、溫度和濕度,促使葡萄萌芽和生長提前或延后,創造出有利的葡萄栽培生態條件,做到成熟期可控,市場供給可調節,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產業。
經過多年農業工作實踐發現,當前大同地區日光溫室葡萄栽培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葡萄品種選擇不合理、選址建棚不當、栽培密度不適宜、田間管理不到位、病蟲害防治不徹底等等,嚴重影響日光溫室葡萄產量和質量,影響經濟收益,因此加強大同地區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要點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大同地區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優勢分析
2.1 滿足有效積溫要求
葡萄生長對于溫度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種,對于有效積溫存在著一定差異。一般情況下,早熟葡萄品種需有效積溫2100-2500℃左右,中熟葡萄品種需有效積溫2500-2900℃,晚熟葡萄品種需有效積溫2900-3300℃。大同地區受到溫度因素的影響,傳統露地栽培技術模式下有效積溫不足,只能夠栽培一些早中熟葡萄品種。采用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日溫可提升5-7℃,有效積溫達到3500-3700℃,可以滿足早中晚熟葡萄品種生長對于有效積溫的需求,提高葡萄產量和質量。
2.2 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葡萄栽培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會對葡萄產量和質量造成極大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絕產無收。大同地區傳統露地葡萄栽培模式下,受到空氣濕度、溫度等因素的影響,葡萄白腐病、霜霉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嚴重影響產量。而采用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能夠為葡萄生長營造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同時能夠起到良好的避雨作用,減少葡萄病蟲害的發病率,保障葡萄產量和質量。
2.3 提高水肥利用率
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應用時,能夠減少水分蒸發,提高土壤保水保墑能力,減少灌溉量。特別是在進入雨季后,棚膜上的雨水沿著膜邊小渠回流入葡萄營養溝,實現了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達到了節水的目的。不僅如此,日光溫室土壤溫度高,能夠加快肥料分解,提高葡萄植株的吸收轉化利用,減少肥料資源的浪費,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2]。
2.4 規避、減輕自然災害
近年來,極端惡劣天氣呈現出高發趨勢。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會對傳統葡萄露地栽培產生極大影響,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采用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能夠極大地規避或者減輕霜凍及冰雹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影響,確保葡萄的良好生長,達到理想的產量和質量,提早或推遲上市銷售,獲得較高的效益。
3 大同地區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3.1 選址建室
在日光溫室葡萄栽培前,認真做好選址建室工作至關重要。果農應優選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位置,要保證水電資源充足、給排水便利、交通便利。要盡可能地遠離化工廠、屠宰場等污染區域。選址時,應做好土壤檢測工作,保證土壤疏松透氣、保水保肥能力強,富含有機質,優選pH值在6.5-7.5之間的沙壤土,在必要情況下,需進行土壤改良再建園栽培。建室時,應將朝向設置為坐北朝南,保證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風,滿足后期葡萄生長需求。要對日光溫室間距予以合理化的控制,避免出現溫室間距過小而遮擋陽光的現象。要結合日光溫室跨度、高度確定日光溫室的剖面尺寸。需結合區域氣候因素,對日光溫室后墻高度和后坡仰角予以合理化的確定,一般情況下,日光溫室長度控制在100m以內為宜,后墻高度控制在3.5-4m為宜,面積控制在667㎡左右為宜。建室覆膜時,常用棚膜包括聚乙烯棚膜、聚氯乙烯棚膜兩種,具體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化的選用[3]。
3.2 科學選種
葡萄種植前,選種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選種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和質量。在選種時,果農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當地氣候、溫濕度、降雨量、土壤墑情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科學選種,優選優質高產,具備較強抗逆性、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的葡萄品種,為葡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以大同地區為例,可選擇紅乳、白雞心、8612、巨玫瑰、夏黑無核、早黑寶、金田美指、維多利亞、金手指、紅提、青提等多個品種,上述品種市場歡迎度高,市場需求量大,能夠創造更高的收益。
3.3 栽培定植
日光溫室葡萄栽培前,需要搭建葡萄架,并確定葡萄架架形,一般情況下,日光溫室葡萄架架形以雙V改良式的架式為主。定植時,需要控制好行距和株距,行距以2m為宜,株距以0.7m為宜,每2株葡萄苗木之間定植1株臨時株,滿3年后伐掉即可,加快葡萄植株成熟。每株葡萄苗木需培養主蔓2個,將其架于籬架兩側,主蔓需留結果母枝6個,并進行水平捆綁和長修剪。苗木定植前,應將日光溫室當中的雜草、雜物、石塊等清理干凈,然后深翻土壤,翻地深度以60cm為宜,提高土壤疏松性。平整土壤后每2m設置一個立柱,每間隔50cm在立柱上架設鐵絲并拉緊。然后挖掘0.6m寬的長溝,施加充足的底肥,一般情況下,每667㎡施加腐熟有機肥3500-4000kg、過磷酸鈣300kg即可,將上述肥料拌土倒入溝內并灌水沉實。葡萄定植時,深度和寬度均控制在40cm。要重視對苗木的選擇,保證其健康無病害,然后將苗木用清水浸泡12h,然后再使用0.01%ABT生根粉浸泡10min,接著適當修剪根系并放進定植坑當中,確保嫁接口高于地面,一邊填土一邊提拉,確保苗木根系和土壤密實,最后夯實澆灌充足的定根水并覆膜。
3.4 田間管理
3.4.1 蓋膜、揭摸
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時,需結合當地溫度、氣候控制好蓋膜、揭膜時間。蓋膜時間應控制在霜凍前,霜凍后氣溫下降,因此夜間如果溫度<5℃,需在暖棚上覆蓋保溫被,白天再撤下,日出后1h揭膜,日落前1h放簾。需要注意的是,葡萄落葉、冬剪后禁止揭膜,同時要全天覆蓋保溫被,應在低溫黑暗環境,便于葡萄休眠。
3.4.2 控溫控濕
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時,果農應高度重視溫度和濕度的管控工作。葡萄進入萌芽期后,白天和夜間溫度分別控制在26℃、12℃為宜。進入開花期后,白天和夜間溫度分別控制在26℃、18℃為宜,提高座果率。進入果實膨大期后,白天和夜間溫度分別控制在29℃、18℃為宜。進入成熟期后,需要增加晝夜溫差,高溫時及時進行通風換氣降溫。進入休眠期,白天在棚室上覆蓋保溫被,夜晚揭開,如溫度<7℃,最好全天覆蓋保溫被。
控制日光溫室濕度時,也應結合不同時期予以合理化的控制,葡萄萌芽前濕度控制在80%為宜,加快萌芽齊芽,葡萄花絮伸展期濕度控制在60%為宜,葡萄開花期至坐果期濕度控制在50%為宜,有助于提升座果率,葡萄果實膨大期至成熟期濕度控制在65%為宜,為葡萄生長營造良好的濕度環境,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生[4]。
3.4.3 土肥水管理
首先,葡萄生長期間,應結合實際情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一方面能夠疏松土壤,另一方面能夠避免雜草和葡萄植株爭奪水分及養分。其次,前期施加充足底肥的情況下,要結合葡萄長勢及時追肥,葡萄植株長至30cm時進行首次追肥,后期每間隔40天追肥1次,每次每株葡萄追施80g復合肥。葡萄植株落葉后,每667㎡追加400kg腐熟有機肥。一般情況下,葡萄全生育周期需追肥3-4次,萌芽至開花期1次,坐果后1次,果實膨大期1次,果實著色期1次,只有滿足肥料需求,方可保障葡萄產量和質量。最后,需結合日光溫室內土壤含水量,及時灌水,葡萄全生育期需灌水5-6次左右,分別為升溫時、開花前、開花后、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期等,為葡萄植株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助于促進產量的提升。
3.4.4 花果管理
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時,花果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果農應明確花果管理的重要性,對葡萄植株果穗數、每穗果的果粒數予以合理化的控制,避免果穗果粒過多影響著色及產量。一般情況下,在葡萄結果枝長出20cm且開花時,即可疏花序,每條果枝留果穗1個,少數壯枝留果穗2個,弱枝禁止留果穗,每667㎡產量控制在2000kg左右即可。葡萄開花前1周,需要掐掉花序頂端1/4,同時要將副穗掐掉,減少果粒數,促使養分集中供給。
3.4.5 整形與修剪
目前,大同地區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時,大多采用單干雙臂式樹形,果農在整形修剪作業時,需在新梢長出25cm時摘心,加快副梢萌發,副梢萌發后留壯枝3個作為結果母枝,其他副梢需摘心、疏枝。副梢長至0.8m時及時摘心,后期二次萌梢時留下2片葉摘心,加快下部芽發育。應做好埋支柱拉鐵絲等工作,促使新梢上架生長。在葡萄植株落葉之后要做好修剪工作,結合樹勢合理化應用修剪方法。如植株長勢較弱,則在近地表3個芽處進行短梢修剪,如植株長勢較強,則進行長梢修剪,增加結果面積和結果量。
3.4.6 越冬管理
冬季果農要做好越冬管理工作,尤其是要重視通風降溫工作,加快落葉及早修剪。修剪時將全部副梢修剪掉,主枝留1m。同時,需要在溫室上覆蓋保溫被,為植株營造良好的休眠環境。此時溫度控制在7℃左右,防止凍害。要結合不同葡萄品種的特性,合理控制好休眠時間,一般來說,休眠時間控制在
2個月左右為宜,休眠后每天上午將保溫被撤掉,下午4點再覆蓋上,加快苗木萌動。
3.4.7 新稍管理
葡萄植株長出新梢后,需進行抹芽處理,重點將瘦弱、無果穗和上部的芽、副芽抹去,減少養分消耗。同時,要做好定枝工作,在葡萄長出果穗后即可進行定枝處理,每個枝條留1串果即可,增加葡萄通風和光照。此外,要重視摘心工作,摘心時在主稍果穗上面留4葉摘心,去掉副梢,僅在頂端留1個夏芽副梢即可,留2葉反復摘心。
3.4.8 光照管理
日光溫室葡萄栽培中,做好光照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果農應從選膜工作入手,優選高透光性棚膜,控制好蓋膜和揭膜時間,增加日光溫室光照時間。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在日光溫室內設置一些反光膜、反光屏幕,增加光照補充量。果農應定時定期將棚膜上的塵土清理掉,避免對光照造成影響。一般情況下,每周清理1次為宜。此外,由于日光溫室環境密閉,如二氧化碳濃度過低,則會對葡萄生長造成較大的影響,所以要及時通風換氣,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應選擇在中午9-10點換氣,每次換氣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提高日光溫室內二氧化碳含量[5]。
3.4.9 果實套袋
日光溫室葡萄果實套袋前,果農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將小果、病果等剪掉,并噴施1次廣譜性殺菌劑,間隔2天后再套袋。要結合葡萄品種差異合理選擇袋型。要控制好套袋時間,一般情況下,在葡萄開花后20天為最佳的套袋時間,此時由于溫度高,套袋后應留有通風口,避免日燒和灼傷。此外,要控制好除袋時間,在采果前2周除袋最為適宜,應保證在3天左右全部完成除袋工作,后期便于果實著色,增加果實品質。
3.5 病蟲害防治
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模式下,病蟲害發生率遠低于露地栽培模式,但如管理不當,依然會導致病蟲害的發生。在日光溫室葡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等原則,綜合應用農業技術、物理技術、生物技術和化學技術,充分發揮出每一項技術的價值作用,實現對葡萄病蟲害的有效防控。
3.5.1 農業防治
農業技術防治葡萄病蟲害,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科學合理的選址建室,保證光照通風良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種,保證其具備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應用科學適宜的栽培方式、架式;對栽培密度、行距、株距等予以嚴格的控制;做好中耕除草、施肥灌水、修剪整形、果實套袋等各項工作;控制好日光溫室內的溫度和濕度,營造不適合病菌生長繁殖,但利于葡萄生長的環境,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3.5.2 物理防治
物理技術防治葡萄病蟲害,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性特征達到防治目的。如:利用害蟲趨光性特征,在日光溫室內設置頻振式殺蟲燈;利用害蟲趨色性特征,在日光溫室內懸掛黃藍板;利用害蟲趨味性特征,將配置的糖醋液放置在溫室內殺蟲;亦可通過設置防蟲網、果實套袋等方式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3.5.3 生物防治
生物技術防治葡萄病蟲害,具有安全、綠色、無污染的優勢,不會造成藥物殘留和農藥污染。具體防治時,可采用以蟲治蟲法,在溫室內飼養釋放草蛉類、瓢蟲類、蜘蛛類、寄生蜂等,可防治葡萄金龜子和短須螨;以菌治菌法,利用枯草芽孢桿菌可實現對葡萄灰霉病的有效防治;以菌治蟲法,綠僵菌對葡萄金龜子,白僵菌對蠐螬,可起到不錯的防治效果。
3.5.4 化學防治
化學技術防治葡萄病蟲害,主要以化學藥劑為主,果農應從正規途徑采購化學藥劑,優選低毒、高效、無殘留的化學藥劑,嚴格控制好用藥時間、方法、劑量,避免造成藥物殘留和污染。要輪番使用化學藥劑,避免出現耐藥性。如:葡萄黑痘病,優選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等藥劑防治;葡萄霜霉病,優選霜脲氰、氟嗎啉等藥劑防治;葡萄灰霉病,優選嘧霉胺、啶酰菌胺、多抗霉素等藥劑防治;葡萄白粉病,優選石硫合劑、福美雙、苯醚甲環唑等藥劑防治;葡萄白腐病,優選代森錳鋅、丙森鋅、苯醚甲環唑等藥劑防治;葡萄炭疽病,優選波爾多液、氫氧化銅、多菌靈等藥劑防治;葡萄潰瘍病,優選異菌脲、啶酰菌胺等藥劑防治;葡萄酸腐病,優選吡唑醚菌酯、戊唑·醚菌酯、春雷霉素等藥劑防治;葡萄透翅蛾,優選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辛硫磷等藥劑防治;葡萄紅蜘蛛,優選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石硫合劑等藥劑防治;葡萄金龜子,優選吡蟲啉、噻蟲嗪等藥劑防治;葡萄薊馬,優選噻蟲嗪、聯苯菊酯等藥劑防治。
4 小結
綜上所述,葡萄產業是大同地區種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葡萄產量和質量至關重要。近年來,大同地區推廣應用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實現了葡萄收獲期可調控,為當地果農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收益。但是,在實踐操作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因此要高度重視起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優化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掌握日光溫室葡萄栽培技術要點,提高葡萄栽培產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發展,促進大同地區葡萄產業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振強.日光溫室葡萄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0(21):107-108.
[2] 王淑榮.淺談北方日光溫室葡萄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3,33(3):90.
[3] 謝君.日光溫室條件下的葡萄栽培關鍵技術分析[J].廣東蠶業,2020,54(3):53+55.
[4] 李鍇,吳紅雪,鄭春波,等.淺談日光溫室葡萄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3):159-160.
[5] 王建國,張勤,鄧景麗,等.加溫日光溫室乍娜葡萄促早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21):153+158.